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拆不散的互助组 —劳动模范陈廷山领导的互助组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50年09月 -> 拆不散的互助组 —劳动模范陈廷山领导的互助组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1950-09-30 00:00

拆不散的互助组 —劳动模范陈廷山领导的互助组

第7版()
专栏:

  拆不散的互助组
—劳动模范陈廷山领导的互助组
多想办法,多和组员商量,多打粮食,并且照顾副业,庄稼人就愿意互助起来了。
陈廷山的互助组,是由六户农家、在一九四七年组织起来的。第一年,每个劳动力平均打粮七石;今年发展到十一户,预计平均每人可打粮二十五石。
陈廷山互助组的事迹传遍了辽东省,传遍了东北区,成为互助组的旗帜。
陈廷山互助组增产粮食为什么这样快?陈廷山说:“增产方法要多样,抓住肥的(主要的)不放松。”
他们组里多是涝洼地,十年九不收,垅小沟浅,见水就淹。陈廷山研究了情况,想出了办法,领导大家,把三垅改成两垅,挖了二十一条排水沟。原来五、六斗产量的地,经过改良,一亩地多打了一石二。耕地年年多上粪,春耕用大铧、硬牲口,往年二铲二趟改成二铲三趟,增加了土地抗旱、抗涝和肥力。
一九四九年初,陈廷山到省里开劳动模范大会,听了首长关于种水田多打粮的报告,心里好像开了个窃。回到村里,他便把全组的劳动力和现有的地亩仔细算了一下,估计地亩不够种。他便和组员商量开水草甸子(沼地)种稻子。他村这水草甸子是伪满的开拓团开的,因排水不好不打粮食,就给荒了。甸里草根树根多,普通犁杖开不动。陈廷山想出把犁辕上装上一把犁刀,耕时犁刀先把草根割开,这样犁杖就能用了。水田开出了十亩,但不会种稻技术。第一次把三百多斤稻种生坏了。有人讽刺他们说:“大米饭不容易吃啊!”陈廷山并不灰心,去找附近种水稻的朝鲜农民学习。第二次就种的很好。可是又有问题,水田水不够用,这时陈廷山又领导组员挖沟,把绕着村的三股水合引到水田去。结果十亩水田,收了二十四石粳。村里别的小组也都学他们开垦水甸了。去年冬天,陈廷山第二次参加省劳模会,讨论到提高互助组问题。他回乡后,在区、村各种会议上,都宣传了组织起来的好处,并介绍了经验。今年春天,他领导的互助组增加了三户,并更加注意技术改良。播种前,进行了精细的选种。播种时用王铜消毒,用血粉拌种。同时又采用了省府奖给他们的开荒犁、除草机、水田除草器等新农具。自己又买了一台熊岳?耙,和一架小洋犁,大大节省了劳动力。
陈廷山互助组里做出这些成绩,组员们都说是陈组长领导的好。他介绍自己领导经验时这样说:互助组好,就是难搞;要想搞好互助组,当组长光说漂亮话不行,总得想出办法来多打粮食。
当组长不能像烟袋——一头热(自私自利)。譬如铲地,组员都想给自己先铲,组长就该先说话,自己铲后。作一个谦让的样子,再让大家讨论。当组长的不分工,大家分工有尊有让。这就叫“肉肥汤也肥,谁也不吃亏”。
当组长要会打算,怎样才能省工?省出劳动力怎么办?能省工,能给劳力找着出路,组员干的才能有劲。所以分工就要有计划,看地多少,远近,好不好耕种,什么庄稼,然后再根据劳力的强弱,有无经验,把老头小孩也配搭上。我们组总是好天铲旱田,下雨给稻田拔草、挖涝地排水沟、或修小田坝。去年全组从春耕到秋收就八月节歇了一天,组员还都高兴的说“不累”,越干越有劲。
当组长要经常了解组员思想,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我们组刘云增是个硬实小伙子。两口人土改分了六亩地,一条牛,组里都欠他的工,老刘觉着在互助组“好像给人家扛活”。可是没有开口,陈廷山发现他这种思想后,就在小组会上提出来,大家商量结果把去年开的荒地给他二亩半,下欠的工,大家再开三亩荒还老刘。这样老刘干的就更带劲了。组里陈兰华的牛工价比一般的工价低了。陈兰华不吭声把牛牵回家,不给别人使了。这时,陈廷山就领导大家商量,给他增加了牛工价。
陈廷山说:光这样还不行。当组长的还要当“妇女会长”。就是组员家的妇女情况也得了解、组织她们搞副业。要不,有的会扯腿。村里去年养鸡、养猪、编草帽、拉脚和打柴共收入六千零三十六万元(东北币),占农产收入的百分之二十。
陈廷山互助组是有事大家商量,同意才办;不同意再商量。四年的经验,组员都看出个人利益和全组利益一致,再不计较个人的小利害。他们做出很好的成绩,但并不骄傲。常常和别的互助组交流经验。还帮助单干户解决困难。这样,逐渐吸引了单干户参加或组织起互助组来。
陈廷山说:“庄稼人不用问,多打粮食就高兴。一样干活,小组多收成。这样的互助组拆也拆不散。”


查看完整版本: [-- 拆不散的互助组 —劳动模范陈廷山领导的互助组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