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鲁迅对建设精神文明的宝贵意见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81年09月 -> 鲁迅对建设精神文明的宝贵意见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陈鸣树 1981-09-30 00:00

鲁迅对建设精神文明的宝贵意见

第5版()
专栏:

鲁迅对建设精神文明的宝贵意见
陈鸣树
伟大的无产阶级思想家鲁迅,一贯重视精神文明的建设。他的弃医从文,他毕生孜孜不懈地对国民性即民族性的研究,都可看作他对精神文明建设的实践。
重视精神文明,这是近代中国启蒙主义思想家共有的特色。在祖国危机四伏的晚清时代,严复就认为“欲救当前之弊,其事存乎人心风俗之间”,他提出要重民力、民智、民德,而又将民德放在首位(《原强》);梁启超认为:“苟有新民,何患无新制度,无新政府,无新国家”(《新民说》);孙中山后来也说:“夫国者,人之积也,人者心之器也……是故政治之隆污,系乎人心之振靡”(《孙文学说》)。对精神作用的强调,当然还要与物质力量相配合,这里值得肯定的是对人的能动性的高度重视和充分估计。
鲁迅在1907年说:一个国家要兴旺发达,“其首在立人,人立而后凡事举”;他认为,只有“国人之自觉至,个性张”,“沙聚之邦”才能转为“人国”;“人国既建,乃始雄厉无前,屹然独见于天下”。(《文化偏至论》)鲁迅的“人国”理想,摆脱了封建主义的羁绊,发扬人的自觉,应该是精神文明有着高度发展的境界。当然,不能没有物质文明的基础,如果“仅脑海之富而止”,“国之安舒,生之乐易,未能获也”(《科学史教篇》)但是,单靠“黄金黑铁,断不足兴国家”。(《文化偏至论》)这也是为历史证实的事。鲁迅一生所写的小说和杂文,以大量的篇幅致力于中国人民精神文明的建设,他的著名的《狂人日记》,揭露了深经锤炼的“东方文明”即封建意识形态对人的心灵的戕害,小说企望着一种没有“吃人”意识的“真的人”出现;他的《阿Q正传》是写了一个贫雇农不但肉体被消灭,精神也被毁灭的悲剧;对阿Q在任何屈辱下的“永远得意”,鲁迅曾痛心地加以嘲讽,说“这或者也是中国精神文明冠于全球的一个证据了。”问题很明显、如果不破除这样的“精神文明”,是不能建设真正的精神文明的;他的《一件小事》便是展示了当时的一个人力车工人全新的精神文明的境界。鲁迅许多针对时弊而发的杂文,透过他所反对的种种社会现象,从字里行间,还是展开了他所憧憬的精神文明建设的蓝图。他歌颂刘和珍的沉着、温和与英勇;他赞扬柔石能够“无论从旧道德,新道德,只要损己利人的,他就挑选上,背起来”;他表扬韦素园甘作一木一石,“园中的一撮泥土”,认为这种精神“在中国第一要他多。”在这些人身上,展现了新型的精神文明的崇高境界。当然,鲁迅当时的笔触更多地批判了一些不讲社会公德精神文明的现象,例如,他看到有一种人:“上车,进门,买票,寄信,他推;出门,下车,避祸,逃难,他又推。”他分析这是因为在旧社会“生活的压迫,令人烦冤,糊涂中看不清冤家,便以为家人路人,在阻碍了他的路,于是乎‘推’。”然而,“这不但是保存自己,而且是憎恶别人了,这类人物一阔气,出来的时候是要‘清道’的。”(《“推”的余谈》)可见提倡精神文明不是一个小问题,私德从来是与公德相关联的。鲁迅曾关注着全民族的精神文明的建设,他写过七篇论“文人相轻”,都是从提高道德修养的角度对知识分子有所砥砺的。他还关注中国的家庭教育,并写了《世故三昧》、《做古文和做好人的秘诀》以及《上海的儿童》、《上海的少女》这样的专文,对当时的社会风气提出了规诤。因此,从某种意义来说,一部《鲁迅全集》,也是一部精神文明建设的教科书,它破坏旧的,召示新的,有所针砭,有所激励。
鲁迅与近代中国的资产阶级启蒙主义思想家有一个最大的不同之处,是他坚决反对所谓“东方文明”即封建主义的意识形态和西方文明即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这也是鲁迅作为无产阶级启蒙思想家的立场。从“民国”以后一直到“五四”低潮期,思想界不断掀起一股倒退复古的逆流,原来还是向前看的“精神文明”论者,现在都开倒车了,客观上都在卫护封建主义的统治。由于当时政权还掌握在封建军阀手里,遂使鲁迅得出这样的结论:“中国固有的精神文明,其实并未为共和二字所埋没。” (《灯下漫笔》)因此,鲁迅痛慨于中国“最缺少的是‘文明批评’和‘社会批评’”,(《两地书》)就知道其矛头所向了。二
鲁迅认为,要建设新型的精神文明,不能不破除“中国固有的精神文明”和西方资本主义文明,否则,民族复苏的希望“会勾消在许多自诩古文明者流的笔上,淹死在许多诬告新文明者流的嘴上,扑灭在许多假冒新文明者流的言动上”。(《忽然想到》)对资本主义文明,鲁迅在青年时代就作过这样的批评:“人惟客观之物质世界是趋,而主观之内面精神,乃舍置不之一省”,弄得“林林众生,物欲来蔽”,“于是一切诈伪罪恶,蔑弗乘之以萌”。(《文化偏至论》)但是,鲁迅决不是排斥世界的进步文明,他恰恰认为“国民精神之发扬,与世界识见之广博有所属。”(《摩罗诗力说》)在吸收外国文明时,必须拿出眼光,加以抉择。
为什么鲁迅在提倡新型的精神文明时,要以极大的气力反对“中国固有的精神文明”?因为这种“精神文明”的最高境界,便是对“圣武”的膜拜。所谓“圣武”,亦即“威福,子女,玉帛”,这曾经是“一切大小丈夫”的“最高理想”(《“圣武”》)连穷得已无立锥之地的阿Q,在土谷祠里激起大胆的革命狂想时,梦魂间也不免纠缠着这样的精神丝缕。这种对“圣武”的神往,降及近代,随着“资本”的秘密的发现便有了新的表现形式,根据鲁迅的描述,就是“爬和撞”的社会现象,然而老实人“大都爬不上去。聪明人就会推,把别人推开,推倒,踏在脚底下,踹着他们的肩膀和头顶,爬上去了。”爬的机会少,就靠撞,亦即乞灵于侥幸的运气,“这样,爬了来撞,撞不着再爬……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爬和撞》)它迷惑而又播弄着人们,用肮脏的东西填塞人们的灵魂,挤出人们心灵中美好的追求,消磨人们的意志,扼杀人们的远大理想,使精神文明濒于瓦解和窒息。因此,要建设真正的精神文明,不能不涤荡残滓,开拓新境。
为什么会产生精神文明的堕落和消沉,还得从旧时代的政治和经济中去寻找原因?鲁迅说得一点不错,中国的“专制久长,鼎镬为政,以聚敛穷其膏髓,以禁令制其讥平,瘠弱槁枯,为日滋永”,以致“民声寥寂,群志幽閟”(《〈越铎〉出世辞》)精神世界几乎要陷于一片荒芜了。再加异族的入侵,致使一部分人中间滋长了奴隶的根性;单纯的农业经济,又限制了人们的视野,使目光变得短浅,狭隘,保守,这显然都斲丧了近代精神文明的发展。鲁迅在1936年,曾将中国的国民性与日本的国民性作了比较后指出:“日本国民性,的确很好,但最大的天惠,是未受蒙古之侵入;我们生于大陆,早营农业,遂历受游牧民族之害,历史上满是血痕”,但是,中华民族“竟支撑以至今日,其实是伟大的”。(《鲁迅书信集》下卷第1064页)当然,鲁迅从建设精神文明的角度出发,对民族性的缺点看得多了些,作了更多的针砭,用他自己的话来说,也正是为了我们伟大民族得到“复兴”、“改善”的希望。三
鲁迅曾引用过列宁的观点,将包括在“文化”之内的“风俗”和“习惯”的改革,看作关系到革命成败的要素,其实这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精神文明的建设。他说:“倘不将这些改革,则这革命即等于无成,如沙上建塔,顷刻倒坏”;“倘不深入民众的大层中,于他们的风俗习惯,加以研究,解剖,分别好坏,立存废的标准,而于存于废,都慎选施行的方法,则无论怎样的改革,都将为习惯的岩石所压碎,或者只在表面上浮游一些时”。(《习惯与改革》)风俗习惯当然还不能包括精神文明的全部,但是它不但体现了人们的道德水平,也体现了人们的文化科学水平。
既然“文明是人类智德的反映”,因此,建设精神文明也应该从两方面入手。就智力方面来说,应该提高人们的思想理论、科学技术、文化艺术素养。一个民族智力的兴衰是关系到国势的强弱的。马克思主义是人类智慧的最高结晶,因此,鲁迅再三强调,要解决一切人生问题,非深通马克思主义的这个社会科学的大源泉不可。鲁迅十分重视科学技术在建设精神文明中的作用,因为科学使“人间生活之幸福,悉以增进”,而其“洪波浩然”,可以使“精神以振,国民风气,因而一新”(《科学史教篇》)。文化艺术对建设精神文明中的作用,更为鲁迅所关注,因为进步和革命的文化艺术,它可以帮助扫除“一切伪饰陋习”,使人“自觉勇猛发扬精进”,进入“善美刚健”的精神境界。(《摩罗诗力说》)从提高人们的智慧出发,鲁迅还希望科学和文艺能携起手来,他说文艺可以培养明敏的思想和美好的感情,可以丰富精神生活,可以和科学相辅相成。因此,他认为人类不仅希望有牛顿、康德、达尔文等科学家,也希望有莎士比亚、拉斐尔、贝多芬等文艺巨匠,这样才“致人性于全,不使之偏倚,因以见今日之文明”。(《科学史教篇》)尽管在一定的社会阶段,还不可能没有分工,但是从建设精神文明的角度出发,对理论思维、科学、文艺以及体育的爱好不能偏废,这实在是对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的新人提出的客观要求。
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另一重要内容,就是道德修养。鲁迅认为,一个人的智力活动,如果不以道德作为推动力,就不可能有重大成就。他驳斥这样一种说法:“谓知识的事业,当与道德力分”,“此其说为不真,使诚脱是力之鞭策而惟知识之依,则所营为,特可悯者耳”。(《科学史教篇》)从提高道德修养,建设精神文明来看,鲁迅认为:第一,必须有进步的思想和高尚的人格。他以为道德是一切事业成就之母。他说,尽管有人把这鄙之为“空虚而无当于实”的老套,但还是要多讲,要多讲的原因,就是希望道德能产生它的效果(《科学史教篇》)。第二,必须有炽热的爱国主义感情。鲁迅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但是鲁迅从来不是狭隘的爱国主义者,他对世界上被压迫的弱小民族寄与深切的同情。第三,提倡利人道德。鲁迅一贯反对损人利己的道德观念。他描绘有一种人,“嘴里用各种学说和道理,来粉饰自己的行为,其实却只顾自己一个的便利和舒服,凡有被他遇见的,都用作生活的材料,一路吃过去,象白蚁一样,而遗留下来的,却只是一条排泄的粪。”鲁迅慨叹:“社会上这样的东西一多,社会是要糟的。”(《鲁迅书信集》下卷第802页)因为它使社会的风气浇薄,精神文明堕落。鲁迅提出一个人应该“随时为大家想想,谋点利益就好”。(《鲁迅书信集》下卷第922页)鲁迅一生高风亮节,是我们的楷模,他不无谦逊地总结自己做人的经验:“自问数十年来,于自己保存之外,也时时想到中国,想到将来,愿为大家出一点微力,却可以自白的”。(《鲁迅书信集》上卷第551页)这是何等磊落的胸怀、高尚的情操!在建设精神文明中我们应该学习这样的品格。第四,反对“无特操”。所谓“无特操”,也就是“骑墙”,“极巧妙的‘随风倒’”,它曾经“在中国最得法”。(《我来说“持中”的真相》)对任何事,“最好莫问是非曲直,一味附和着大家;但更好是不开口;而在更好之上的是连脸上也不显出心里的是非的模样来”,成了“处世法的精义”。(《世故三味》)这种“风派”人物,一碰到“激荡之会”,就“轻蓬振翮”,“巧黠因时”,获得扶摇直上的机运。然而,鲁迅认为,“无特操”的结果,并不只是一己之害,只有“人各有己,不随风波,中国亦以立”,(《破恶声论》)鲁迅正是在排除一切逆风浊浪中前进,终于在思想上找到了共产主义这个真理的归宿。第五,提倡认真。认真对待一切工作、生活,应该是高度精神文明的一个标志。而“开玩笑”,“寻开心”,玩世不恭,曾经是“开开中国许多古怪现象的锁的钥匙”。(《寻开心》)鲁迅反对只说不做的“唱高调”,认为“唱高调就是官僚主义”。(《鲁迅书信集》下卷第679页)在谈到当时的社会风气时,鲁迅还说过这样的话:“中国四亿个人生着一种病,那名称就是马马虎虎。不医好这个病,是不能救中国的。……应该学习认真,除去这一味药外,没有别的药了。”(内山完造:《回忆鲁迅先生》)当然现在情况不同了,但是这话还有一定的针砭意义。第六,提倡要有远大理想。在鲁迅看来,一个人必须有远大的理想。他曾多次说过这样的话:“希望是附丽于存在的,有存在,便有希望,便有光明”,(《记谈话》)他坚信“惟新兴的无产者才有将来”。(《二心集·序言》)鲁迅后期在上海十年的战斗,正是在共产主义理想鼓舞下英勇奋战的十年,从而使自己达到了十分完美的精神境界。
鲁迅曾寄希望于青年,能够创造摆脱“想做奴隶而不得”和“暂时做稳了奴隶”这种悲惨命运的“历史上从未有过的第三样时代”,(《灯下漫笔》)今天,在党的领导下,鲁迅当年的愿望实现了。这“第三样时代”,其实也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时代。鲁迅对建设精神文明的宝贵意见,就具有这样的时代的特点;他所提倡的是一种与旧时代绝缘的新型的精神文明,它可以纳入社会主义文化范畴,因此今天读来倍感亲切。纪念鲁迅,学习鲁迅这些遗言,必将对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从而有利于中国人民建设四个现代化的伟大事业。


查看完整版本: [-- 鲁迅对建设精神文明的宝贵意见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