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敢于打破偏见的人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82年05月 -> 敢于打破偏见的人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王楚 张平力 1982-05-31 00:00

敢于打破偏见的人

第2版()
专栏:

敢于打破偏见的人
本报记者 王楚 张平力
北京市建筑机械修造厂党委书记布伟,是个敢于打破偏见的人,在一次厂党委会上,他提出:让我做检验科长刘兴剑同志的入党介绍人。有人私下议论:布伟冒傻气了。介绍谁入党不行,偏偏介绍个“汉奸”?但是厂党委同意了布伟做刘兴剑的介绍人。
刘兴剑是从工人提拔起来的老工程师,1965年,是他领导了当时国内吨位最大的建筑用塔吊的试制工作,有事业心,早有入党要求,在工程技术人员中有一定威信。可是“文化大革命”中,一顶“汉奸”的帽子压了他十年。虽说“汉奸”的罪名不能成立,现在已平了反,可是要入党,谁敢介绍呢?有人找到布伟家里,劝布伟不要当刘兴剑的入党介绍人。然而布伟却处之泰然。他反复想过了:林彪、“四人帮”折腾了这么多年,党和广大知识分子之间起了一道无形的墙。这面墙不倒,四化难搞。我介绍刘兴剑入党,就是为了拆“墙”。你们谁说我也不改变。我要尽心尽责地做这个入党介绍人!
1980年,刘兴剑入党了。这件事使全厂的技术人员受到了很大震动。他们真正相信了:我们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是党的事业的一部分。这一年,北京市建筑机械修造厂在厂和车间两级领导班子中都配备了技术人员,推广了全面质量管理的先进经验,新产品设计工作也开展起来了。这里的技术人员虽然不多,可是各得其所,有干劲,作用还不小。
五十年代初,布伟放下枪杆走入工业战线,至今已有二十多年了。如今,他常常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我们这一代人为人民共和国的建设打过地基,可是这座大厦要往高处去,要想办法搭梯子让年轻人上。1980年6月,他和党委的同志们商量,要把毕业于清华大学的主任工程师、四十一岁的陆道洽提为厂长。
消息传开,顿时引来一大堆意见。那几天,布伟不管手头有多紧的事,只要你来谈关于陆道洽能否当厂长的意见,他就优先接待。有人来说:你布伟一身兼两职,是历史形成的,是安定团结的需要,你不能把厂长让出来。布伟就说:“那段历史过去了。今天要搞四化,陆道洽当厂长会比我强,我有责任让出来!”有人来说:陆道洽太“嫩”,担不起厂长的担子。从主任工程师直接提厂长太快了。布伟就说:“你怎么老说人家‘嫩’?十年没能提一个年轻人当领导,‘嫩’的都搁‘老’了,快什么呢?”不久,上级党委批准了北京市建筑机械修造厂党委的提名,任命陆道洽为副厂长。
陆道洽上任后,布伟推着陆道洽上前挑担子,事实证明陆道洽是胜任厂长职务的。去年4月,上级党委任命他为北京市建筑机械修造厂厂长。
布伟和记者交谈,有些话讲得挺有意思。他说:“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发展得快,但已发现的人才却比较少。这是一个很大的矛盾。要保证我们的事业有源源不绝的动力,一方面要舍得下本去发展教育事业,从根本上解决人才缺乏的问题;另一方面,也是最重要的,就是要想方设法去发掘、利用已有的人才资源,做好工程技术人员的管理、使用、提高,还有交流、流动等等一些工作。在这方面,我们有许多问题不懂,可是开路、搭桥的事却能干。我们有责任呵!”


查看完整版本: [-- 敢于打破偏见的人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