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忆彭总二三事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82年04月 -> 忆彭总二三事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戎子和 1982-04-29 00:00

忆彭总二三事

第5版()
专栏:

忆彭总二三事
戎子和
我是在1938年3月初在山西晋南浮山县山交村认识彭德怀同志的。此后,我在太行区工作时经常和他有接触。在军事、党政、财经方面,我听过他多次讲话,得到很多的教益,同时,也曾受过他几次批评。他严于律己、持身俭朴、不徇私情、反对浪费的精神,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1941年到1942年,日本侵略者加紧对我晋冀鲁豫边区抗日根据地进行“扫荡”,推行“三光政策”和经济封锁,边区军民生活很艰苦。彭总提出“军民生产,厉行节约”克服困难的方针,他自己首先以身作则,带头执行。就在这期间,我看到北方局几位负责同志好久没有纸烟抽,就从边区税务局没收的几盒纸烟中,要了两盒送去。不几天,北方局召开工作会议,在会上,刘锡五同志(北方局组织部长)拿出一小包纸烟抽起来了,彭总看见了,问:“你这纸烟是从哪里来的?”刘说:“是戎子和送的。”彭总听后发了火,厉声批评了我。我听了他的批评,很悔恨。张友清同志(北方局宣传部长)见我难过,对锡五同志说:“好!这一下戎子和再也不会送烟给我们抽了。”
1940年2月底,抗日军政大学一部分学员从晋察冀边区转移到太行区。1941年后半年在校部驻地邢台县将军墓村举行五周年校庆,搭了一个简易的棚子,由学校剧团演了两次戏,并请了当地县、区、村干部和几位统战人士会了一次餐。事后,彭总认为多花了一些钱,在一次会上,当面提出了严肃的批评:“这次纪念会,是属铺张浪费。”到会的同志听了,为之肃然。
1942年5月,日本侵略者大举“扫荡”太行山我抗日根据地,彭总和一部分同志冲出重围后,集合了总部、野战政治部、北方局、太行区文救会等部分同志约100余人,从辽县十字岭一带转移到武乡东山一带,生活很苦。那时我也到了位于武乡的三军分区,得知彭总一行人马疲累,生活困苦,就动员专员邓肇祥、分区司令员鲁瑞林同志从各自机关养的猪中,送一头去慰问。肇祥同志同意了,鲁瑞林同志不敢送,说:“彭总的脾气我是知道的,如送去他不要,还要受责备。”专员见司令员不敢送,他也不送了。由此,可见彭总严于律己的精神和与人民同甘共苦的作风,在干部中的影响是何等的深刻了!
1942和1943两年,晋冀鲁豫边区大部分地区,遭受几十年未见的大旱。为了度过灾荒,党号召党、政、军和群众团体的干部和战士,每人每天节约3到4两粮食(16两1斤),军队每人由1斤半小米降到1斤4两,党政群干部每人由1斤4两小米降为1斤,并号召每人交干野菜100斤。部队后勤部门鉴于总部和一二九师几位领导同志体质明显下降,特提出给每人每月补助两斤肉,多给点面粉,少给点粗粮。这个提议被彭总知道了,立即找总后一位负责同志来,问明情况,并且指出:“度灾荒,要与人民同艰苦;我身体很好,不需要补助,如要照顾,只照顾一些伤残同志和病员,如蔡树藩同志等。”原来提出的那个办法,由于彭总不赞成,结果没有实行。
此外,还有一件令我难忘的事,是他的艰苦朴素的生活。一次,我到他住的房子里谈话,看到他同浦安修同志共用一条只剩下半截的洗脸毛巾,已经由白色变成灰褐色,且有三、四处窟窿,他却舍不得扔掉,还继续使用。
常听见有人说,小节无关重要,只要大节不损就行了。也常听人说“小节不拘,终累大德”。当然,我们看一个干部和党员的好坏,主要以大节为标准,但小节也不能不注意,有些同志常常因为不注意小节,日积月累,终致铸成大错。彭总的这些小事,永远铭刻在我的脑中,不能忘记!


查看完整版本: [-- 忆彭总二三事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