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彦芬 |
1980-12-31 00:00 |
法国的“民族遗产年”
第7版() 专栏:
法国的“民族遗产年” 王彦芬 1980年是法国的“民族遗产年”。把1980年定为“民族遗产年”,是1978年内阁会议根据法国总统的倡议决定的。 不久前,法国《发展》周刊曾向世界上19个国家和地区的各界知名人士对法国的形象作过调查。许多人谈到,虽然法国在物质力量发展方面不断赢得声望,但是有着优美传统的法国文化的影响却在世界上逐渐消逝。巴西剧院经理鲁思·埃西科巴指出,法国在音乐、戏剧、文学、时装方面的影响已不如以前了。英国小说家玛格丽特·德拉布尔批评说:“法国的文化,这更多地是吃、喝、抽烟,而不是读书”。法国自己的文物古迹部负责人戈雷也认为,法国人不象德国人、英国人或比利时人那么关心和重视保护过去的荣誉。 开展“民族遗产年”的目的就是要法国人民了解法国是一个有丰富文化遗产的国家,并加强对民族遗产的保护。 尽管1980年法国的经济不景气,但是1979—1980年法国政府用于文物保护的预算却增加了40%。在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下,全国和各地区分别成立了“民族遗产年”委员会。全国有6千个各种协会参加了文物保护工作。好几万人参加了文物挖掘工作中的义务劳动,连许多小学生也参加了文物遗产的考查活动。 在这一年里,全国组织了六百多次有关活动,其中包括举办展览、发掘遗迹、修复古迹等。欧洲最大的教堂巴黎圣母院的地窖,经过15年的挖掘后首次开放。在那里,人们可以看到公元前三世纪巴黎的原始轮廓和十九世纪中期第二帝国时对这一古城的改造。在秋季,在名喜剧家莫里哀的故乡、法国南部的热韦尼举办了民间艺术节。热韦尼是一个融合了从十四到十八世纪的地中海建筑风格的可爱的小村庄。 法国政府通过利用古老建筑引起人们重视和保持文化传统,如在一座古老的大厦内开办银行,在一所教堂内设立一个会议中心等。 保护文化遗产工作采用了先进的科学技术。很多搜集和整理工作是通过电子计算机进行的。如用X射线检测、并通过化学微量分析证明来鉴定一些古画的制作年限,用激光全息照相分析笔迹。 目前,在法国受保护的历史文物有:珍藏在博物馆中的400万件艺术品、受到历史文物法保护的3.1万座房屋和11.2万件物品、由档案馆保存的90万件档案、40万卷影片以及2万处勘查过的考古点和许多历史古迹。预计,每年还将有300座建筑物增加到应受保护的历史文物古迹名单中去。(附图片) 巴黎是世界风琴之都。图为法国制造的大管风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