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月夜玛瑙乡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81年12月 -> 月夜玛瑙乡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门瑞瑜 1981-12-28 00:00

月夜玛瑙乡

第7版()
专栏:

月夜玛瑙乡
门瑞瑜
月亮升起来了,象少女羞涩的脸盘蒙着一层淡淡的浅黄色纱巾。一颗颗稀疏的星星象碎银点点,撒在夜幕上闪闪发光。山野间流荡着潮湿的夹杂着蒿草的泥土气息。诺敏河畔的宝山屯的夜晚静极了……
这里是地处祖国北疆的莫力达瓦达斡尔人集居的宝山公社,远近闻名的玛瑙之乡。此刻我和达斡尔族的德力格尔队长正走在一条荒僻曲折的小路上。我回顾四周,不见采玛瑙的人,便问:“能见到玛瑙吗?”
“放心好了。不然我们家乡的地名咋叫宝山公社?”队长五十多岁,比我年长,边说边拍着我的肩膀。他还告诉我,宝山出产的玛瑙论质论量都是全国第一流的,重的一块玛瑙可达几十公斤,价值数千余元。农民犁地、锄地,常常不是玛瑙碰了犁杖,就是碰了锄头;挖河渠,挖菜窖,挖地基,挖出玛瑙的事更是屡见不鲜。因此,人们常用“山野遍地是玛瑙,挖个坑坑出珍宝”这句话来形容这里玛瑙蕴藏的丰富。玛瑙太多了,人们竟用它砌猪圈,盘锅台,压酸菜缸,存在那里等待北京、天津、沈阳、哈尔滨等地的工艺厂来收购……
德力格尔队长是个大个子,脚步登登山响。我跟在他身旁,不时地抬眼望望远方,只见月光下,影影绰绰有九座山包隐没在黛色夜幕中,象一幅水墨画似的,朦朦胧胧,雾气沼沼。就从那九座山包下,隐约传来马蹄得得声和马儿的嘶叫声。不多时,马蹄声近了,一匹白色骏马,象黑夜里闪出一道白光似地飞了过来,马背上响起一个达斡尔姑娘的金嗓子:“德力格尔大爷,你要挖火石吗?”姑娘习惯地把玛瑙叫做火石,一边招手问一边神秘地格格笑着。
“不,我是领着客人来参观这大自然玛瑙矿的。”
“我每天放夜马时,站在那山包下,望屯子这边,总看到这里有一闪一闪的光芒,耀人眼睛,可当我赶马来到这里时,那光亮就一下子不见了,你说奇怪不奇怪?”
“那是更倌挂在槽头的马灯吧?”德力格尔认真地说。
“不是。”
“那是谁家的灯光吧?”
“不是。”
“那是屯子外的篝火吧?”
“不是。”
德力格尔风趣地摊开双手,摇摇头:“那是什么?”
“火石的亮光。”
“对,说不定真是玛瑙石发出的火光!”德力格尔点点头。
“嗯哪!”姑娘格格地笑了一阵,便扬鞭赶马走了,那白骏马披着夜露,消逝在朦胧的月色里。德力格尔望着远去的白骏马,兴致勃勃地向我讲述着这一带关于玛瑙的古老传说:许多年前,大兴安岭地区的海底上升时,火山爆发,岩浆凝固,形成了这里珍贵丰富的玛瑙矿。那九座兀起的山包,是九座金山,金子藏在山底,山顶镇着玛瑙。这里的玛瑙石形如碾盘,是巨大的珍宝,小的玛瑙也能雕成一个烟嘴、项圈,成为护身之宝。莫力达瓦,达斡尔人的家乡,达语的意思是骑马能过的险道。今天,莫力达瓦人骑着骏马,过了险道,走向幸福,莫不是因为人人身上都佩有玛瑙雕饰品那护身之宝?我沉思着这个古老的传说,我的心沉浸在月光如水的夜色里。我看到,远方那九座山影仿佛变得更宁静、更柔美了……
“走,咱们看火石去。”德力格尔提醒了我,指着不远的一个黑洞洞的洞口说。
“采火石的人呢?”我疑惑地问。
“洞里有人。”我听到了镐声,一种镐尖碰击火石的很动听的声音。”他那爽朗的话语里,流露着抑制不住的喜悦。
我们走了过去。这原是个井式斜洞,大约一丈来深,月光照亮斜洞的一半,半白半黑,一个小伙子拄着镐头站在里边,正在擦汗喘息。
“铁柱子,你挖到多大的火石?”德力格尔喊了一声。
“脸盆大,你来看吧!”小伙子嗡嗡山响的声音荡满洞内,飞出地面。我和德力格尔一步跳进洞去。我抚摸着一块沾满湿土的玛瑙石,细细端详,只见模模糊糊闪出红、黄、青、绿、白几种不同的色彩,我双手搬了搬,没有搬动它,猜不出它有多重。我们都显得十分激动,就象在大海里钓到一条大鱼,在大森林中挖到一枝六品叶大人参……
德力格尔用衣袖拭去那玛瑙上的一层泥土,欣喜地歪着脑袋细瞅了老半天,激动地说:“这是块水暖玛瑙,很稀有,少说也值个千儿八百!”
铁柱子朗朗地说:“玛瑙出土,卖给国家,让它在四化中发挥作用吧!”
“我们到队上去招呼人,帮你把它弄回屯子里去。”德力格尔说着就拽住我从洞底爬上了地面。
这时夜雾好象散尽了,满月仿佛更亮了,水银一般白茫茫的光芒,溢满天上地下。远方屯子里每家住房上的一格一格窗口明亮极了,亮得象焊花闪闪,象天边闪烁不息的繁星,象一双双欢乐的眼瞳。夜色仿佛更浓更静了。在静谧浓重的夜色中,我感到了达斡尔人的喜悦……


查看完整版本: [-- 月夜玛瑙乡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