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过天宁桥——小城拾零之一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80年08月 -> 过天宁桥——小城拾零之一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忆明珠 1980-08-30 00:00

过天宁桥——小城拾零之一

第5版()
专栏:

过天宁桥
——小城拾零之一
忆明珠
天宁桥,处于我们仪征的城区东南。日前去访问一位朋友,又从桥上经过。触景生情,想起了一个传说,是有关太平军的。
桥,名存实亡。只是这段地势显著地凸起,不熟悉地方沿革,谁也想不到这便是一座桥的。桥面几经铺筑,成为现在的砂石路面。河床湮塞,挡满了建筑物。这样,桥便失去了它自身的存在,而成为街巷的一部分。但桥名仍作为这一带地名而因袭下来。是当地人需要保留它以寄托怀古之幽思吗?当年,天宁桥,曾经是小城的灵秀所在。
世间最无情的莫过于战火了。我们这座小城与扬州毗邻,古称真州,为淮南重镇。历史上它被战火从南而北烧过多次。烧后重建,建后重烧。满清入关,战火又从北向南烧了过来。直到康熙年间,这座古城才逐步得到恢复。孔尚任曾有诗,“酒店原开红袖底,城门亦在绿杨中”,极言其风物繁华仿佛扬州。而形容其江山形胜,则说“涛来万里潮头亮,眼横千山雨气蒙”,纵横捭阖,鸢飞鱼跃,乃有待于英雄豪杰大施作为之地,似又过扬州而无不及。因为那时,这里仍不失为吴头楚尾之交、江北淮南之际一大水陆都会。那时的天宁桥,当然也高耸雄伟非凡。桥,因近天宁寺而得名。寺有宝塔,始建于唐。桥塔之间波光潋滟,一片清虚。宝塔的影子倒浸于清虚之中,而人于桥上看塔影,又高高地凌身于清虚之上。所以,要寻观赏宝塔的最佳角度,便须到天宁桥上。于是这里就成为城中胜景的冠冕。曾经有位画家,住近桥畔,书画上常用一章,文曰:“天宁桥下第一家”。可见他对有幸卜居于此的满足和得意了。
然而,“好景不长”这话,虽然低调,在旧时代里,却是句真言。在太平军与清军交战中,一把火,又将古城多年的惨淡经营,付之灰飞烟灭。我读过几篇经历过这番灾难的人写的诗有的说“楼台亭观尽荒邱”,有的说“家家俱是满堂红”。看来这把火,好象烧得特别彻底。1958年我初来此乡,当年兵燹所遗的碎砖烂瓦犹无处不见,随便从哪里掘地三尺,全是此物。城里的街道、屋舍,大都就地取材,用碎砖烂瓦筑成。当地泥水匠以善砌碎砖墙,成为他们骄傲于外间同行的一手绝招。至于名胜古迹,唯一尚存的是天宁寺塔。因经火海洗礼,也只剩下一具灰黯色的砖身。昔日的画栋飞檐,金碧辉煌,只可于传闻中想象。也许由于失去了这塔的雄姿丽彩,清波因无可照影而干涸,天宁桥也因无可供人凭临而深埋于土了。
但前谓“在太平军与清军交战中,一把火,又将古城多年的惨淡经营,付之灰飞烟灭”,云云,乃是我几番斟酌后才写出来的。当地父老说,这把火,就是太平天国的天兵天将放的。我缺乏直言不讳的胆量,便把清军拉上,含糊其辞。若有人指责说:“革命的太平军会成为纵火犯吗?”只能说他不理解我的苦心,看不出我是有意将水搅浑,借此抵消太平军的责任,颇象个“铁杆老保”哩!老百姓当然不屑象我这样为自己的一言一语设置保险系数。他们从老辈那里怎样听来的,便向后辈怎样说,直截了当,明确得很。而且,至今犹叹惜不已,认为这场灾难,本可避免,完全出在一字之差。传说太平军进军至此,上头命令:“绕城而过”。执行命令的将军是位“白字先生”,错认“绕”字作“烧”字,遂苦害了一方百姓。
这是民间传说,历史事实到底如何,我不曾查考。因为传说的价值并不在于与史实相符的程度,而在于它是否含有值得体味的内容。乍听起来,它象在说太平军的坏话。细细想,倒不见得是仇视和敌视太平军的。即或有失真不实之词,却断不可治以恶意诽谤之罪。它首先确认太平军并非烧杀成性,本意要保护这座城镇,不然上头不会下“绕城而过”的命令。同时也不猜疑那个“绕城而过”的将军怀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罪恶动机,只怪他错认了字,造成了这场戏剧性的灾难,所以,也没有过分地谴责他。有什么办法呢?钢刀能叫头落地,却砍不下箍在头上的那顶文盲帽啊!
中国历来有些妙得实在令人莫名其妙的妙论。如:国事搞糟了,就会怪到书生识字太多了的缘故。但上述这个传说告诉我们,武人识字太少,也能把你烧得上百年不得还魂返青。我们这座古城经此一炬,其后又经军阀混战,日寇、国民党反动派的摧残,解放后历30年之久,才好不容易收拾尽颓墙败井,碎砖烂瓦。今天,有了整洁的街道,林立的厂房。但于一簇簇红瓦绿树间,那被烧得只剩一具砖身的古塔,犹自兀立在那里。这次我从天宁桥废址经过时,又寻望了一下它那焦头烂额的形象,想起传说中那位太平军将军,由于他的不学无术,给人民造成了怎样深重的灾难。在向四个现代化进军的路上,这个传说对每个人,不论工农兵学商,都会具有启示性的意义的吧!我特别祝愿当今身为人民公仆的文武领导们,不妨常常抬头看看这座尚未塌掉的古塔,并摸摸自己的头上,戴着怎样的帽子。如果只戴有一顶“乌纱”,倒非坏事。我所不敢赞同的只是“官(冠)上加官(冠)”,即于乌纱帽上再加上顶文盲帽或科盲帽之类。文盲帽大概已经不多;科盲帽、半科盲帽,现在决不会太稀罕。我们该共同努力,把它摘掉才好。在科学的殿堂面前,若该绕的不绕,放起一把愚昧无知的火,其为害之烈,可能会有更甚于太平军的那位将军者!


查看完整版本: [-- 过天宁桥——小城拾零之一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