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堡垒》后记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80年01月 -> 《堡垒》后记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吴强 1980-01-30 00:00

《堡垒》后记

第5版()
专栏:创作手札

《堡垒》后记
吴强
《堡垒》和它的作者一样,是林彪、“四人帮”残酷统治下的幸存者。
《红日》问世以后,我便开始了写作《堡垒》的具体准备工作。《堡垒》写的是抗日战争时期发生在苏中四分区的反清乡的斗争生活。当时,我在那里工作,生活游息在那个波腾浪涌的大海里。写作小说时,我的第一个具体准备工作,是将我当时的生活经历,作了回忆,写成片断的故事和人物素描,也就是将记忆中的生活素材和人物形象用文字记录下来。第二个具体准备工作,是“故地重游”,去到南通、如东、海门、启东地区,访问了一些城镇、乡村,访问了当年在南通城内做地下工作的同志和其他的一些人。此外,还查阅了当年出版、印发的根据地的党报、党刊和有关资料。
当我做好了准备工作,就要提笔写作的当儿,来了个“大跃进”,当时有个词儿叫“形势逼人”。在被“逼”之下,只得服从命令听指挥。我于是下了工厂,大炼钢铁,将就要动笔的写老题材的《堡垒》放下。过了一年多,到一九六○年春天,严重的自然灾害临头,瞎指挥不灵了,我才又旧事重提,三次访问南通,随即进入《堡垒》的故事结构和人物设计、草拟作品梗概、分章分节的写作阶段。这年秋天,便继续留住南通,开始着笔。不料,我们上海的一位大长官又提出个口号:“写十三年”,叫大家写建国以后的十三年间的革命和建设,说这是社会主义的斗争生活。言下之意,在这以前的斗争生活,不是社会主义的,不要去写,或者不急于去写。这又是一个“形势逼人”。在一次会议上,这位大长官所重用的身居高位的张春桥,且列出了“写十三年”的十条“好处”来。一九六三年春天,我又先后被逼到江苏的丹徒、常熟去深入生活,“写十三年”。这样,写二十年前抗日战争的《堡垒》,只好在上部接近完成的时刻,再一次搁浅。在丹徒、常熟两年多的时间里,主要的生活是搞“四清”,关于“写十三年”,总共写了两篇报告文学:《江心洲夏景》和《陈永康在常熟》,计一万五千字,搁到一九六六年,被称为“史无前例”的大风暴来了,《红日》和它的作者遭到“横扫”,三十多万字的《堡垒》手稿,被当作未出笼的“大毒草”,从书橱里抄走,同它的作者共命运,下了“地狱”。
真象一场漫长的恶梦!大兴文字狱、搞了十年文化专制主义、法西斯统治的王张江姚
“四人帮”,在一九七六年十月六日的夜晚覆灭了!随后,在黑暗中受难的人们重见了天日。未完成的《堡垒》手稿和它的作者,也获得了再生之幸。虽然丧失了十多万字,手稿的大部分,终于在一九七八年二月,从故纸堆里找了回来。这就使我在幸存下来的二十多万字的基础上,补写续写,将它写成为一部完整的作品。屈指一算,这本不过四十多万字的《堡垒》(上部)经历了二十年苦难的过程,才得以和读者见面。这大概是文学史上少有的吧!
《堡垒》中有些故事情节,取材于烈士白桐本、马世和的真实事迹。这两个人英勇的斗争事迹和他们高尚的革命品德,在群众中有广泛的影响,在他们为共产主义献身三十多年后的今天,也还在人们的口中传颂。为了纪念他们,我曾经在故事的描叙中,用了他们的真姓名。经过考虑,因为写的不是真人真事的传记,故事里的大部分情节都是作者虚构的;在成书出版的时候,便将这两个真姓名改掉,换上了虚拟的马国本和余淑和。由于真假掺和而引起误解的事,也可以从而避免。
(本报略有删节)


查看完整版本: [-- 《堡垒》后记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