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如此过宠“幺儿企业”对吗?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82年03月 -> 如此过宠“幺儿企业”对吗?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罗茂城 1982-03-31 00:00

如此过宠“幺儿企业”对吗?

第2版()
专栏:记者来信

如此过宠“幺儿企业”对吗?
近几年来,全国许多国营企事业单位为了解决本系统、本单位职工子女就业问题,开办了不少商店、工厂、饮食店等集体企业,这对搞活市场经济,解决青年就业问题,无疑是有积极作用的。也许是国家和兴办单位对这些集体企业从税收、贷款、货源供应等方面都比较照顾的缘故吧,人们形象地称它为“幺儿企业”。
四川有句俗话,叫做“皇帝爱长子,百姓宠幺儿”。那些兴办“幺儿企业”的单位对其爱护、加以扶持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有的已宠爱过分,甚至出现了慷国家之慨,化大公为小公,亏全民肥集体的严重现象,这必须引起人们的重视。
据了解,有的单位对“幺儿企业”千方百计喂“偏饭”,提供紧俏商品,或实行优惠照顾,促其“迅速发展壮大”。例如,重庆市外贸系统的畜产公司,下属有一个畜产品加工厂。1979年11月,公司由这个厂分出一部分业务,办了一个集体性质的鬃皮厂,主要是对熟鬃整理装箱和修理皮张。由于公司的“照顾”,不断提高包装、修理的单价,使这个“幺儿企业”发展很快。1980年该厂净得利润12.4万元,1981年增至26.9万元,而该公司1981年的利润才14万元,“幺儿”的利润几乎为“老子”的两倍!
有的“幺儿企业”长期占用国家资金,搞无本生意,净得纯利。例如,成都市医药站于1980年7月由14个职工子女开办了一个独立核算的药械经营部。他们没用银行贷款,其门市部、仓库是由医药站腾出来的,药品、医药器械等商品全由医药站供给他们,销货后还本。去年他们得纯利33.6万元,平均每月占用医药站资金20多万元,不用付分文利息。
更有甚者,有的单位对“幺儿企业”不惜“输自己身上的血”,使其发展壮大。例如,重庆市医药公司于1978年11月把自己的一个门市部划出去,吸收了51名新工人,办了一个集体企业。本来它应以零售业务为主,但公司为了让它多赚钱,就把一部分批发业务也交给了它。这个集体企业,从成立到去年8月,不到三年,就得利润139.6万多元,其中零售的毛利只占36万多元。很明显,那100万元利润是从全民企业中挖出来的。“幺儿企业”赚钱后,拿出79万元大盖宿舍,平均每人达几十平方米。而市中区医药公司200多名老职工的住房问题仍未解决好,老职工对此意见很大。
这些单位对“幺儿企业”为什么如此宠爱呢?这些“幺儿企业”又为什么如此讨原单位的欢心呢?据说,这些“幺儿企业”依赖于原单位,他们赚了钱,无形中也就成了这些单位的一个“小金库”。有些“幺儿企业”为了揽生意,什么拉关系、请客送礼、接受违章报销,它都干;有的甚至对转手买卖、投机倒把等违法乱纪的事也肆无忌惮地干。当前各行各业都在积极为四化积财聚财,因此,认真整顿一下“幺儿企业”,实在很有必要。
罗茂城


查看完整版本: [-- 如此过宠“幺儿企业”对吗?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