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刘建章怎样办合作社?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50年09月 -> 刘建章怎样办合作社?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林韦 1950-09-29 00:00

刘建章怎样办合作社?

第8版()
专栏:

  刘建章怎样办合作社?
林韦
毛主席在一九四二年底所著《经济问题与财政问题》一书中,有一段说:“地广人稀、小农经济占优势的边区,要贯彻政府的经济政策,组织与倡导人民发展经济,就必须依赖真正群众化的合作社起杠杆作用。因此南区合作社的道路,就是边区合作事业的道路;发展南区合作社运动,就是发展边区人民经济的重要工作之一。”这里所讲的南区合作社,其领导人就是老共产党员刘建章同志。
一九四七年春节毛主席到刘建章的村上去时,曾经对他说:“你们为群众办了很多事情,你们办得很对,以后还应该更多的为群众办事。”
刘建章时刻牢记在心上的,就是要更多的为群众办事。凡是能帮助群众减少困难、增加收入的事,不管别人别社办过没有,他都尽力去办。一九三六年南区合作社创始时,只是以群众凑集的少数股金办一些消费事业,供人民以布匹、火柴之类的必需品,使人民省去跑路的工夫,卖得也较市上便宜些。一九三八年以后,他们的合作社进而组织群众运输、生产、办理信用业务。生产组织,有油坊、粉坊,一九四一年以后更有纺织厂(组织妇女纺织)、织袜厂、口袋厂等(消费业务除卖杂货外,更有药社、货栈、骡马店等出现)。这些生产组织虽然还不是生产者本身的合作事业,而是合股的雇佣企业性质;但却在吸收农村游资、发展手工业生产上起过相当作用。同时解决了若干失业工人与干部家属的职业和生活问题。在当时当地是有利无害的,切合需要的。运输方面,从沟门上一百多头牲口的运输队,发展到一九四三年的延安全县运输大队。人员一百八十七人,驮骡七百二十头(折合数),成为强大的运输力量。同年在沟门上成立信用合作社,以二千七百万元的股金历年放款达三亿元以上。以后蟠龙等地也仿办五处。毛主席在总结南区合作社的特点时,第一条就是“冲破了合作社的教条主义、公式主义,不拘守成规。”“以消费合作社开始;但它的事业,却发展到南区全体人民经济生活的各方面。”
刘建章领导的合作社,一方面为人民谋利益,一方面也是协助政府完成财政经济工作任务的有力机构。它把贯彻政府财政经济政策与谋取人民当前利益紧密结合起来。办法是把人民对政府应缴纳的负担变成群众的股金入到合作社,由合作社经过周转取得利润后,代群众出负担。一九四一年以后的包运公盐与包交公粮,是最出色的例子。延安群众分散地各自到盐池去运盐交公,来回一趟一个月,只能驮一百五十斤。加上牲口的伤亡生病与路费,运一千五百万斤盐是消耗很大又难完成的。这时,南区合作社把应交政府的盐数折成价,让群众交钱或交其他要卖的物品给合作社,作为群众的股金,由合作社包运。运来盐卖出获利,替群众交公盐。包交公粮也是如此。一九四二年开展大生产运动时,农民怕多打粮要多负担,情绪不高。合作社便让群众按上年公粮数交与合作社(也可用他物折交),将来公粮如有增加,合作社负责。如有减少,多收之数还给群众。同时将群众预交公粮即作为群众的股金。这样,合作社固定了群众的负担,使生产积极性提高了。有的并愿预交二年公粮。此外,教育费、哨站费、有奖储蓄券等,都采取了这种办法。既省去政府个别收费之烦,也使群众将来可以增加收入。政府组织移民与救济难民中,合作社贷款、借牲口给移民、难民使用,也起了贯彻政策的作用。对这些做法,毛主席在总结中说:“它以公私两利的方针,作为沟通政府与人民经济的桥梁。”“使政府、合作社及人民三者公与私的利益,个体与集体的利益,密切的结合起来。”依照毛主席指示的这一精神,刘建章在一九四七年三月以后的战争期间,曾组织包运军火、包送兵差、救灾等各种业务,获得不少成绩。
为着把群众微薄的经济力量组织成为强大的经济力量,他们创造了多种多样的办法。上述在承办专门业务中扩大群众股金,是被广泛采用着的办法。除去各种生产入股与负担入股之外,一九四四年并创办了学生伙食供给入股。合作社为兴办一个小学,让每一学生每年入米一石,办教育合作社,以经营利润作为学生与学校一切开支之用。三年后即完全公费。这一办法,以后又发展到半工半读的合作职业中学。其次,是在储蓄性业务中扩大股金。其中包括养老扶幼信任入股(孤寡残废者入一定股金,由合作社按月供给衣食),放款入股(借信用社一万元,可顶一千元股金),存款入股(利息百分之五作股金),有奖储蓄与公债入股,金银首饰入股等。再次,是在交易中扩大股金。群众向合作社买犁、铧等农具时,将所付货款中超过合作社购入价格的部分作为买者的股金。有的农妇到合作社买棉无钱,即借给她几斤,织了布卖给社,除了偿还原借,其余作股金,并继续拿花去纺织。还有卖针入股办法:第一年按市价卖,第二年按三分之二,第三年按半价。买者三年所付针价均作为自己股金,三年后即可每人每年配针一小包(二十五根、够一年用),不再要钱。可惜到第三年正值胡匪进攻,将要配给的针埋锈了。
因为这合作社真能给大家办事,所以经过两次大灾难都没垮。一九四二年大水冲去大部资产,一九四五年物价暴跌,大量抽股亏损,都不久就恢复旧观。但在一九四七年战争时期再次损失全部资产百分之九十四以后,因刘建章和其他有经验干部全部在外工作(有的担任了省级合作领导干部),至今元气还未恢复。但刘建章相信,现在环境与物价已稳,只要将来有人好好干,一定还会干起来的。
刘建章因为长年地苦苦工作,现在害着脑病,一时不易全好。但他仍在担任延安专区合作社的指导任务。并使该区合作社业务由过去的单纯办消费进到收购猪鬃、皮毛、肠衣等,转天津出口;收购盐、碱、桃杏仁等向南运销。给陕北人民找出更多生产之道。从前这些物资大半赖私商收购,收价太小,农民吃亏,故多不愿生产。延区合作社适当提高价格,产量便逐渐增大。去年茹核(药材)只收四千斤(私商占一半),今年即收二十万斤(私商占十一万斤)。光这一项挣米三十万斤,换回棉花,解决了两万人的穿衣问题。
谈到他办合作社的经验时,刘建章强调提出几点。一是有供有销,不拘泥于一种或几种业务。二是民主作风,遇事征求群众意见,办有益群众的事,用事实去说服群众。三、组织形式不必拘泥。如监事会不起作用,就不必硬设。把理事会弄好就行。四、必须有一批有能力、懂政策、肯为群众办事的干部和积极分子。现在不够,应该赶快培养。往外调干部要照顾地方情况。五、国家对合作社应该多给点照顾,不要让个别合作社吃亏。(附图片)


查看完整版本: [-- 刘建章怎样办合作社?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