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越 黎尔宽 |
1982-01-31 00:00 |
推广“桑蔗基鱼塘” 发展农业经济 中外科学家经过两年考察,认为顺德县“桑蔗基鱼塘”是合理利用水陆资源的人工生态系统,很有参考价值
第2版() 专栏:
推广“桑蔗基鱼塘” 发展农业经济 中外科学家经过两年考察,认为顺德县“桑蔗基鱼塘”是合理利用水陆资源的人工生态系统,很有参考价值 本报讯 记者黄越、黎尔宽报道:广州地理研究所和联合国大学的科学家,经过两年考察,一致认为,广东省顺德县的“桑蔗基鱼塘”,是合理利用水陆资源的人工生态系统,为热带、南亚热带三角洲人口稠密地区发展农业经济提供了经验,很有参考价值。 顺德地处多雨的珠江三角洲中部。当地农民早就懂得把渍水的低洼地挖成水塘养鱼,挖出来的泥土堆放在鱼塘周围,筑成塘基。开始,人们利用塘基种果树,后来改为种桑养蚕,用蚕粪、蚕蛹喂鱼。随着制糖工业的兴起,相当一部分“桑基鱼塘”又改成了“蔗基鱼塘”。如今,顺德县68万多亩耕地中,这样的“鱼塘”已占了35%。 科学家们详细考察了“桑蔗基鱼塘”的生态环境,得出结论:由于鱼塘、蔗、桑相互连结荫蔽,经济作物区的小气候得到调剂,整年水温适度,空气湿润,有利于生物的生长繁殖。各种生物形成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是非常科学的。人们将蚕粪、蚕蛹投进鱼塘后,先是鲩鱼享用,鲩鱼的粪便被浮游生物吸收,加速繁殖;浮游生物成为鳙鱼、鲢鱼的主要食料。鳙、鲢排出的粪便,加上鲩鱼吃剩的残物沉到塘底,成了鲮、鲤、鲗鱼的食物,它们的排泄物分解为氮、磷、钾等元素,混合在塘泥里,农民挖出塘泥填在塘基上,成了桑、蔗的上等肥料。顺德县不少社队将榨糖后的蔗渣进行化学处理,制成含淀粉和蛋白质的精饲料喂鱼。“桑茂、蚕壮、鱼肥大;塘肥、基好、蚕茧多”。几年来,全县每年甘蔗平均增产12万吨,蚕茧增产7,000担,塘鱼增产6万担。目前,顺德的“桑蔗基鱼塘”正在沿海大沙田地区推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