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基本建设战线为什么缩不短?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80年01月 -> 基本建设战线为什么缩不短?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秦文 1980-01-31 00:00

基本建设战线为什么缩不短?

第5版()
专栏:

基本建设战线为什么缩不短?
秦文
“调整、改革、整顿、提高”八字方针的核心是调整。而调整基本建设又是调整整个国民经济的关键。基本建设的调整,包括调整基本建设规模和投资方向。当前,首先要坚决把过大的基本建设规模、过长的基本建设战线压缩下来。一九七九年,基本建设战线经过初步调整,停建缓建了一批在建项目,有了一些进展,对长期以来形成的战线长、规模大这样一个“老大难”问题有力地触动了一下,促使各有关方面都来关心基本建设的调整。但是,基本建设调整进展是缓慢的,这有思想认识方面的原因,更重要的是当前还存在一些需要切实解决的实际问题。
首先,没有长远规划,调整缺乏依据。一九七九年,在压缩预算内基本建设投资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但由于没有长远规划,调整缺乏依据,停缓在建项目的标准主要是国家计委的“六不准”(注)。“六不准”是指不具备这六方面条件的不准开工。基本建设调整的任务和压缩基本建设战线的目的,主要的并不是这个。调整的目的是什么?总的来讲,是协调各部门的比例关系,达到持久的按比例的高速度发展。可是,多年来我们在相当程度上片面追求高速度、高指标,使我国经济结构很不合理,畸形发展,造成了严重的恶果。
国民经济的调整已经过去一年了,国家没有中、长期经济发展建设规划,只提出了一九八五年要求达到的主要经济指标。因此,对基本建设的调整也就心中无数,不了解整体和全局,在这种情况下,仅仅笼统地提出经过三年调整能有一个高速度的发展,就容易使各部门、各地区以此为目标,各自从追求本行业、本地区高速度发展的需要出发,从和先进国家同行业的对比出发去考虑问题。这样一来,越比差距越大,各行各业都会认为自己是短线,都急于填平补齐,急于上新项目。什么是长线,什么是短线,本来是有客观标准的。但是,由于调整的目的不明确,而又强调高速度,于是“你长我不长”思想,以及一定程度上存在的本位主义和分散主义倾向也就难以克服。一九七九年的实践证明,尽管三令五申,没有列入基本建设计划、不具备建设条件的大中型项目还是未能全部停缓下来。同时,由于调整的具体目标不明确,不少部门和地区犹豫观望,决心难下,怕今年停了,明后年又要上。
当前,我们迫切需要的正是一个目的性明确、有取有舍、比较稳定、比较切实、而又留有余地的中长期经济建设规划。并以此来统一各方面的认识,使之成为全国上下共同为之奋斗的目标。这样,国民经济调整有了具体的目标,基本建设的调整工作也将能加速进行。
其次,资金渠道多,管理混乱。一九七九年,用于基本建设的投资,预算外的资金渠道,据初步统计,山东省有三十多种,上海市有三十四种。预算内的基本建设要压缩,要调整,把关严了,其他资金却是敞开着口的。预算内投资削减,预算外给钱补上;基建项目下马,挖潜改造资金的渠道给钱继续干;有些项目,基建投资调减,贷款给钱干;有的项目,中央决定下马,地方决定继续干。同一个项目,挤来挤去,巧立名目,哪边上着方便就往哪边靠。结果谁也掌握不了全面情况,也无法管理。资金项目不断变化,今年基建投资转技术措施费用,明年技术措施费用转贷款。变化多端,不易控制。例如:某省棉纺印染厂的确良加工印染工程,原国家预算安排二百八十万元,调整计划时,对这项本来属于基建的工程全部削减了,后来有关部门又在挖潜改造计划中安排四百八十万元,比原计划还增加了二百万元。
预算外的这些资金渠道用于基本建设的投资,一般都没有物资保证。资金渠道越多,物资缺口越大。这些缺口都要靠地方和企业发挥“积极性”。结果,采购员满天飞,实际是挤了生产,挤了维修,冲击了国家计划,造成了更大的不平衡。而且,随着生产发展和管理体制的改革,折旧基金的按比例留成,企业自主权的扩大等等,预算外资金、地方自筹资金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对其中变相用于基本建设的这部分资金如果再不统筹规划,纳入计划轨道,任由它挤来挤去,冲击国家计划,挤占物资和施工力量,必将助长财力、物力的进一步分散,拉长基本建设战线。
再次,缺乏综合平衡,各自为政,重复建设,浪费惊人。综合平衡年年讲,总是搞不好。根子就在于缺乏真正的统筹规划,并且不按经济规律办事。我们多年来搞基本建设不讲投资效果,不研究生产力配置,不谈合理利用经济资源,而是片面追求上新项目,热衷于铺摊子,搞“大而全”、“小而全”。基本建设项目安排缺乏集中统一,各级都有批准权,也无监督。例如:全国除西藏、内蒙古、新疆、宁夏四个自治区外,其他二十五个省、市共计建了一百零六个汽车制造厂,一九七八年实际生产各种汽车仅为设计能力的百分之四十三,其中九个骨干厂的设计能力占全国百分之六十二,一九七八年实际生产汽车占全国产量百分之六十八点六。其余九十七家小厂,有的一年生产十多辆、二十辆,与那些骨干大厂相比,成本高得多,质量差得多。尽管如此,目前多数汽车厂还在扩建、改建或填平补齐。
在引进工作中,各自为政、重复引进的现象也十分严重。一九七八年,有两个部同时从国外同一公司引进相同的设备各一套。事实上,只需要一套就完全可以满足我国近期生产的需要。同一个部本身也存在重复引进。有个部三年前引进的一套高压造型设备至今没有发挥作用,前两年却又先后与外商签订了进口六条同样的造型线的合同,这些设备进口后,根据有关建设项目的进度,短期内用不上。于是积压的高压造型线就不是一条,而是七条了。这样的例子,在基本建设中还不少,但是至今尚未引起各有关方面的重视。这样搞建设,战线能够缩短吗?经济效果能够提高吗?此外,直到现在基本建设计划在制定时就先天不足,材料供应留有缺口。到了下边,由于供货不及时,规格品种不对路,缺口就更大了。一九七八年以来,一再强调计划不要留缺口,而要留有余地。实际上仍然是不留余地留缺口。这样,怎么能缩短建设周期,减少“胡子”工程呢?
最后,基本建设不按程序办事,没有严格的责任制。基本建设不按基建程序办事,强调“边设计、边施工、边生产”,没有勘探就搞设计,造成了极大的浪费。有的煤矿建成了,地下没有煤;有的铁矿建成了,却没有矿石。全国这类无效投资,如果统计一下,数字一定十分惊人。这种违反科学、不尊重客观规律的现象,在基本建设战线上至今还没有肃清。压缩基本建设战线,停缓在建项目,一再强调“六不准”。但是,只要有人点头,就可以不按基建程序办事。一些重大项目的确定,本应充分调查研究,集体讨论,对多种方案进行对比,按基本建设程序办事。可是,由于没有一定的制度,不少情况下只要领导一划圈同意,就不管条件,不管基建程序,仓促上马,成为基本建设中的“特殊项目”。基本建设如果不按程序办事,不建立严格的责任制,压缩基本建设战线只能是说说而已。
因此,要认真搞好基本建设的调整工作,就必须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吸收各方面有关专家参加,根据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要求,从当前的实际情况出发,在合理配置生产力、充分利用经济资源的基础上,实事求是、留有余地地尽快制订出我国的中、长期经济发展建设计划。计划制定前要广泛听取意见,制定后就要维护计划的严肃性,不得任意更改。当然,随着客观情况的变化,计划在执行过程中,需要作必要的修正,但任何变动都应该是慎重的,瞻前顾后,综合平衡,并经过集体讨论研究决定。同时,为了切实改变当前用于基本建设的资金渠道复杂、管理混乱的情况,是否可以考虑凡属固定资产再生产的资金全部归口,由中国建设银行统管起来。具体办法还可以进一步研究。但资金统一归口管理,在目前条件下可以首先实行起来。这样才便于对基建资金的使用进行监督。此外,基本建设要及早建立严格的责任制,明确职责,并尽快制定有关的经济法,违反者要承担经济责任,直至依法惩处。
〔注〕:“六不准”是指水文地质、工程地质、资源条件没有弄清楚的;没有设计的,工艺技术不过关的;建设材料、设备、资金、施工力量不落实的;建成后燃料、动力、原材料、水源、运输没有保证的;技术落后,消耗过大,建成后就得改造的;污染问题没有解决,建成后不能投产的,不搞。


查看完整版本: [-- 基本建设战线为什么缩不短?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