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希望有关部门支持上海增产名牌自行车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81年02月 -> 希望有关部门支持上海增产名牌自行车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肖关根 1981-02-21 00:00

希望有关部门支持上海增产名牌自行车

第1版()
专栏:记者来信

希望有关部门支持上海增产名牌自行车
在国民经济调整中,上海市有关部门提出,如果重工业部门能将一些生产任务不足的工厂拨给轻工业部门转产自行车,今年将有可能增产40万辆自行车。
上海生产的凤凰牌和永久牌自行车,深受国内消费者的欢迎,在国际市场上也具有一定的竞争能力。今年,国内市场需要330万辆,外贸需要150万辆。而上海自行车公司经过内部调整、挖潜,只能安排生产381万辆(比去年实际产量增长1 .6%),相差100万辆。供需矛盾十分尖锐。
上海自行车生产从1956年到1980年,平均每年产量递增12%。二十四年来,全行业产量增加了近20倍,而厂房却只增加了25%。为了完成生产任务,全行业只好常年加班加点,仅去年1至11月共加班136,137天,其中上海自行车厂和上海自行车三厂,加班107,776天,相当于生产了574,800辆自行车。常年的加班加点,设备超负荷运转越来越严重。因此,目前上海自行车行业普遍存在着生产场地拥挤,设备超负荷运转,三废污染严重等困难。而上海重工业部门当前有不少工厂任务不足。要是能将某些工厂调整给轻工业部门转产自行车,上海自行车行业今年将有可能增产40万辆,明年将增产100万辆,并且可以提前三年实现原规划1985年的生产指标。另外,还能使基建面积比原规划压缩六万多平方米,今明两年用于企业改造的投资,全行业一个月即可全部收回。
依靠现有企业实行经济合理调整的方案,上海市有关领导部门已经研究过多次,但是由于认识不一致,目前此事尚无结果。有关主管部门不赞同这个调整方案的同志,没有把调整看成是全国的共同任务,总觉得自己在调整中吃了亏;有的则认为重工业部门可以自己生产自行车。在不了解内情的人看来,重工业厂生产自行车似乎轻而易举。其实不然,自行车的生产需要特殊工艺和专用设备,要有一系列的工厂配合、协作。现在国内外市场急需的是凤凰和永久等名牌产品,另一些自行车销路不好,甚至卖不出去。
希望上海市领导部门早日把调整方案定下来,也希望有关主管部门包括中央各部门多加支持。
本报记者 肖关根


查看完整版本: [-- 希望有关部门支持上海增产名牌自行车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