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绿色长城”六千里 湖北省长江、汉水沿岸林带环绕,护堤抗洪效益显著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80年12月 -> “绿色长城”六千里 湖北省长江、汉水沿岸林带环绕,护堤抗洪效益显著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高以诺 袁定乾 1980-12-31 00:00

“绿色长城”六千里 湖北省长江、汉水沿岸林带环绕,护堤抗洪效益显著

第2版()
专栏:

“绿色长城”六千里
湖北省长江、汉水沿岸林带环绕,护堤抗洪效益显著
在湖北省境内,长江、汉江两侧坚固的江堤都镶着翡翠般碧绿的边,十分引人注目。这绿色玉带并不是大自然的赐予,而是沿江人民和水利职工艰苦奋斗营造的长达6,000里的防浪护堤林带,它可以外抗风浪,内护禁脚,被誉为“绿色长城”。
“鹦鹉洲横汉江渡,水引寒烟没江树”。唐代诗人李白当年描绘的江边之树,一缕轻烟即将其掩盖遮没。而如今,在江堤内外,各有8至12排高10余米的树木:迎水面15万亩护堤地上,2,200万株能起防浪作用的杨树挺拔屹立;背水面10万亩护堤地,近千万株山杉、水杉、柳杉等用材林树影摇曳,枝叶迎风起舞。
现在,当人们经过坚固的沿江大堤,想到在汛期大堤对确保长江、汉江两岸城乡生产建设和人民生命财产立下的功劳时,同样忘不了这6,000里绿色长城所做出的贡献。据汉江四个点的观测资料证明,在迎水面离堤脚以外5米种植5至10排杨树
(树顶不超过堤顶),林外若是刮5级风,在林内则只有2级,风浪大大减弱,对堤身起了很好的防护作用。汉江流域1954年发大水,仅防浪就用去各种木料、枝条476万斤,平均每公里1万斤。防浪林形成后,1964年、1974年、1980年大水,都未动用防浪器材,堤身完好无损。仅此一项,每次大水就节省防浪用材费用100万元。防浪林带的形成,还在堤脚附近一带起缓流作用,营造10年防浪林的滩地可淤高1米,原堤脚附近被冲深的沟槽得到了淤平,从而稳定了堤身。树木就是这样默默地、卓有成效地护卫着抗御洪水的大堤。
堤防造林绿化,不仅发挥了显著的工程效益,还为水利建设及沿堤社队生产和群众生活提供了相当数量的木材和燃料。据初步统计,近10年来,平均每年更新杨树(不包括堤内的杉树)30万株,提供木材1万立方米,砍枝条5,000万斤,单这一项1980年就收入300余万元,平均每米堤段林业收入达1元多,襄阳地区有一段树稠林密,每米堤段收入达七、八元。这对缺少木材的平原湖区作用是不可低估的。大堤背水面营造的800万株杉树,已高10余米,现成材的有70至80万株,积材约5万立方米,又是一笔宝贵的财富。连年营造,可以永续不断,受益无穷。
江水浩荡扬湍波,绿色长城效益多。营造防护林,保了堤,治了水,增加了国家、集体和群众收入,美化了自然环境。1980年,湖北省又在更新堤段林中栽植了200万株,为锦绣大地增添新采。
新闻研究生 高以诺
本报记者 袁定乾


查看完整版本: [-- “绿色长城”六千里 湖北省长江、汉水沿岸林带环绕,护堤抗洪效益显著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