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工人张杰锋的遭遇说明了什么?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82年04月 -> 工人张杰锋的遭遇说明了什么?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姜惠林 卢廷明 白伟 1982-04-30 00:00

工人张杰锋的遭遇说明了什么?

第1版()
专栏:

工人张杰锋的遭遇说明了什么?
《工人日报》编者按:读了这篇报道,令人感到愤慨。在进行四化建设的今天,我们党多么需要有张杰锋这样一大批有作为、敢创新、勇于攀登技术高峰的人才啊!可是,某些企业的个别领导人,竟然如此刁难、歧视和压制工人中涌现出来的可贵人才,这是绝不能容忍的!
1981年8月,轻工业部委托江西省轻化厅,对南昌手表厂工人张杰锋发明的“擒纵叉复位精密冲裁新工艺”,进行了鉴定。
来自轻工业部和全国钟表行业的数十位专家、里手,对这项新工艺进行了严格的、科学的测试鉴定,结果表明:工艺先进,结构合理,稳定可靠,经济效果显著,工效比传统工艺提高十倍,废品率减少30%以上。新工艺将原来的六道工序变为一道工序,每加工10万只擒纵叉,可节约1,586个工时,节约机床3台。随着这项新工艺的逐步推广,它所发挥的经济效益,将越来越显著。专家们评价说:这一新工艺的研究成功,是我国手表技术上的一项重大突破,为今后机械手表工业的发展,开拓了新的途径。
然而,令人气愤的是,这样一位新工艺的发明者,对国家有重大贡献的工人,却遭到工厂个别领导人的百般歧视和刁难。
请看下列事实:
刁难
张杰锋今年四十三岁,1975年底调到南昌手表厂任模具工。进厂后,他看到厂里加工工艺落后,心里十分焦急,特别是手表的关键零件——擒纵叉的废品率竟达50%,更是急待解决。于是,他便开始了改革擒纵叉生产工艺的大胆尝试。他利用业余时间,设计绘制出60多张图纸,晒了5套蓝图,分别送给厂、车间有关领导及技术科,希望得到支持。不料,图纸在技术科一放半年多无人过问。他只好自己继续研究,车间一位新来的主任又给张杰锋设置重重障碍:不准操作工帮张杰锋加工零件,谁要是违反,就以干“私活”论处,并给张杰锋加重任务,使他没有时间搞科研;还把他正在加工的零件从机床上强行卸下来收走。
张杰锋没有办法,只好向当时主管生产的厂革委会副主任(后升为书记兼厂长)反映车间主任对他搞革新百般刁难的情况。这位领导反而指责他说:“你搞革新动机不纯,你是为了突出个人,表现自己!”
1978年10月,厂里的摆轮模具修不好,已经停产好几天。厂里一位领导人要张杰锋帮助修。这虽不是他的职责范围,但从生产出发,张杰锋还是愉快地接受了任务。他和另几个同志一起不仅修好了模具,而且还生产出1万多只零件,解救了厂里燃眉之急。全车间工人都围着张师傅赞不绝口。可是厂里那位动员张杰锋去修这副模子的领导人,还没听张杰锋汇报几句,就翻脸了,大发雷霆地说:“有什么值得骄傲的,霸王骄傲,死在乌江里,张飞骄傲,死在裁缝手下,你一个五级工还和三级工去比技术?……”
歧视
1979年11月,张杰锋在同志们的帮助下,克服种种困难,终于研制成功“擒纵叉复位精密冲裁新工艺”。这一新工艺交付生产使用后,立即显示出明显的优越性。但是,厂领导对这项成果却异常消极、冷漠,车间喜报写好,锣鼓借好,不知何故喜报没报成,工厂领导长时期既不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也拒绝省科研部门参观考查。江西省机械科学情报所所长曾专门带了技术干部来厂参观,他们找到厂办公室主任和技术科,一位办公室负责人却瞪着眼说瞎话:“这项工艺我们厂根本就没有用。”可是情报所长下车间后,发现新工艺早已在生产上使用,而且已冲出50万个擒纵叉零件。
张杰锋为了革新工艺,大干四化,在工厂里反而被人丑化得不象人。厂里一些身负领导职务的同志,不论大会小会,不管厂内厂外,讲话、作报告,以至在一些班组长会议上,总是要把张杰锋抬出来,丑化一通。什么“动机不纯”啦,什么想“成名成家”啦。去年11月,厂里的一位“老师”在给学员上课时,又对张杰锋嘲讽一番,说:“张杰锋连个压力中心都不会算……”,真是极尽歧视和挖苦之能事!
打击
去年12月,南昌手表厂召开首届职工代表大会,在党委书记兼厂长的总结报告中,点名表扬了18位同志,唯独没有张杰锋。当时,鉴定会刚开完不久,南昌市科委授予他科技成果一等奖。但工厂就是不承认他,不表扬他。
更使人气愤的是,江西省机械工程学会准备发展张杰锋为会员,给厂里寄去三份表格,一直未见答复。学会派人到工厂联系。一位工厂领导说:“你们的会员资格不是要工程师、技师吗?张杰锋既不是工程师,又不是技师,他有什么资格当会员?”学会的同志耐心解释:“他虽是工人,但有突出的科研成果,按规定可以入会。”这位厂领导竟胡搅蛮缠地回答:“我们厂1,600多个工人都很突出,你们都纳为会员吧!”以后江西省机械工程学会理事长决定再发三份表格交张杰锋本人填写,工厂不给盖章。理由是:“未经工厂研究,所以不盖。”这个学会有64名会员,只有张杰锋特别,他的表格上没有公章。人们不禁要问:象张杰锋这样一个先进人物,解决了生产上这么重大的关键问题,给工厂带来了这么大的经济效益和荣誉,为什么得不到工厂领导的支持,反而一再遭到冷落和压制呢?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 姜惠林
《工人日报》记者 卢廷明 白伟


查看完整版本: [-- 工人张杰锋的遭遇说明了什么?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