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鬼魂戏都是宣扬封建迷信的吗?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79年09月 -> 鬼魂戏都是宣扬封建迷信的吗?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曲六乙 1979-09-11 00:00

鬼魂戏都是宣扬封建迷信的吗?

第3版()
专栏:
鬼魂戏都是宣扬封建迷信的吗?
曲六乙
王春元同志的《从〈李慧娘〉的重演谈到鬼魂戏》一文(见六月二十五日《人民日报》)发表后,引起一些同志的议论。
有的同志说,《李慧娘》这类戏,宣扬的是封建迷信,上演和肯定这类戏,就是宣扬封建迷信。这种意见对不对呢?
《李慧娘》通过李慧娘死后复仇的故事,歌颂了封建社会里被压在最底层的妇女反抗封建专制统治的斗争精神。戏中出现的鬼魂,实际上是作者的一种特殊的艺术手段,并不是作品所宣扬的主题。在封建社会重重压迫下,人民难以实现他们反抗的愿望,于是就把这种愿望寄托于所谓“阴间”或者“天上”,希望在死后得以实现。《李慧娘》正是这样的作品。认真研究一下整个作品的倾向,可以感到作者对于作品中的主人公的遭遇,是充满了同情的;对于她的反抗是热情支持的;对于压迫者贾似道的罪恶行径,是予以无情的揭露和批判的。因此,《李慧娘》这出戏,就其主要倾向来讲,是反封建的,说它宣扬封建迷信,不符合作品的实际。
有的同志说,一些人特别是青年和孩子,本来不相信或根本不知道有鬼,看了一些鬼魂戏以后,反而相信“真正有鬼”了。这是把少数观众的迷信的根源归咎于文艺了。是的,少数有迷信思想的观众,可能会从鬼魂戏里得到鬼魂存在的假证;不懂事的儿童一时也可能误信有鬼,但这不能成为否定鬼魂戏的理由。解放以来,我们的无神论的宣传,起了积极的作用,大多数人已从封建迷信中摆脱出来。少数人的封建迷信,并不是由于看了鬼魂戏才有的。文化大革命中什么鬼魂戏都没有演,有的人仍然搞封建迷信活动。事实上,广大群众是不会简单地看了一出鬼魂戏就相信有鬼的。正象人们看了《大闹天宫》、《三打白骨精》,不会相信真的有玉皇大帝、猴子精和白骨精;看了童话剧《马兰花》,不会相信小鸟真的会死而复活。至于青少年可能会受到某些消极影响,那需要我们加强教育,加强无神论的宣传,而不是取缔象《李慧娘》这类的剧目。
林彪、“四人帮”以及他们的那个“理论权威”,用“宣扬封建主义”、“影射现实”一类棍子,把《李慧娘》打成反党毒草。今天,我们为《李慧娘》平反,肯定《李慧娘》等具有积极的反封建意义的鬼魂戏,是恢复这些戏的本来面貌。这不仅具有政治意义,而且也是贯彻“双百”方针,落实党的文艺政策的表现。我们应当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正确地评价鬼魂戏,要给那些具有积极意义的作品以一定的历史地位。笼统否定,一概排斥,绝不是无产阶级的政策。
当然,在鬼魂戏中并不都是好戏。鬼魂戏大致有两类:一类如《李慧娘》、《焚香记》、《司马茅告状》等,它们主要是描写古代被侮辱、被损害、被毁灭的弱者特别是妇女,在封建统治者、负心汉的迫害、欺凌下的悲惨遭遇。作者在处理这类悲剧时,由于在现实生活中找不到合理的和理想的解决办法,便采取虚幻的手段,让主人公变成鬼魂去复仇、告状,以便满足观众严惩凶手的心愿。尽管这类戏不是改编于原始神话传说,但它们运用了类似神话的虚幻手法,赋予主人公以超现实的威力,赞美他们同邪恶势力进行顽强斗争的精神和意志。因之,它们应属于神话剧或拟神话剧的范畴。
另一类鬼魂戏,如《目莲救母》、《活捉三郎》、《黄氏女游阴》、《游地府》、《普天乐》等,则纯属宗教迷信剧的范畴。它们不仅渲染迷信,宣扬鬼神阴间体系的存在,散播生死轮回,因果报应,宿命论,甚至用展览地狱的恶劣手段来愚弄、欺骗、恫吓人民群众,使之慑服于幽冥世界的威力,听从命运的安排。这类鬼魂戏是地地道道的精神鸦片烟,是毒害人民的,是应该坚决取缔的。
一般说来,传统剧目比之反映当代生活的剧目,它的思想教育作用是间接性的。但它能帮助观众认识历史,认识古代的社会面貌,了解古代人的思想方法、生活方式和斗争经验,从而丰富观众的历史知识,生活阅历,并且给观众以丰富多采的艺术享受。当然,剧团在演出这类戏时宜谨慎从事,努力消除丑陋形象,清除恐怖气氛,尽力避免某些消极因素,再辅以正确的宣传工作。这样,人们也就见多不怪了。


查看完整版本: [-- 鬼魂戏都是宣扬封建迷信的吗?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