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问题与答复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50年09月 -> 问题与答复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1950-09-29 00:00

问题与答复

第9版()
专栏:

  问题与答复
问:什么叫做“头寸”?其“松”“紧”的意义及其对于利率与物价的影响如何?(庄俊等提)
答:“头寸”,也叫做“银根”,就整个市场来说,是表示市场通货、信用的供给量与市场交易量的相对关系。当通货与信用供给量超过市场交易需要的时候,作为交易支付手段的通货与信用感到太多,我们便说“头寸松”或“银根松”;反之,当通货与信用供给量少于市场交易需要的时候,作为交易支付手段的通货与信用感到不够,我们便说“头寸紧”或“银根紧”。“紧”与“松”都是相对的。
由此,我们便知道影响头寸紧松的因素,可分两方面:一是通货与信用数量的扩张或紧缩,二是市场交易量的增加或减少。通货、信用的扩张与市场交易量的减少是使头寸松弛的原因,通货、信用紧缩与市场交易量增加则是使头寸紧敛的原因,如果两个“松”的原因同时存在,便会使头寸奇松,如果两个“紧”的原因同时存在,便会使头寸奇紧,“松”与“紧”的原因并存时,头寸的态度便决定于比较占优势的那一个因素,如果“松”与“紧”的因素力量接近相等时,则头寸状态大体不变。
头寸状态变动之后,首先受到影响的是利率,其次便是物价,虽然影响利率物价的不止是头寸,但就短期而论,其影响却较大,兹分四方面来说:
第一,如果头寸因通货信用膨胀或此一因素占优势而呈松弛状态,则到一定程度时,利率便会下跌,加上别的助买因素的作用,物价便会上涨,结果使同一交易量所需的支付手段增加,便可减弱头寸的松势。同时利率因受物价上升的影响,也会渐渐提高,使市场信用渐渐紧缩。但此时利率的上升率不及物价上涨之甚,因此借钱存货仍旧有利可图。当物价涨至某一水平后,如果通货与信用数量不续增,头寸的供求便可稳定于此一新的物价水平,物价涨势至此也应该停止。但是假如促使通货膨胀的因素此时仍旧存在,则这种稳定又可因新通货的出现而被推翻,于是头寸再松,物价再涨,如此继续发展下去,经济必趋崩溃,国民党反动统治下伪法币与金元券的崩溃过程,就是最好的例子。
第二,如果头寸因市场交易量减少或此一因素占优势而渐松弛,利率便不一定下跌,有时还可能上涨,物价也不一定上升,有时还可能下降。因为这种现象,往往是由于淡月到来、产品滞销、资金没有出路或虽有出路而风险太大等因素而形成。基于投资者与消费者对商品的需要减少,故头寸虽松,物价仍疲;基于放款风险大,私营银钱业便不敢降低利率,扩大信用。举最近的例来说,今年财经统一之后,币值趋稳,市场的虚假购买力消失,商品滞销,一部分私营工商业家对政府政策有误解,对前途失去信心,所以三、四月间私营行庄的存款虽然增加了一些,却不敢放手放出,市场虽然还有些游资,物价却涨不起来。
第三,若头寸因通货、信用收缩或此一因素占优势而趋紧,到一定程度时,利息便逐渐提高,配合其他助卖因素,物价便下跌,结果使同一交易量所需的支付手段减少,头寸的紧势便会逐渐减煞。且利率因受物价影响,也会渐渐下降,使市场信用趋松。但此时利率的下降率不及物价下降率之大,所以卖货存钱,仍有利可图,等物价再跌至某一水平后,使头寸的供求达到平衡,物价也应停止跌势。但通货与信用紧缩的因素若再起作用,则此一稳定也是暂时的。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危机时的情景,正是如此。
第四,若头寸因市场交易量增加或此一因素占优势而趋紧,便可分两种情况来说:(一)交易量的增加是由于商品供给量的增加,则通货与信用量若不增加,到一定程度后,这种商品的价格便会下跌。假使生产这种商品的产业是国计民生所必需的,政府便应该用收购或其他方式,增加通货与信用的供给,维持该商品的价格及其与其他商品的价比,人民政府于农产品上市时之大力收购,其用意之一,便在这里。由此,我们也可看出:如果一国的经济发达,生产增加,从长期看,即使通货逐渐增加,物价也不会等比例提高的。去年内东北物价的上涨极微而通货增加较多,便是有力的证明。(二)交易量的增加系由于投资者与消费者的竞购,像国民党反动统治崩溃前夕市场的抢购运动一样,则通货不增,物价也不会跌,只觉得头寸紧,若通货再增,物价便涨得更凶,头寸仍旧紧。通货恶性膨胀时市场常觉头寸紧,原因便在这里。
至于就个别行庄来说,头寸即指可用的款项,譬如说“匡头寸”,即指预计可用的头寸,“缺头寸”即指缺乏可用的款项,意义较简单,于此仅附带说明一下。


查看完整版本: [-- 问题与答复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