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边防线上的年轻人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81年05月 -> 边防线上的年轻人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周奋 王志耘 1981-05-25 00:00

边防线上的年轻人

第5版()
专栏:

边防线上的年轻人
云南边防前哨,有一座险峻的高山。一群年轻的战士,在这里为祖国戍边守卡。
“英雄花”喷红吐艳的时节,记者来到这里访问。从炎热的河谷向高山哨所攀登,走的是一条战士们用弯刀、钢钎开辟出来的“攀天路”。一路上悬空搭起的“天桥”多至六座,周围云飘雾绕,脚下幽谷深邃。我们浑身上下都被汗水湿透了。而和我们同行的十多个战士,身上都背负着五十斤重的水哩!
山上没有水源,更无法种菜,吃的、用的,弹药物资,全靠人往上背。
送水行列中,有一个战士名叫钟介茹。他今年从昆明入伍来到边防,父亲是云南省一家大工厂的厂长。问他为什么不在城里找个工作,他说:“越南侵略者不断窜到我们边境枪杀群众,我在后方坐不住。爸爸、妈妈都支持我上前线。”
哈尼族战士黄自文,入伍一年多,已经在这条“攀天路”上往返一百二十多次,运送的物资累计达三千多斤。有一次,他往上送水,一块石头滚下来把他砸昏了。战友们把他送到连部。他一醒过来,向卫生员要了点药,又悄悄摸黑赶回阵地。战友们责怪他,他却说:“前边人少任务重,我在山下心不安!”
当我们攀上一千多米的高山时,眼前的情景更使我们对边防战士产生了深深的敬意。
我们出发时,山谷里阳光灿烂。而在这山头上,却是浓雾笼罩,如雨的水珠不停地从树叶上、从雾气中滴下。战士们说,这里一年四季难得看到几次太阳。初到时,深更半夜,寒风骤起,他们就三三两两地背靠着背取暖御寒。
哨所距越军的明碉暗堡只有数百米,敌人集合的口令声、吃饭的敲钟声,清晰可闻。战士们警惕的眼睛注视着敌人的动静。一天下午,战士们正准备开饭。突然间,狂风暴雨挟着鸡蛋大的冰雹向阵地袭来。大雨淋湿了粮食、被褥,山洪卷走了衣物和碗筷。战士们冒着暴风雨坚守阵地,及时向上级报告着国境线上每一个可疑的情况。
在阵地上,我们遇到了班长余国良。这个出生在西子湖畔的青年,1976年入伍到了繁华的上海。可是,他坚决要求到前线服役。来到边防不久,他和战友们一起去执行战斗任务,荣立了三等功。
在战士中间,传诵着副指导员张忠良“阵地婚礼”的佳话。因为忙于工作,张忠良的婚事一次次地推延。在一次巡逻中,他被越军埋在我国境内的地雷炸伤。伤口刚愈合,他就坚决要求出院,重返了前沿阵地。今年年初,家里连续来信催他回去办喜事,他却让未婚妻从千里之外来到连队,在边防线上举行了别具一格的“婚礼”。在蜜月里,他仍然不离阵地。妻子开始有些意见。张忠良对她说:“我也知道这样做委屈了你。但是,只有我们边防线上的同志多吃些苦,才能保证后方的安全。”一席话,说得妻子点头称是,乐呵呵地说:“这就是你们的人生观!”
我们在前沿阵地,看到年轻一代边防战士的战斗风貌,也看到祖国的未来和希望。
新华社记者 周奋 王志耘
(本报有删节)


查看完整版本: [-- 边防线上的年轻人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