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重看《上海屋檐下》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80年12月 -> 重看《上海屋檐下》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吴新稼 1980-12-31 00:00

重看《上海屋檐下》

第5版()
专栏:剧评

重看《上海屋檐下》
吴新稼
四十年前,当我刚刚跨入青年时,曾看过《上海屋檐下》。由于我住过一些亭子间、灶披间,接触过一些在上海底层生活的人,也知道一些被捕的事,因而对舞台上的人物和故事是熟悉的。那时,我即感到夏先生(四十年前尊敬、亲切的称呼)写得好,孙坚白(即石羽)、路曦等也演得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四十年后,当我走进剧场,重看《上》剧时,心情是不平静的。《上》剧是如“文化大革命”时所诬蔑的那样,在“颂扬叛徒”、“宣传活命哲学”么?不!看完全剧,确感它是在“颂扬革命者”、在“宣传崇高的革命情操”。当匡复受了敌人八年折磨,从监狱里出来寻找亲人时,他是多么希望和妻子拥抱,和孩子亲吻啊!可是迎接他的是那样冷酷的现实:妻子另婚了,孩子不叫爸爸。在这种捶击下,他消极么?颓伤么?倒下去么?不!他是那样沉着、镇定,屹立着,思考着,倾听了彩玉的控诉,终于谅解了彩玉,他们拥抱了。这是多么崇高的修养和情操!当匡复剃去了胡须和鬓发,扫除了忧郁情绪,他是不是安居了?是不是就此沉湎在彩玉的温情里?不!他不是目光浅短者,不是那样自私。他想到林志成,想到孩子,更想到伟大的革命事业。他毅然出走了!这不同样是革命者的修养和情操,是革命者的本色么?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被捕过的同志不都是凭着革命者的修养和情操,正确处理这些个人纠葛,继续踏上革命征程么?至于林志成和杨彩玉,他们是善良的、受迫害的人物。剧作者丝毫没有责备他们的意思。在这里,是借他们来鞭挞那个时代、那个吃人的旧社会。“意志薄弱的人”是有的,但不是林志成和杨彩玉。
在整个演出上,我又受到一次美好的艺术熏陶。真是难能可贵的!在我幼稚的观感中,夏衍塑造的人物(不仅是《上》剧),都是从现实生活中来的,是在现实生活中存在、呼唤、沉沦或奋战的。他不是从概念出发,不是根据剧本的需要或某些情节的需要,编造或拼凑几个人物。他将现实生活中许多人物提炼、凝聚得那么好,使你感到亲切,真实,可信。看来平淡无奇,但每个人物的思想、语言、动作都是孕育潜藏得那样丰富、深沉。《上》剧就正是如此。三幕剧只有一堂景。在几十平方米的舞台上,要表现五户人家,每一家的遭遇各不相同,但又有受侮辱、受迫害的共同命运。每个人物都有自己独立的生活,但表达生活的语言又是那样短、少。这就对演员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要恰如其分地演好这些人物是不容易的。我看到的这台戏,正是老一辈艺术家演出的。看来他们都是忠于剧本,从角色的内心出发,挖掘他(她)们的思想和灵魂,又运用精湛的、出色的演技,塑造了生动的难忘的艺术形象,既不过分,又无不足。整个演出是那样和谐、完美。
特别是石羽、路曦同志。四十年前看过他们的演出,这次帷幕拉开,看到他们,倍感亲切。石羽同志扮演的角色,是极为深沉的。六十多岁的老演员,高超的艺术修养和演技,战胜了身体上的障碍,成功地演出了!路曦同志的体态是丰腴了些,声音也细弱了些。但这并不影响她演出的角色。甚至觉得现在的声音、气质更适合表现这个角色,更深刻地表现了这个角色。作为观众,不能不向她祝贺!
《上》剧的演出,不仅引起了我们老一辈对旧社会的回顾,再一次使我们痛切地感到,那暗无天日、弱肉强食的时代不应重返了,而且对新社会诞生的青少年来说,更是提供了一幅难得的悲惨世界的图景。寄语青少年朋友们,你们对《上》剧的故事和人物不熟悉、不了解,但你们应该通过这出戏来看看受难的人民和民族,来接受绚烂的文化、艺术的熏陶和教育。我们正是在青少年时接受这些熏陶和教育成长起来的,虽然经过多年坎坷,终于战胜了许多反动的、邪恶的势力,成为一个有用的人。你们正面临一个伟大的时代,也正遭受一些困难。你们更应该多学习,多思考。


查看完整版本: [-- 重看《上海屋檐下》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