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中国青年报》茶会纪念创刊三十周年 党中央和国务院有关部门领导同志、老青年工作者等兴高采烈地前往祝贺,带来了党和各界对青年一代的关怀和期望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81年04月 -> 《中国青年报》茶会纪念创刊三十周年 党中央和国务院有关部门领导同志、老青年工作者等兴高采烈地前往祝贺,带来了党和各界对青年一代的关怀和期望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徐心华 李德润 1981-04-27 00:00

《中国青年报》茶会纪念创刊三十周年 党中央和国务院有关部门领导同志、老青年工作者等兴高采烈地前往祝贺,带来了党和各界对青年一代的关怀和期望

第4版()
专栏:

《中国青年报》茶会纪念创刊三十周年
党中央和国务院有关部门领导同志、老青年工作者等兴高采烈地前往祝贺,带来了党和各界对青年一代的关怀和期望
新华社北京4月26日电 新华社记者徐心华、李德润报道:今天下午,《中国青年报》社在人民大会堂东大厅举行茶话会,纪念创刊30周年。党中央和国务院有关部门的领导同志、老青年工作者、各界知名人士和首都青年代表共三百多人,兴高采烈地前来祝贺,并带来了党和各界对青年一代的关怀和期望。
《中国青年报》是1951年4月27日创刊的。在党的关怀下,在团中央的具体领导下,在各方面的帮助下,在广大团干部和青年的支持下,《中国青年报》成了党教育青年的重要工具,成了青年的良师益友。目前,它的发行量已达310万份。
在茶话会上,许多革命老前辈语重心长地勉励青年们要继承党的光荣传统,要一代胜过一代。
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宋任穷来到大厅,和青年们热烈握手,兴致勃勃地观看了陈列在大厅里的有关《中国青年报》受到党中央和老一辈革命家亲切关怀的珍贵历史资料。
八十一岁的老红军何长工虽然步履蹒跚,但精神矍铄。他说:“我们青年人要雄赳赳气昂昂,走到那里就叫那里变样。现在,我们正在进行建设四化的新长征,我给大家唱一首毛主席的‘红军不怕远征难’。”何老那沙哑却很高昂的歌声,激起了全场热烈的掌声。
作家严文井朗诵了充满爱国主义激情的祝词。他说:我从青年报里听到青年的对话,青年的声音。有个最强烈的声音,那就是:中国,中国!这是有出息的喊声,这是有思想的喊声。我们的排球胜利了,我们欢呼:中国,中国!我们的乒乓球胜利了,我们欢呼:中国,中国!我听钟摆的声音,是:中国,中国!我听所有爱国者心跳的声音,是!中国,中国!我们的秉赋,我们的才能,哪一点不如人啊,为什么要落在人家后面?哪怕失败一百次,挫折一千次,我们还是要鼓起劲来搏!在全世界消灭国家之前,我们先得有一个富强的先进的祖国。
提到中国乒乓球队的胜利,邓力群同志对坐在对面的荣高棠同志说:“中国乒乓球队历二十年而不衰,其中必有道理。你是不是给大家讲一讲这个道理?”
荣高棠同志想了想之后,随即讲了五条经验,使大家很受启发。
邓力群同志说:体育界的经验非常宝贵,具有普遍意义,应该成为我们全民的经验。各行各业学习他们,必将大大推动我们的工作。他说:没有老一代不行,没有年轻一代超过老一代也不行。要新老结合,互相学习。
周扬同志即席发言,希望年轻一代要接好老一代的班,老一代也要重视年轻一代,了解青年,学习青年,帮助和培养青年。
曾经做过多年团中央书记的冯文彬,已是年近七十的“老青年”了。他回忆起毛主席过去强调的一条要求:共青团的工作一定要适合青年的特点。他说:现在的青年和过去的青年有很大不同,他们出生在困难时期,成长在动乱时期,现在又处在大转折时刻。我们要了解他们的特点,用他们喜闻乐见的形式,引导他们走向健康的正确道路,走向以共产主义为理想的道路。
老一代同志对青年的关怀和期望,使到会青年受到很大鼓舞。全国青联常委、著名画家范曾即兴赋诗:“青年应振垂天翅,万里鹏程志更顽。”


查看完整版本: [-- 《中国青年报》茶会纪念创刊三十周年 党中央和国务院有关部门领导同志、老青年工作者等兴高采烈地前往祝贺,带来了党和各界对青年一代的关怀和期望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