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大力调整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的比例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80年03月 -> 大力调整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的比例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邬沧萍 1980-03-31 00:00

大力调整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的比例

第5版()
专栏:

大力调整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的比例
邬沧萍
人口增长同经济发展的比例关系,是一个重要的比例关系。社会主义以前的社会,这个比例关系是自发地实现的。社会主义社会要求经常地、自觉地保持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合理的比例关系。但是,多年来,对这个基本比例关系,我们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是忽视的。
在我国经济计划中,一九五三年以来,有二十年没有人口增长的计划,领导机关长期没有把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的比例问题摆到议事日程。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解放后二十多年没有一个专门的人口研究机构。政治经济学也从不把人口增长必须与经济发展相适应作为一个重要问题,只在讲资本积累时批判马尔萨斯主义,把人口问题一带而过。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学术界没有讨论人口问题;在经济问题的讨论中,人口因素常常被“抽象”掉。
解放后的前二十多年对人口的自然增长没有进行控制,出生人数多达六亿五千万左右,出生人口有二十年在两千万以上,其中有十年超过两千五百万,以致人口平均每年增长百分之二,有许多年份超过百分之二点五,高于世界人口平均的增长率,使得我国人口在世界人口的比重由解放初的五分之一上升到现在的四分之一。另一方面,由于经济工作中的缺点错误,特别由于林彪、“四人帮”的干扰破坏,我国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人口增长过快更加剧了比例失调,使得国民经济的发展受到严重的影响,给劳动就业、劳动生产率、居住条件、消费水平、市场供应和教育事业直到生态环境等各个方面都带来不少问题。
人口增长过快加剧了国民经济中消费和积累的比例失调。一方面限制了我国积累的增长,另一方面又加剧了由于积累率偏高对人民生活的影响。我国解放后出生的人口是六亿五千万左右,根据有关部门对我国人口培养费用的计算,光是把这六亿五千万人抚养到十六岁成为一个普通劳动力,就得花费一万四千亿元。假如解放后出生的人口少一半,就可腾出资金七千亿元,一半用于积累,一半用于消费,每年可增加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各一百亿元以上。
人口增长过快极大地影响我国按人口平均的国民收入的增长。解放后我国国民收入每年平均大体是增长百分之七左右,可以说是比较快的,但由于人口年平均增长也很快,使得人均国民收入只增加了四倍多一点。如果人口只增长百分之一或不增加的话,我国今天按人口平均的国民收入,比现已达到的水平要高出半倍到一倍。
人口增长过快加剧了劳动力增长同生产资料增长的比例失调,使得劳动就业困难,劳动生产率水平很低,职工的工资水平长期很少提高。
从六十年代后期开始,年年都有平均两千万劳动适龄人口要作安排。一九五七年末,只有职工二千四百五十万,但到一九七九年年底已达到九千六百万左右,二十二年翻了两番,平均每年增加三百多万。急剧增加的劳动力同每年增加的生产资料很不适应,结果只能是每个劳动力平均技术装备水平很低,劳动生产率很难提高。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劳动生产率年平均增长曾达到百分之八点七,但从六十年代后期起,工业劳动生产率提高缓慢,有的年份几乎没有什么提高,这同解放后大量出生人口参加劳动有极大关系。
我国劳动力人数很庞大,这就决定我国不能不采取低工资、多就业的办法,因而工资水平长期不能提高。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平均工资每年增长百分之七点四,一九五七年职工年平均工资六百三十七元。但到一九七八年,全民所有制职工平均工资仅为六百四十四元。经过二十一年只增加七元,这与新职工大量增加有很大关系。人口增长过快的后果不能不在工资上反映出来。
粮食在我国人民的食物构成中占很大的比重,但是粮食消费水平长期受到人口增长的限制。从粉碎“四人帮”前的二十年来算,按人口平均的粮食长期徘徊在六百斤上下,就是说,增产的粮食几乎都用于新增的人口。为了解决吃粮问题,毁林开荒,填湖造田,减少经济作物种植面积,不但破坏了农业内部的比例关系,而且由于减少了轻纺工业原料的供应,加剧了农轻重的比例失调,也破坏了生态平衡。
解放后我国轻纺工业发展成绩很大,但赶不上人民生活日益增长的需要,人口增长更加剧了这个矛盾。我国是世界上生产棉布最多的国家,一九七八年产量已超过一百亿米,但人口增长快,以至近十年都没有增加棉布供应的定量。一九七八年生产七百四十三万辆自行车,市场供应仍很紧张,许多轻工产品都有类似情况。据一九七七年全国一百九十个城市统计,平均每人居住面积只有三点六平方米,比解放初的四点五平方米减少近一平方米。六十年代以后特别是七十年代以来住房紧张,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解放后出生人口过多给我们解决住房问题造成的困难。
现在,我国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比例关系严重失调,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承认了。但是对失调的严重程度,还是认识不够的。
第一,解放后三十年我国人口平均每年增长百分之二,这个速度不但比发达国家高一倍多,比旧中国高一倍,而且比同一时期世界人口平均增长率还高(一九七五年起我国人口增长率已低于世界人口增长率)。
第二,解放后我国高出生、高增长的时间持续太久。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许多发达国家都出现过“人口出生高峰”,但是属于补偿性的,为期很短,三、五年就降下来。日本战后初期一度出现出生高峰,在高峰期间人口出生也在百分之二上下,但高于百分之二的只有两年,从一九四九年开始就迅速直线下降,这三、五年高出生的后果到七十年代都有影响。我国人口高出生率、高增长率实际上是持续了二十多年,最严重的是解放后高出生的第一代已经接着生出第二代,中间几乎没有间歇的低增长时期。七十年代以来提倡“晚、稀、少”,但是一年的出生人数仍在一千八百万左右。我国解放后高出生持续这么久,实际不仅是出现一两个人口出生高峰,而是形成一两个“人口出生高原地带”。
第三,我国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比例失调的后果不仅表现在吃饭、就业等经济问题,而且影响到社会安定团结、青少年一代教育、家务劳动社会化直到生态环境等等一系列社会、政治、教育等方面的问题。
第四,这个比例失调很难一下子把它调整过来,最少需要一两代人的时间才能有所好转。
以上情况说明,我国国民经济比例失调,固然有经济工作上的原因,但人口增长过快,无疑也加剧了比例失调的严重性。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的比例,是经济生活中一个十分重要的比例。调整国民经济失调的比例关系,必须花大力气调整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的比例关系。不如此,不能有效解决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的问题,也不能巩固调整国民经济的成果。拿国民收入来说,我国现在人均国民收入在世界上居第一百二十位以后。如果调整后国民收入能按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的速度增长,人口自然增长率又控制在千分之五以内,按人口平均的国民收入,在本世纪末就可达到一千美元。反之,如果人口自然增长率仍以过去百分之二到二点五的速度增长,我国贫穷落后的面貌是不能有很大改变的。这个事实说明,在国民经济的调整中,我们必须把控制人口的增长,当成一件大事来抓。我们要大力提倡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在本世纪末把我国的人口自然增长率降到零。


查看完整版本: [-- 大力调整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的比例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