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从香洲毛纺厂停产整顿事件中吸取教训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80年09月 -> 从香洲毛纺厂停产整顿事件中吸取教训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江夏 1980-09-30 00:00

从香洲毛纺厂停产整顿事件中吸取教训

第2版()
专栏:调查报告

从香洲毛纺厂停产整顿事件中吸取教训
我国第一个以补偿贸易形式办起来的广东省珠海市香洲毛纺厂,1978年动工兴建,主要设备是从国外引进的,不到一年就投入试产。一般说,从基建到设备安装和试生产的情况是好的。
但是,这个厂正式投产以后,在产品数量、质量等方面都存在着不少问题。从产量上看,今年1月份产毛纱(折合16支纱计算)76,000磅,此后逐月下降,其中5月份只达到60,900磅;从质量上看,今年生产的毛纱,由客方查出的和香洲毛纺厂自行检验出来的不合格次品,竟达53批,计76,000多磅,给客方交货造成困难。此外,成纱率低,耗料量也大。值得注意的是,这种生产不正常的状况长期没有改变。
生产不正常,有多方面的因素。其中有客方的原因,如提供的原料有时达不到规定的标准。但主要是这个厂生产管理不善造成的。突出表现在:机器设备损坏比较严重,劳动纪律松弛,按劳分配政策执行的也不够好。我们有关部门和企业,一定要从香洲毛纺厂停产整顿事件中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决不能再发生这类问题。
开展补偿贸易,必须保证搞好生产。这关系到正确执行党的外贸政策问题。搞补偿贸易,可以利用外资引进先进技术设备,为国家赚取外汇,为地方增加收入,同时有利于扩大就业面,好处很多。不过这要有一个前提,就是切实按照合同规定,努力把产量、质量搞上去。香洲毛纺厂的领导和上级主管部门是希望把生产搞好的,但生产管理措施没有跟上去,直到客方提出停止供应原料,才感到企业需要整顿,这说明在思想认识上是有差距的。补偿贸易是建立在平等互利基础上的。如果生产长期处于不正常状态,不能切实履行合同,平等互利的原则就成了一句空话。港澳商人来信指出香洲毛纺厂生产管理和产品质量等方面存在的严重问题,应该看作是一件好事,它敲了一下警钟,敦促工厂和有关方面以极大的注意力来关心和抓好企业的生产管理。
香洲毛纺厂的设备比澳门规模大体相同的毛纺厂要优越,为什么产品数量、质量、原料消耗以及劳动效率却不如澳门的工厂呢?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领导管理水平太低,工人缺乏专业知识和生产技能。比如,这个厂的照明设备损坏了40%,却长时期无人过问;混毛配料工序,由于缺乏严格的管理,竟使整袋应配入的原料忘记配入。有些机器设备损坏严重,也主要是由于维修不好,使用不当造成的。本来,客户在这个厂派有有经验的技术和管理人员,但由于香洲毛纺厂的一些同志缺乏谦虚的学习态度,不听取他们的意见,致使这些人员无法发挥作用。看来,不打破这些同志盲目自满、故步自封的习气,要想彻底改变工厂面貌,把生产搞上去,是不可能的。
香洲毛纺厂工人绝大部分是由劳动部门分配的,不管是否合格,工厂都得一概收下。工人进厂后,就是“铁饭碗”。有一小部分职工缺乏事业心,工作消极马虎,不服从领导;极少数人严重违犯纪律。他们人数虽然不多,却搞乱了正常的生产秩序。这个厂的广大职工对这种状况是不满的。但工厂在用人方面没有自主权,对那些不合格、极少数严重违犯纪律甚至屡教不改的人无权处理。香洲毛纺厂最近在整顿过程中,强调加强思想教育是必要的。但还必须扩大企业在人事方面的自主权。香洲毛纺厂的上级主管部门在研究整顿方案时,对扩大企业自主权提出了一些积极的意见,例如,在用人方面,企业不仅有提升、调动、处分的权力,而且应当有辞退的权力;允许企业自行招考,择优录用,经过训练仍不合格的允许辞退;为了进一步调动职工的生产积极性,在执行按劳分配政策上,适当调整工资总额和超产指标的比例,并允许企业在工资和奖金分配上有一定的灵活性,等等。这些意见都是好的。只有如此,才有希望从根本上改变香洲毛纺厂的生产面貌,不致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使整顿走过场。
本报记者
江 夏


查看完整版本: [-- 从香洲毛纺厂停产整顿事件中吸取教训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