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在农村好形势面前——安徽采访札记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82年02月 -> 在农村好形势面前——安徽采访札记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许仲英 1982-02-28 00:00

在农村好形势面前——安徽采访札记

第2版()
专栏:
在农村好形势面前——安徽采访札记
本报记者 许仲英
讲成果要注意事实依据
去年秋天,记者在皖东皖南采访,看到庄稼长势喜人,人们说1981年安徽省将获得建国以来少见的大丰收。11月初,安徽省农业厅和统计局根据各地市的预报,测定全省粮食总产357.48亿斤,比1980年增产66.7亿斤。当时全省阴雨连绵,皖南的晚稻,淮北的山芋还没有收,有些同志担心会受较大的损失,省委一再强调:讲成果要注意事实依据,不说过头话。
春节前,1981年生产的粮食到手了。这时记者又去安徽,在皖北和皖西等几个地区,见到农民手里有粮,特别是那些增产幅度大的地方,农民家中囤尖筐满,余粮不少。实行“双包”以后,农民收粮大都不过秤,用笆斗和箩筐估算产量,我们在一些农民家里,点着筐囤同他们核算产量,都是实物比说的多。农贸市场上,有相当多的粮食,肥西县集市上,要粮票的大米1角4分1斤,比国家牌价低2分。我们接触到的公社、区、县和地区,都有两个粮食数字:一个是留有余地的向上报,一个是实有数字。许多同志说,看来安徽1981年总产357亿斤,比1980年增产66亿多斤,比历史上产量最高的1979年增产37亿斤是有把握的,因为有充分的事实依据。
去年安徽省粮食生产的成绩是巨大的。但是不少同志不赞成前个时候一些人讲的,安徽的粮食多得“估不透”或“没有边”的说法。他们说省地掌握的统计数不十分精确,却是有根据的;虽然各级都留有余地,生产了多少粮食还是有边的,例如省里最近向上报粮食产量是357亿斤,下边实际有362亿斤,就是个边。我们应当记取1958年说过头话的教训。
并非“老生常谈”
实现丰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第一条经验是,党的三中全会的一系列政策,特别是实行合乎群众心愿的联产承包生产责任制,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这并非“老生常谈”。随着实践的发展,这个真理不断得到新的证明。例如去年秋收季节阴雨近一个月,皖南的晚稻,淮北的山芋收获时损失不大,是出乎许多人预料的。皖南的农民说:“象以前‘大呼隆’的话,是会大损失的:晚稻割下来,不能脱粒,就垛起来,过几天里边一发热,不发霉也会生芽。现在我们分散管理了,割下来的稻子摊在田埂上,不发热也霉不了。”淮北收山芋的情形也类似。“大呼隆”时生产队收下大量山芋没法放,就赶紧擦片撒在地里晒干,遍地都是白花花的山芋片,遇雨收不迭,收了也不能保存,眼看着白糟踏了。去年农民种的山芋少了,收下来放在屋里一时也坏不了,用不着马上擦片晒干。农民们还把雨水泡着的山芋,从地里挖出来做成了粉条。五河县的同志说,如果不是搞了联产责任制,单他们一个县去年秋收就得损失2亿斤粮食。
多年来一直是安徽最贫困的泗(县)、五(河)、灵(璧)、固(镇)、定(远)、凤(阳)、嘉(山)等13个县,以及淮北中部砂礓地带和沿淮大河湾圩区,去年粮食增产的幅度最大。十三县产粮81亿斤,比前年增长26.5%,平均每县增产1.3亿斤,占全省增产总数的四分之一。以前这些地方很多耕地是不施肥的“卫生田”,单产不过百斤。实行联产责任制后,农民们竞相在承包的土地上多施肥、施好肥,消灭了“卫生田”,粮食产量成倍提高。这些地方过去的生产基数太低了,增产的潜力特别大,稍有投资就上来了。
符合群众心愿的生产责任制,使农业生产力诸要素中最根本和最积极的因素——劳动者活跃起来了,使劳动者同生产资料和劳动对象的关系改善了。这就使广大农民的智慧和才能、土地的潜力和科学的作用都进一步地得到了发挥。称心如意的生产责任制所激发出来的劳动者的积极性,可以改变客观生产条件,转化为物质力量。
有了一个较好的起步
同前几年相比,1981年安徽省的粮食种植面积减少了700万亩,产量增加两成多;农业生产内部结构发生变化,打破了单一种植,向多种经营发展,因而农民的收入有显著增加。据有关方面计算,1981年农民人均收入已达205元,比1980年增加50多元。
安徽省虽然有6,800多万亩可以种植粮食的耕地,可是,多年来一直背着农民饿肚子的包袱;多种粮食,以至多种山芋,把经济作物挤光,甚至去限制农民吃细粮,都不外乎是想解决4,000万农民吃饭问题。直到1978年安徽省委提出六条农村经济政策,特别是贯彻执行党的三中全会一系列政策以后,这种状态才发生根本变化。1979年安徽省的粮食产量达到320亿斤,1980年虽然遭到全省性的涝灾,粮食产量仍然保持在300亿斤上下,从而甩掉了农民饿肚子的包袱,并在这个基础上开始取得了因地种植发展多种经营的主动权。去年在决不放松粮食生产的前提下,多种经营有了一个较好的起步,农业总产值增长24.6%。
从全省看,除少数户以外,多数农民还并不富裕,实行联产责任制才一二年,把农民都说成钱多得已经花不出去了,不是事实。要多引导农民将增加的收入用在扩大再生产上,这才能帮助农民尽快地富裕起来。
还应看到地多人少的地方,通过调整粮食和经济作物的比例,发展多种种植,容易由穷变富,可是地少人多的地方这么做就受到限制。显然,要由穷变富,就要着眼于农业生产的全面发展。安徽的水面,在东南诸省中首屈一指,山的面积也很多,自然资源相当丰富,向大农业进军有广阔的前途。
卖农副产品难的问题
安徽去年农业丰收后的一个新问题,是一些增产幅度大的地方的农民卖粮难、卖农副产品难。
这些地方,农副产品比以前多了,但不是“过剩”了。从安徽全省看,由于人口增加,人均占有粮食刚700多斤,同五十年代初期的水平差不多;种植面积单产400斤,与一些邻省相比还是低的。省里管财贸的同志说,不是没有力量收购增产的这些东西,问题是早一些时候没有预料到,滁县地区要卖12亿斤粮,霍丘、寿县、怀远、六安、肥西……好些县都要卖3亿斤粮,这些地方过去都是大量吃返销粮的,省里原来的粮食调度平衡计划被打破了,重新组织粮食平衡调拨的工作没有赶上去。
“过剩”虽是一种假象,它却反映出农业生产的商品率稍有提高以后,流通领域的工作就不适应了。这个问题早在1979年和1980年就在生猪问题上反映出来。1980年夏天,阜南县拉了十几汽车生猪去蚌埠出售,等候了三天三夜,好几汽车生猪死了,只好以每头10元的价钱卖给肥皂厂炼油。群众说:“生猪卖不出,养猪干什么!”那时的生猪也不是过剩,问题是流通不畅造成的。去年安徽的生猪存栏数下降了,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流通方面的问题,确也起了“促退”作用。
安徽省农村实行“双包”以后,卖粮的户头增加了近20倍,粮站的许多同志,为了满足农民卖粮的要求,克服种种困难,做了大量的工作。但客观情况表明,不少五十年代、六十年代制定的已经不适合今天情况的条条规定,仍束缚着很多干部,妨碍着农业生产的发展。
现在只是增产幅度大的一些地方流通方面的问题突出起来了,农业生产的商品率普遍提高以后,问题又会怎样呢?看来改革不适应新情况的规章制度,搞好流通环节方面的工作,加强对农业生产的计划指导,已成为一个急待解决的问题。
多讲些辩证法
去年安徽省的自然气候相当好,但仍有插花灾。在大部分社队增产的同时,有小部分社队减产,就是一个生产队,群众的生产和生活状况也是不平衡的。
阜阳地区110万亩耕地遭旱灾,农作物严重减产,有50万群众的生活和生产发生了困难,少数地方社员有外流的。虽然群众也讲过“有了联产责任制,我们旱涝灾害都不怕”,事实也证明联产责任制搞得好的地方,小灾可以抗,中灾可以减少损失,但大灾还难以抵御,应当承认我们在相当大的程度上还是靠天吃饭的。农田基本建设或作物种植趋利避害搞得好,可以抵御或减轻自然灾害的影响。年前,安徽省委、省政府在淮北召开会议,研究布置了在实行“双包”责任制的新情况下,要加强抗灾斗争,继续进行以小型水利、沟渠、涵洞配套为主要项目的农田水利建设。
据省农业部门统计,近二十九年中,安徽有十九年曾遭受过全省性的旱涝灾害,局部的灾害年年都有。1978年遇到了全省性的旱灾,1980年又遇到了全省性的涝灾,这两年全省的粮食产量都下降了20多亿斤,灾重的地方损失就更大了。许多地县的领导干部总结去年丰收经验的时候,也在考虑今年会不会有大的自然灾害,如果有灾又怎么办的问题。
在采访过程中,我们看到安徽省委和许多地县委的同志,在丰收后的一派大好形势下,没有被一片叫好声所陶醉,正保持着清醒的头脑,既充分肯定成绩,又积极探讨新情况下的新问题,把上年的成果看作是今年继续前进的起点。这是一种实事求是的态度。采取这种态度对继续发展农村的大好形势很有益处。


查看完整版本: [-- 在农村好形势面前——安徽采访札记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