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我们有了懂行的经理”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80年10月 -> “我们有了懂行的经理”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郭有瑞 高新庆 1980-10-31 00:00

“我们有了懂行的经理”

第3版()
专栏:

“我们有了懂行的经理”
朝阳餐厅位于北京朝外大街繁华地区。过去是经常的“亏损户”。1977年8月至12月,连续5个月共亏损九千三百多元。1978年仍不景气,8月至12月上交利润不到2,000元,有一个月只上交5元。1979年下半年开始转变,今年有了大变,1月至9月上交利润36,650元,约等于1979年同期上交利润的4倍,是1978年同期的11倍多。
为什么有这样大的变化?这个餐厅的职工说:关键是我们有了一个懂行的经理。
这个餐厅的经理姓林,名雅宣。他解放前当过厨师、服务员、营业员,开过小饮食铺。1956年公私合营后,林雅宣调到朝外食堂(即朝阳餐厅)当副经理。因为戴着“资本家”帽子(经甄别,现已将当时的成份改为小业主),二十多年一直受不到重用。1979年5月,原任经理调出,林雅宣受上级委托行使经理职权,但他心有余悸,凡事都要党支部书记点头才敢去办。新来不久的党支部书记张秉瑜,找林雅宣谈心,诚恳地对他说:“你是经理,经营管理上的事,应该由你当家,你放手干,我支持你。”接着,张秉瑜在职工大会上明确宣布:党支部起监督保证作用,经理有如下权力:1,经营管理权;2,资金使用权;3,人员调配权;4,奖惩权。
林雅宣“当家”之后,烧起了“三把火”。
“一把火”,打破“吃大锅饭”办法,把责任制与个人的经济利益结合起来。在党支部的支持下,他发动群众,重新建立和健全了以岗位责任制为中心的各项规章制度,使每个人各守其位,各负其责;同时,实行了以记分、扣分联系奖金的奖惩办法。
“二把火”,扫除官商作风,改变经营思想。林雅宣为了把买卖做活,动了不少脑筋:根据工人顾客多,饭菜注重经济实惠,薄利多销。春夏秋冬,人们的食欲、口味不同,主副食的花色、品种及供应方式努力适应季节变化。夏天,人们爱喝啤酒,及时增添凉菜供应;冬天,多搞点砂锅豆腐等热菜供应。任何时候,都把饮食质量和服务质量放在第一位。既有大众化单炒,又卖风味佳肴;既有正餐、早点,又有夜宵;既有快餐、份饭,又有单间的包桌。他尤其注意研究市场,细心考察商情和社会购买力的变化,然后决定进什么货,进多少货,争取最好的经济效果。
“三把火”,批判“亏损有理”,抓好成本核算。林雅宣规定一条,没有成本核算的主食、副食,一律不许出售。这样做,防止了毛利忽高忽低的现象,顾客满意,餐厅也盈利。
“三把火”一烧,把亏损的“帽子”烧掉了,朝阳餐厅而今宾客盈门,生意兴隆。
本报记者 郭有瑞 高新庆


查看完整版本: [-- “我们有了懂行的经理”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