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过犹不及”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80年02月 -> “过犹不及”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郭超人 1980-02-29 00:00

“过犹不及”

第3版()
专栏:思想杂谈

“过犹不及”
郭超人
禾苗,离开了水会枯萎,灌水太多了又会霉烂。炼钢,如果温度不够,出炉的是低温废钢,温度一旦超过了标准,炼出的又是高温废钢,两者都不合格。这些现象说明,办事情从一个极端走到另一个极端,结果都不好。孔夫子说过“过犹不及”的话,看来还是道出了客观真理。
可惜,有不少同志说话喜欢过分,做事喜欢过头,还振振有词,好象只有“过”一点才好。林彪、“四人帮”横行十年,驱使人们说胡话,干蠢事,吃苦头。如果找吃苦头的“内因”,这种“过”一点的思想大概就是其中的一个。在许多问题上,就是由于喜欢“过”一点,结果真理变成了谬误,科学变成了愚昧,前进变成了后退。
我们知道,当生产关系落后于生产力的水平时,生产力的发展就会受到阻碍,整个社会也就停滞不前。因此,人们要革命,要对生产关系进行变革。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但是,如果在变革生产关系时,也要“过”一点,不是从生产力发展的客观需要出发,而是单凭主观愿望去“不断革命”,使生产关系不停顿地“升级”,以至超越生产力的水平,结果不仅不能推动生产力的发展,相反还会造成生产的大破坏。以手工业历史悠久的成都市为例,一九五○年,当全市手工企业大都处在个体所有制时,全年总产值只有三千二百多万元。一九五七年实现了集体化,当年总产值便上升到八千七百万元,增长了一点七倍。生产关系的变革对生产力的推动表现得非常明显。但是,一九五八年,这种变革便开始“过”了,全市手工行业一律由集体所有制强行“过渡”到全民所有制。生产关系“前进”了一大步,但当年的生产却倒退了一大节,总产值实际降低了百分之二十以上。直到一九六四年,大部分手工企业老老实实退回到集体所有制以后,产值才逐步回升。两年后便创造了历史新纪录,达到一亿三千多万元,比“过渡”的时候提高了百分之六十多。
文化大革命期间,林彪、“四人帮”疯狂地推行极左路线,在他们的影响下,“过”一点的行动曾越演越烈,使我们受到极大损失,吃了更大苦头。
现在,经过对林彪、“四人帮”极左路线的批判,那种动不动就要“变革”所有制的人可能很少了。然而,流毒并未肃清,在现实生活中,那种宁愿“过”一点的思想和行为,仍然往往碰到。因此,重温一下“过犹不及”这句老话,也许是有益的!


查看完整版本: [-- “过犹不及”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