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江船火独明——《巴山夜雨》观后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80年12月 -> 江船火独明——《巴山夜雨》观后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梁光弟 1980-12-31 00:00

江船火独明——《巴山夜雨》观后

第5版()
专栏:

江船火独明
——《巴山夜雨》观后
梁光弟
故事片《巴山夜雨》,是冬天里的一场春雨,敲击着观众的心,也滋润着观众的心。它在思想上和艺术上的特色,我想到以下几点。一、悲愤之中点燃
起信念
《巴山夜雨》表现了人民在十年浩劫中受害之深。除了秋石一家的遭遇外,以杏花为例,这个被出卖的“新嫁娘”,生活给她带来的苦难是何等深重啊!旧社会卖儿卖女的惨剧又出现在解放了的新中国!看到这里,真是怒火中烧,悲不可抑。另一方面,在女“解差”刘文英身上,又表现了人们受毒之深。秋石对刘文英说:“你才是真正的囚犯,是精神上的囚犯”。一语道破,刻骨铭心。尤为可贵的是编导对主题的开掘并没有就此止住。投江寻死的杏花被秋石救活,并且在秋石的启迪下,恢复了生活的勇气;刘文英这个“精神上的囚犯”,经秋石晓以大义,也获得了新生。这都显示了在秋石心中希望和信念之火是不灭的,是秋石点燃了这两个女青年心灵的火光。同时,十三号舱房的乘客们,用各种方式对抗着浩劫的侵扰。这都使观众在满怀悲愤的胸中,和影片中人物一起,对生活的信念之火更加炽烈地点燃起来。
二、险恶之中充溢着美善
《巴山夜雨》没有用干巴的说教来灌输抽象的信念。那火红的信念是从人物的美好行为中孕育出来的。秋石身陷囹圄,危在旦夕,却奋不顾身地为他人开拓生的活路。扮演秋石的演员李志舆是戏剧演员,在本片中却较好地摆脱了舞台表演的习惯,特别是在那一个个沉默无言的中近景中,演得含蓄、自然,效果较好。再如,自己肩负着巨大哀痛,却对别人关怀备至的革命母亲,表面上有点玩世不恭,实质上对现实有清醒认识的青年宋敏生,把慈祥和温暖带给小娟子的乘警老王……这些工人、农民、战士身上的高尚情操,他们之间的友爱、体贴和激励,闪射着无产阶级的人性美,使我们坚信美善必将战胜丑恶!
三、淡雅之中呈现出多彩
《巴山夜雨》的基调是淡雅清新,使用的电影语言平易朴素;但是,却让人感到深刻强烈,丰富多采。原因就在于编导把自己的艺术功力用到了塑造人物上。十多个主要人物,都有独特而生动的个性。可贵的是,作者不是为个性而个性,去任意给人物脸上涂抹各色油彩以示区别;而是对生活加以提炼,把那暗无天日的时代给人们心灵打上的烙印坦露在不同的个性之中。象青年工人宋敏生,貌似油腔滑调、玩世不恭,实则爱憎分明、辛辣机智,很符合他那觉醒了的红卫兵的经历。又如名演员关盛轩,那种提心吊胆,忍气吞声的紧张心情,不是当年受迫害、遭摧残留下的后遗症吗!?拿刘文英来说,语言僵硬,思想苍白,是左倾路线虔诚的信徒。张瑜刻画这个角色内心的孤独、迷惘、痛苦和矛盾,直到终于打开心灵的窗户,是生动细致、真切动人的。作者在塑造这些色彩缤纷的各种性格时,探求着形成人物性格的社会渊源,由此深化了主题,并且使这部质朴淡雅的影片,呈现出绚丽多姿的光彩。
四、凝练之中含蕴着广延
《巴山夜雨》的场景集中在一艘江轮上,特别是一间舱房内,故事发生在一昼夜之间。作者通过一间舱房中乘客之间的短暂相处和交往,把这些善良的人们身上的人性美凝聚成一束火光,在暗夜中透出一线明亮。同时,又把生活的宽度与长度广延开来。编导在凝练与广延的结合上,很会按照电影艺术对视觉形象的要求去运用细节。例如,在文学剧本中,小娟子唱的是杜鹃花,影片中换成与人物身份更贴切的蒲公英,并用蒲公英把秋石一家的悲欢离合穿插起来,平添了诗情画意。又如,那位前来给独生子上坟的母亲,在痛说儿子怎样被浩劫吞没时,没有出现武斗伤人的倒叙场面,只是推出江流远处湍急的漩涡——儿子的坟地就在那里。当江轮行驶到此处,漩涡再次出现。诗人秋石帮着那位白发寡母把祭品红枣撒向墓地。那漩涡卷动着红枣、红枣沉没于漩涡的特写镜头,也是一种凝练之中求广延的手法,远比出现回述的实景更让人的心灵颤抖。
这部优秀影片也有疵点。秋石这个人物的表演,感人的力度还不够。男“解差”在真情表露之前,有些举止神态,似要故意给观众造成一个坏人的印象,与人物的真实面目相去太远,有违于影片朴实真切的风格。秋石父女团圆一场,有些突然和平淡,感情上铺垫渲染不够。
李商隐有“巴山夜雨涨秋池”的七绝传世。尽管这部影片也是写的秋天,我却不禁想起杜子美形容春雨的几句五律:“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且借“江船火独明”一句,作为此文的题目。


查看完整版本: [-- 江船火独明——《巴山夜雨》观后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