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苦桑叶”出口的启示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81年10月 -> “苦桑叶”出口的启示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孙静 1981-10-31 00:00

“苦桑叶”出口的启示

第3版()
专栏:记者来信

“苦桑叶”出口的启示
在闽南龙溪地区丰富多采的出口商品中,现在又增加了不少“生力军”,“苦桑叶”就是其中的一个。“苦桑叶”是野生木本植物,它的叶子有清凉解热等功能,苦味甚浓,因而当地群众称它为“苦药茶”。有的群众在遇到感冒等病症时,虽然也采一把冲泡而饮,但从未有人想到过它竟能出口,为国家换取外汇。
一位前来洽谈贸易的港商发现“苦桑叶”之后,如获至宝,希望组织人力采摘、加工,由他在海外经销。目前,“苦桑叶”已出口8吨。
“苦桑叶”出口给人一个有益的启示:为什么我们“有眼不识金镶玉”!究其原因,问题的关键是未能象这位港商那样熟知国际市场行情,了解某一地区或某个国家人民多方面的需要。这就向从事外贸工作的同志提出一个新的课题:要对我国丰富多采的资源和各种商品,进行认真的调查研究,不仅注意了解传统的、大宗的出口商品的国际市场行情,还要特别注意了解我国尚未出口商品的行情,了解各国人民的风俗习惯、生活爱好。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发掘我国资源,创造新的出口商品,开拓新的国际市场。
事实也是如此,许多东西在我国似乎是无用的,而别国却视为珍品。龙溪地区东山县的浅海有许多棘皮动物“海胆”,过去大都把它用作肥料。去年,根据客商的要求,取其海胆的生殖腺加工成两吨半海胆酱出口,换回价值82,600元港币。这个县还将海底的藻类“鹿角菜”,加工成两吨半“人造燕窝”,供给同一个客商,换回港币62,500元。这说明,我国陆地和大海到处是宝,只要注意加以发掘,就能使它为四化建设作出贡献。
愿我国千千万万种类似“苦桑叶”的资源,都能化“废”为宝,多出口,多创汇。
本报记者 孙 静


查看完整版本: [-- “苦桑叶”出口的启示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