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救救泸沽湖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80年08月 -> 救救泸沽湖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曾月松 金德龙 江秀 1980-08-31 00:00

救救泸沽湖

第3版()
专栏:

救救泸沽湖
泸沽湖地处川滇两省交界处,四周群山环抱,湖面上波光粼粼,一望无际,水天一色,景色十分优美。湖呈腰子形,由草海和亮海构成。草海在东北,约万亩;亮海9万余亩。湖的东西是四川的沿海公社,南北是云南的落水大队,两省人民长期共饮一湖水,婚嫁相通,亲如家人。
“四人帮”横行期间,泸沽湖遭到了空前的灾难,大家都在湖中施尽了应有尽有的捕鱼手段,严重破坏了这里的水产资源。近来,不少记者、科学工作者相继到这里调查了解,都感到这颗高原明珠在今天不应埋没,湖畔两省人民的心情更为迫切,盼望这颗明珠重见光明。但是,目前湖区的状况并未明显好转。希望两省有关部门为改善沿湖两岸人民的生活,合理地开发利用这里的自然资源,切实地帮助当地群众解决一些具体问题。
四川盐源县农业局 曾月松
调·查·附·记
接到曾月松同志的来信后,我们访问了沿湖的有关公社。
泸沽湖座落在川滇两省的交界处,是一个海拔2,700米的高原淡水湖泊,面积约十万余亩。湖水终年不结冰,平均温度为摄氏13度。湖中鱼虾丰富,是发展渔业得天独厚的地方。3年前,有人试养过一些鲤鱼苗,现在每条重十余斤,并且繁殖了三、四代,最小的约1斤左右。湖东北部有万亩沼泽地,远远望去,一片碧绿。由于湖水漫溢,深处小舟轻荡,浅处牛羊觅食。当地人称为草海,是鱼产卵的好场所。湖面上还耸立着7个岛屿,大的面积约20余亩,小的四、五亩。岛上林木茂盛,果树成行,沿湖居民行船捕鱼在此歇脚。
1966年以前,湖区真是山清水秀。环抱大湖的群山绿林如海,成群的黄羊在悬崖峭壁上奔窜跳跃,无数的飞鸟在林中营巢育雏。湖内盛产细鳞鱼、鲜虾和名贵的水獭。沿湖的农民每年可捕鱼一百多万斤,鲜虾几十万斤。在一个较长的时间里,因不通公路,鱼虾不能外运,人吃不完,只好作为猪饲料。湖里盛产菱角,农民们用来磨粉作粑粑。整个湖面到处可见雁鹅、野鸭、白鹤等水禽。有时,一群野鸭达数千只。每到春暖季节,野鸭栖息在草丛中产卵,人们可以拣到一篮篮的野鸭蛋。
十年动乱期间,在林彪、“四人帮”极左路线干扰破坏和无政府主义思潮的影响下,泸沽湖遭到了空前的浩劫。那时,湖区无人管理,青山密林几乎被剃成光山秃岭,很难见到鸟兽的踪迹。湖面上男女老少酷渔滥捕,谁也不管谁,谁也管不了谁。据不完全统计,湖区公私大小渔网竟达万张左右。掠夺性的捕捞,使得水产资源迅速减少;只捕不养,使鱼所剩无几。集体渔业队纷纷解散,垮了。随即兴起的是灭绝鱼种的炸鱼、电鱼。有一时期,因死鱼没有捞尽,致使全湖臭气熏天。加上前几年盐源县沿海公社只抓粮食生产,忽视多种经营,降低草海的水位,围湖造田,虽然开垦了数百亩耕地,产粮一二十万斤,但却使万亩草海既不能耕种,也不能养鱼;而且由于湖水近于枯竭,草海里的菱角、鱼虾几乎绝迹,鱼的繁殖场所也被毁了。现在,湖区沿岸农民每年捕鱼不到10万斤。
粉碎“四人帮”以后,湖边的两省干部、社员迫切希望尽快恢复发展渔业生产。在双方公社党委领导下,建立了泸沽湖管委会,制定了规章条例。但因缺乏两省有关部门的支持,以及在投资、捕捞、分配等一系列问题上未能妥善解决,所以,管委会刚开张就停业了。双方制定的规章条例墨迹未干,就成了一张废纸。狂捞滥捕的现象并未减轻。7月本是鱼的产卵期,按照规定禁止捕鱼。可是,记者看到不少小船在下网捕鱼,大鱼捕不到就捕小鱼,甚至连鱼苗都一网打尽。一些老农忧虑地说:湖上一条无形的省界,竟成了某些人干坏事的凭借,余毒至今尚存,怎不叫人担心。必要的规章如不执行,保护和开发泸沽湖只是一句空话。
泸沽湖的自然条件如此优越,只要两省有关领导部门重视,共同商议采取有效措施加强管理,就可花钱不多而收入可观。一位领导同志说:按保守的计算,以亩产鱼100斤计,全湖每年可得1,000多万斤鱼。如能充分发挥泸沽湖天然资源的作用,沿湖人民会很快富起来。但是,这样利国利民的好事,为什么长期得不到解决呢?
本报记者 金德龙 江秀


查看完整版本: [-- 救救泸沽湖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