查看完整版本: [-- “砍尾巴”的教训——北京开始恢复发展集体商业服务网点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79年09月 -> “砍尾巴”的教训——北京开始恢复发展集体商业服务网点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徐人仲 容安才 1979-09-06 00:00

“砍尾巴”的教训——北京开始恢复发展集体商业服务网点

第2版()
专栏:

“砍尾巴”的教训
——北京开始恢复发展集体商业服务网点
生活在北京的人或来京旅客都会感到,北京的商业服务网点太少了。在许多街市,有不少旧的店铺字号,还依稀可辨,但早已停业转作它用了。在新建住宅区,有不少地段,楼房鳞次栉比,商店却寥寥无几。一九五七年,北京财贸系统有四万多个商业服务网点,到一九七八年,只有一万四千多个了。
为什么商业服务网点减少得这样多?一个重要原因是:从一九五八年起,北京市就逐步对集体所有制的商业服务行业实行关停并转;文化大革命中,又硬把它作为“资本主义的尾巴”来砍。二十年间,全市尽管新建、扩建了不少国营大商店、大商场,但是商业服务网点却减了百分之六十五,结果,给群众带来很多不便。
首先,排队现象严重了。一九五七年,北京市有饭馆两千二百多个,到去年只有一千三百多个了,接待的顾客却增加一倍以上。许多饭馆拥挤不堪。在卖鱼肉、菜蔬、食品的商店里,长龙时见。崇文区平乐园一带,居民两千三百多户,一九五七年有十二个副食店,现在合并成一个大店,群众当然不便。全市的理发店,去年比一九六五年减少了一半,浴池也有减无增。许多群众说,星期天排队买东西要大半天时间,再理个发或洗个澡,简直没一点空了。
第二,许多商店的经营特色丢失了。北京原有的合作商店、饭馆,大都讲究经营特色。现在,这类商店砍掉了,经营显得单调和“清一色”起来。过去,许多人爱“逛天桥”,因为那里有几百家合作小店、个体摊贩,经售各种低档商品、旧货、小吃等等,兼有游艺、杂耍,是个引人的闹市。但是,从六十年代起,天桥市场消失了。由几百家合作商店、公私合营商店组成的东安市场,经营的商品、服务的项目很有特色,被誉为“万宝全”。文化大革命初,被合并成国营的东风市场,就和对门的百货大楼差不多了。北京的风味小吃原来丰富多采,年糕虎、锅饼王、豆腐脑白、豆汁张、馄饨侯、砂锅居等等,应有尽有。隆福寺街、西四、宣武区煤市街,一九五七年分别有二三十家以上的风味小吃,现在只有三四家国营饮食店,特色几乎一扫而光。闻名全国的“马聚源”帽子、“内连升”布鞋、“千祥”皮鞋、“六必居”酱菜、“王致和”臭豆腐等,原来采取“前店后厂”的经营方式。这些特点,有些已经消失,有些恢复后,商品的质量、品种已逊色不少。
第三,影响服务质量,缺门断档增多。集体商业服务行业网点大量取消后,国营商店越并越大,越搞越集中,服务项目越来越少。北京市一商局系统的零售店,现在有近三分之一集中在王府井、前门、西单三条街道上,平时顾客相当拥挤,节假日更是人流如潮,买东西几乎无法挑选,售货员也难以提高服务质量,同时,加剧了交通的拥塞。这种状况都和商业网点少,又分布不均有关。还有象茶馆、木器加工修理、手工织补毛衣、修理竹帘子等等群众需要的行业,多年来几乎绝迹。
第四,集体商业服务行业的衰退,大大缩小了社会就业门路,减少了国家税收,不利于市场的活跃和经济的发展。
这几年来,北京市开始总结这方面的教训,研究改进的办法。从一九七五年起,全市陆续组织街道办起了一千多个集体所有制的代营食堂、代销店和服务站。今年,又进一步组织待业青年办起了集体所有制的酒馆、饭馆、旅馆、茶馆、照相点、木器加工修理合作社、缝补社以及其他修理服务合作社和合作组,总数已达一千个以上,经营服务项目有一百多种。这些集体商业服务网点,解决了群众的不少急需,为国家创造了财富。
本报记者 徐人仲 容安才


查看完整版本: [-- “砍尾巴”的教训——北京开始恢复发展集体商业服务网点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