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喜看《北京人》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80年01月 -> 喜看《北京人》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冯亦代 1980-01-31 00:00

喜看《北京人》

第8版()
专栏:幕前人语

喜看《北京人》
冯亦代
我喜欢曹禺的戏,特别是《北京人》。这戏里的情调,宛如李后主那首“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的词。戏里的人物生活在那样一个时代里,有的怀旧伤逝,有的消极沉沦,有的随波逐流,有的挣扎求生;但都被笼罩在一种凄凉而无可奈何的气氛里。剧作者一面给没落的社会唱挽歌,一面却又憧憬于未来的光明,虽说这个未来是那么朦胧,可毕竟寄托着一线希冀——终有一日争得如“北京人”所过的那种自由生活。而曹禺的生花妙笔,我总感到他写出来的不仅是文字的记录,而是用血泪描绘的一首现实生活的诗。
我所以恋恋于《北京人》,还因为它勾起了我一腔思古之幽情。因为我的童年就属于那个时代,而且也生活在一个没落式微的家庭里,就有把棺材在每年夏天漆几道的祖父,爱哼几句诗词、从小就抽大烟的三姑夫,一生潦倒每天要喝几盅、酒后撒泼的四姑夫,有如曾思懿那样行径的二姑奶奶,也有哀怨一生如愫方那样的表姐,还有一个想方设法要逃出这个樊笼的我自己。另外,则在舞台上大幕落下、曲终人散时,使我想起了那些曾经演过这出戏,而创造了使观众不能忘怀的角色的演员,有已经离开人世的江村、李畏、舒绣文、蓝马,也有还在戏剧圈子里生活的凤子、耿震、吕恩、戴浩等人。我记得自己坐在观众席里和他们同样体会到剧中人物的心情,为他们精湛的演技,会心地笑过,也流过泪。
但是,最使我不能忘记的,则是一九五七年中央广播剧团的那台戏。我以一个偶然的机会去看了一次,从导演到每个演员,都是不见经传的年轻人,但是他们一丝不苟的认真态度,他们在台上充满生活气息的风姿,使我深深感动。于是我写了一篇表达我的感受的文章,为这几位被埋没了的人才说了几句公道话,特别是演愫方的李晓兰同志。文章在《人民日报》刊出不久,就逢到了政治上的风暴,从此我只能鼹鼠似地生活下去,但我想念着那个敢说敢笑敢哭的“北京人”!
最近在开第四次文代会期间,有天邵燕祥同志告诉我广播剧团(现在的全名是“中央广播电视剧团)正在再次上演《北京人》,而且是五七年的原班人马。我说我真愿再去看看这出戏,不,再去看看那些曾经深深打动过我心弦的已经不再年轻的演员们。我和他们固然素昧平生,却又好象是多年不见的知心老友似的。文代会结束的次日,我得到李晓兰同志的电话,她邀我去看他们的演出。
我是怀着一腔复杂的心情去推开化装间的那扇门的:是重见亲人的喜悦,还是重逢故友的惆怅?是年轻时“泡”后台的欢乐情绪,还是“少年子弟江湖老,红粉佳人白了头”的怀旧心情?我说不清,道不明。总之,当我握着李晓兰和其他同志伸出来的手时,我的喉间堵的慌。
大幕拉开了,天空里传来了嘹亮的鸽哨,屋子里静幽幽的,过了一会,曾思懿和张顺上场了……,这一切是那么熟悉,又那么陌生。童年的回忆和舞台上的剧情进展,在我心里交织成一张网,一张旧社会里没落家庭所常见的网;剧作者、导演和演员们一下子就把我捕获进这张网里。我觉得自己既是一个坐在观众席里的一个,又是舞台上角色里的一个。
是什么使我落入这样境界的呢?是导演和演员们。二十二年了,每个人经历了又一段生活的道路;坎坷不平的小道和平坦舒展的大道,磨练了他们,使他们对生活有更多的感受,对角色有更多的理解,他们不止是在演戏,而是在重现生活的真实。难能可贵的是他们二十二年来并没有疏漏生活中的点滴,相反是使每人所演的角色,更多一层生活所赋予的光泽。演愫方的李晓兰在一腔幽怨中增加了坚毅,演曾思懿的梅邨在阴险中更多了人情,王显的曾文清对生活给他开的玩笑增加了无可奈何的抗衡,计维时的江泰在平淡中显出他的愤懑,还有余琳所演袁圆的天真,赵丽平所演瑞贞的决心,如此等等。当瑞贞说出“天塌了”,而愫方回身看到悄然归来的曾文清时,舞台照明映出李晓兰颊上流下的斑斑泪痕,但这是对梦的幻灭,又是对希望的憧憬;从绝望走向光明,这对观众是个多么大的启示;不要甘于做失偶的“孤独者”,而要做个敢说敢笑的“北京人”。这是曹禺的匠心安排,但使人信服这一安排的,则是导演和演员对艺术的精诚。
大幕落下,观众散尽,我又回到舞台上祝贺演出的成功。余琳说她今年四十二岁了,但她留给我的印象,却是活泼天真的袁圆。真是时光虽逝,艺术长青。
当我在冷落的街头彳亍而行时,我心里默默地感谢艺术家们给我的美的享受,也默默地感谢剧作者给我对人生的启示。重看《北京人》使我在生活里更走前了一步。


查看完整版本: [-- 喜看《北京人》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