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义和团运动”评价中的不同意见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80年01月 -> “义和团运动”评价中的不同意见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夏林根 1980-01-31 00:00

“义和团运动”评价中的不同意见

第5版()
专栏:学术动态

“义和团运动”评价中的不同意见
一九○○年爆发的义和团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篇章。近三年来,除通史、专史著作以外,全国报刊发表了专题论文、资料近三十篇,对义和团运动的研究提出了一些新论点。
一、是否反封建的问题
一种意见认为,义和团英雄们主张打倒清朝皇帝和贪官污吏,推翻清朝封建统治,他们在反帝的同时,从来没有放弃反封建斗争。持这种观点的同志列举《义和团歌谣》和《告白》的资料,论证“‘大清亡,中国强’,只有推翻清朝封建统治,才能使国家走上富强的道路”。
另一种意见则认为,义和团并不是把清朝统治者当作帝国主义的走狗决心把它推翻,而是把它作为帝国主义的对立物加以扶持。他们认为,义和团虽然提出过“灭洋人,杀赃官”等口号,但从来没有提出过明确的反封建的纲领,更没有触及过土地和政权问题;特别是义和团入驻北京后,从未要杀掌握最高统治大权的西太后,反而接受清朝统治者的指挥,守护中央各部,帮助捕杀“谋叛”的白莲教。因此,说义和团要推翻清朝封建统治,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
还有一些同志主张,对义和团与清朝统治者的关系问题,应进行具体分析。义和团运动在山东反洋教的同时,也打击过作恶多端的地主恶霸和赃官,但后来在清朝政府招抚政策欺骗下,“扶清”不仅成为义和团的普遍口号,而且变成它的实际行动了。
二、关于排外问题
这是前几年近代史上的禁区之一。近年来,不少同志敢于触及这一禁区。他们提出,在义和团运动研究中,多年来存在着一种不实事求是的倾向:颂扬之声多过于史实,而指出它的落后性、局限性,尤其是指出它的排外性却很不够。他们认为,在义和团“灭洋”问题上,离开当时的历史条件去责难义和团,或者不加分析地对一些保守落后的东西也加以颂扬,都是不对的。
有些同志还研究了义和团的排外主义的种种表现。他们认为义和团拆铁道、砍电线、毁轮船、杀洋人,以至于排除一切与“洋”字有关的人和物,其中固然带有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某些因素,但主要的则是小生产者对先进的资本主义工业技术和商品的消极抗拒,是落后、愚昧的表现。
关于排外主义产生的原因。一种意见认为,帝国主义的侵略激起了中国人民的反抗,由于痛恨洋人,从而仇视近代的资本主义的生产技术和商品,迁怒于铁道、电线和轮船。另一种意见则认为:是由于农民小生产者的阶级局限性和历史局限性,又加上封建顽固派的煽动和欺骗所致。有的同志还将义和团的排外与顽固派的仇外作了比较和分析,认为两者是有本质的区别的。封建顽固派仇恨外国的进步思想和先进的科学技术,是带有强烈的没落阶级意识的,而且以投降和勾结帝国主义为特征;人民群众主要是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盲目排外是不自觉的,而且还受了统治阶级仇外思想的毒害。
三、怎样看待它的历史作用
一种意见认为,义和团运动作为近代史上一次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粉碎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迷梦。另一种意见则认为,义和团群众的英勇反抗虽然是帝国主义没能瓜分中国的一大因素,但不是唯一因素,比如还有帝国主义国家内部的矛盾、帝国主义各国之间的矛盾等等因素。他们认为,义和团封建迷信的组织形式,愚昧的思想指导,排外主义的斗争目标,落后的战斗武器,是不可能粉碎帝国主义的瓜分阴谋的。
义和团运动历来被列为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二次革命高潮。现在有的同志认为这个提法可以商榷。理由是义和团对待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认识深度、斗争的目标、口号和方式,不但比不上资产阶级革命派,即使与四十多年前的太平天国英雄们相比,也倒退许多。
(夏林根)


查看完整版本: [-- “义和团运动”评价中的不同意见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