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他为草原歌唱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81年01月 -> 他为草原歌唱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张世英 1981-01-31 00:00

他为草原歌唱

第8版()
专栏:文化生活

他为草原歌唱
张世英
在内蒙古自治区歌舞团里,有一位五十多岁穿蒙古袍,说蒙语的男同志,看上去和蒙古族同志没有什么差别。他就是自愿要求到内蒙古工作、在边疆扎根已经二十七年的杜兆植。
杜兆植同志生于我国南方的广州。青年时利用业余时间学习钢琴、音乐,1949年考进了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毕业后,学校把他分配到北京音乐研究所。能在北京工作,而且又是专搞研究工作,这是多少人所希望的啊!可是,出乎人们意料之外,杜兆植却不愿留在北京,而要求到内蒙古草原去。这是为什么呢?杜兆植有他自己的想法。
杜兆植在中央音乐学院学习时,和蒙古族同学交上了朋友。蒙古族同学向他介绍了不少蒙古族的音乐舞蹈,使他发生了极大的兴趣。后来内蒙古自治区歌舞团到北京演出,那些热情奔放的蒙古族音乐,舞蹈家贾作光的独具特色的舞蹈,著名的马头琴演奏家包拉西的独奏等,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下决心到内蒙古去熟悉大草原、创作自己所热爱的音乐。
一个汉族同志,到一个风俗完全不同的地方生活,自然有很多不习惯、不方便的地方,对于这些,杜兆植全不放在心上。他认为,学歌不能只学音符,要理解人民的思想感情,不理解这个民族的人,不可能深刻地理解它的音乐。他和牧民住进了一个蒙古包,跟着他们在草原上放羊,学习蒙语、骑马,还和牧民一起走“敖特尔”(流动放牧),在劳动、生活中和蒙古族人民建立了深厚的感情。牧民们给他起名“毕利格图”(有福气的意思)。
创作必须植根于民族传统的土壤中。杜兆植在和牧民一起生活、劳动中,学习、熟悉了很多民间音乐、民歌,对他的创作产生很大的影响。二十七年来,他写出了《鄂尔多斯组曲》、《森吉德玛幻想曲》、独舞《驯马手》、舞剧《达纳巴拉》等不少具有蒙古族特色的音乐作品。杜兆植学习非常刻苦,除了每天坚持练琴、作曲之外,他还学习外文,学习绘画,努力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与此同时,他还热情地向年轻的少数民族音乐工作者传授专业知识,提高他们的作曲能力。
当我和他谈到他的经历时,他愉快地说:“我对于自己选择的生活道路,一点也不后悔,相反越来越感到这条路走对了。纯朴憨厚、心胸宽广的蒙古族人民教育了我、抚育了我。今后我还要同他们在一起,收集、挖掘、整理蕴藏在人民中的音乐,创造出更多具有蒙古族风格特色的音乐作品。”


查看完整版本: [-- 他为草原歌唱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