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剜苹果时想到的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81年10月 -> 剜苹果时想到的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常振生 1981-10-31 00:00

剜苹果时想到的

第8版()
专栏:

剜苹果时想到的
常振生
晚饭后,偎依在膝下的孩子,举着一个苹果,要我把上面的烂处剜掉。一面剜着,便想起了鲁迅先生“我又希望刻苦的批评家来做剜烂苹果的工作”那句话。
鲁迅用剜烂苹果譬喻文艺批评,用意是深长的。正确地开展文艺批评,需要批评家很好地发扬这种剜烂苹果的工作的精神。
然而,使我进一步想到的是,文艺批评又不全象“剜烂苹果”那样简单。首先,文艺作品的“烂病”并不象烂苹果那样容易辨别。苹果的腐物不能吃,这连孩子也都知道,而文艺作品上哪是腐物,哪是神奇,哪处有益,哪处有毒,往往就莫衷一是。其次,剜起烂苹果来,没有人出来袒护,而批评起文艺作品来,有的作品的主人就不那么舒服了。有人指出他的“苹果”烂了一块,需要赶快剜掉,他会不服气地说:“请看,红嘟噜的,我的苹果不是好好的吗?”当别人动手剜那烂处时,他便拦护说:“动不得,正是这个地方才特别甜。”你要坚持剜,他就急了:“大家来看呀,他的刀砍下来啦!”当然,文艺批评确实没有剜烂苹果那么简单。首先,是不是“烂”,要认真鉴别;即使认定是“烂”,如何“剜”,也有个方法问题。“烂”了,要“剜”这是肯定的。不过,烂掉了的苹果,剜去的腐物,扔到垃圾堆里,埋入地下,即算完成了一个过程,不会出现什么反复。而文艺作品,有的批评错了,当然要平反;但有的经过多年的鉴定,确认有毒而加以封存了的,在不同的“行市”下也可能被人推出来当作奇货推销,从某些出版单位的某些事实看,不就有人把“烂苹果”拿出来当作甜滋滋的东西叫卖而大赢其利吗?
我想到这些,并不是说如今的文坛“烂苹果”成堆。不,决不是这样!“烂苹果”及“嗜烂”的人,究竟是极少数。正如在这水果大量上市的黄金季节里,尽管不断看到一些烂梨、烂苹果,但到处仍然是果香扑鼻、明丽满目的鲜果摊。所以,问题倒不在于硕果丰收中有些必不可免的烂苹果,而在那种值得纠正的“越烂越甜,不肯让剜”的倾向。
要做好“剜烂苹果”的工作,固然需要文艺批评家对作品有实事求是的态度,客观的分析方法,刻苦细致的工作精神,烂了的一定要剜,而又尽量不伤及可食的果肉。但也需要作品的主人对读者采取负责的精神,对作品采取开明的态度。象鲁迅先生那样,即使在为青年全心全意地探索新路的时候,也在时刻担心:“在寻求中,我就怕我未熟的果实偏偏毒死了偏爱我的果实的人”,因而“至今要写文字时,还常使我怕毒害了这类的青年,迟疑不敢下笔”。有了这种精神,就有勇气拿起自我批评的刀子,协同批评家一起,把苹果上的“腐物”剜下来,留下好的果肉贡献给人民。而那些“囤烂居奇”的,有了这种精神,也自然会收起摊子的。


查看完整版本: [-- 剜苹果时想到的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