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有趣的觅踪行军〔中篇小说选载〕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82年05月 -> 有趣的觅踪行军〔中篇小说选载〕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袁静 秦文虎 1982-05-31 00:00

有趣的觅踪行军〔中篇小说选载〕

第7版()
专栏:

有趣的觅踪行军〔中篇小说选载〕
袁静 秦文虎
星期天的清晨,霞光灿灿,微风习习,天空洁净而透明。
校园里,初一2班、3班的同学站成整齐的队伍,打着少先队旗,带着捕虫网、玻璃瓶、昆虫展翅板、标本夹、采集箱等工具,挎着水壶和干粮袋,正整装待发。刘珊、郭翔二位老师也参加了。
刘珊老师还穿着平常的衣服,只是换了一双球鞋,一条洁白的纱巾拢住她的黑发。她背着书包,胸前飘着红领巾,映着红润的面颊、烁亮的眼睛,和同学们说说笑笑,活象是他们的知心大姐姐。她为了调动起孩子们的积极性,这次少先队活动,完全由孩子们自己提方案,自己准备,自己指挥,她一点也不包办代替;可是,孩子们还是把她当成可以信赖的主心骨。
这次活动事先做了充分准备。新队委小涛出了许多新鲜点子,使这次探索生物秘密的活动更适合孩子的口味,带着点探险性、新奇性、知识性和神秘性。活动的方案稍稍透露一点儿,就引起同学们极大的兴趣和兴奋。好多孩子,头一天晚上就在家长帮助下做准备,他们在床上翻来复去象烙饼一样,睡不踏实,一大清早就起来了。
身强力壮,比别的孩子高半头的中队长杜皓,站在队伍前面,郑重地宣布:
“今天,我们举行一次‘探索生物的秘密’中队活动,这是同学们盼望已久的。总指挥是黄海涛同学。现在请他给大家提点要求。”
妈妈郭翔看见小涛从队伍里一个箭步,跳上指挥台。这个小家伙穿一身绿色的制服,扎着皮带,肩挎水壶、背包,腰带上系着绳子、小刀、指南针、小铲,胸前还挂着个儿童望远镜。这一副雄赳赳、气昂昂的小英雄气概,使当妈妈的心里比吃了蜜还甜,不禁暗自赞赏道:“好小子,真象是他爸爸拓了个影儿!”
小涛一手叉腰,一手比划,兴致勃勃,精神抖擞,操着响亮的童音说:“同学们,今天的活动,不同于往常!要赛一赛:四个小队看谁先到达
‘大本营’,看哪个小队的胜利品最多。”
他挺一挺胸,挥着手,带着鼓动劲儿,接着说:“我们要象解放军和老一辈革命家那样,遵守纪律、服从指挥、团结互助、不怕牺牲;要象科学家那样,开动脑筋,克服困难。”
讲到这儿,他那细长的眼睛扫了大家一眼,微微地笑着,显出两个酒窝儿,活泼地说:
“行军的路线和‘大本营’的所在地,连我这个总指挥也不知道。(全场活跃)我们要靠自己的聪明才智,达到目的。现在,各小队向第一号指令里发布的地点出发!”
说罢,他跳下指挥台,走进第一小队。
四个小队的队长都站在各自的队伍前面,宣读他们刚刚接到的第一号指令。
第一小队的队长是小飞。他手里拿着一个纸条,朗读着:“一小队的第一站是庆和街北口。第二站的地点现在不宣布,要你们到庆和街路西往南数第三棵白蜡树那儿去找。”
同学们感到十分新奇和有趣,窃窃私语地议论:“真够意思!”“太好玩了!”“哎哟,这么神秘,还得费点脑子呢!”只听到小飞一声口令:
“一小队全体立正!出发!”
四个小队都按照各自的路线,出发了。
郭翔老师和两个学生,骑着自行车,带着指挥部红旗打前站,也出发了。
大街的两旁,是挺拔的白杨树,一眼望不到头。翠绿的叶面上好象打了蜡,在太阳的照耀下,光闪闪的。一阵小风吹过,叶子哗哗地响,好象在唱歌,欢送这支出征的队伍。路上的行人不时投来好奇的、欣赏的、羡慕的目光。
他们来到庆和街北口。
小飞兴冲冲地要来小涛的指南针,找了找方向,又拿着纸条念起来:“庆和街路西往南数第三棵白蜡树……”
同学们都围着小队长。小老头王守礼直嘬牙花子:“哎呀,怎么办呢?白蜡树是什么样儿?我从来没听说过,你们谁知道?”
“我们不认得呀!”许多同学为难地说。
小鹿露腿快,挨棵看,忽然惊喜地叫起来:
“我找到了,这个树干挺白的,准是白蜡树!”大伙儿都高兴地围上去。小涛只看一眼就把她驳了:
“得了吧,这哪是白蜡树,连白杨都不认得。”
小涛接着往下察看着说:
“这是槐树,这棵是法国梧桐。嗳,这棵就是白蜡树!你们看,它开白花,可以放养白蜡虫。”他拍拍树干:“它的木质很结实,可以做铁锨把儿。”
站在旁边的刘珊老师笑嘻嘻地朝着小涛点点头。王守礼大为惊异,扶扶他的小眼镜,佩服地说:“哎呀,黄海涛,你可真有学问啊!”
小飞为他的小伙伴吹开了:“咱们的总指挥可不简单呀!”他拍拍小涛,“肚子里尽玩艺儿!”
“得了,别打哈哈了。”小涛打了他一拳,“自然界的秘密,学问可大了,我算老几!”
小队长拍着白蜡树,笑嘻嘻地说:“这是第一棵,咱们往下数吧。这棵不是,这棵也不是。嗳,这算是第二棵……”
鹿露在前边叫起来了:“这儿啦,第三棵白蜡树我找着了。这回我可认得你了。”
同学们一窝蜂地拥上前去。好容易找着了第三棵白蜡树,可是哪里有什么第二号指令?大家都来给白蜡树“相面”,有的昂起头往树上看,有的低下头在地上找,什么也没有找着。
这可坏了!找不到第二号指令就不知道“大本营”在哪儿,怎么到“大本营”呀?
杜皓比这些同学大一岁,他仔仔细细在树干四周寻找。忽然他眼睛瞪圆了,大声说:“看,这儿有个记号!”
大家赶紧围拢来看。树干上用粉笔画着一个①的记号,底下连着一个朝下的箭头。
孩子们都睁着乌黑的眼睛,开动脑筋,琢磨这个记号是什么意思。梳着“卓娅头”的林小萍忽然叫起来:“我明白了,圈里的‘一’是说我们一小队……”
快嘴小飞抢着说:“箭头向下指,一定是叫我们在树根底下去找。”
“刨刨看。”杜皓说。
带铲子的动手刨起来。王守礼的爸爸平素总不带他出来玩,也不愿意让他参加活动,所以他一出来,就好象圈着的小鸡撒出了笼,特别欢实。他刨的动作很快,恨不得一铲挖出个指令来。刨着刨着,刨出根竹管,他拿起竹管一看,随手就扔了。鹿露提醒他:“小老头,别死心眼儿,往竹管里找找。”
王守礼拣回竹管,在手心里磕磕,没想到一个小纸卷掉在手心上。他乐得蹦起来:“队长,快看看,准是这个!”
小飞连忙接过来,打开一看,朗声念道:
“一小队第二站集合地点,要去问‘霓虹灯下的哨兵’”
老实巴交的王守礼又做瘪子了:“哎呀,我的妈呀,可难死人了!到哪儿去找‘霓虹灯下的哨兵’呀?”
孩子们有的低头苦苦思索,有的向四面八方望着。这是个十字街头,对面把角有个百货商店,旁边是个交通岗楼。大个头杜皓看见商店招牌的四周,围着玻璃管儿,心里一动,点着招牌自言自语地说:“霓虹灯,这不就是霓虹灯吗?”
机灵的小鹿露拍着手大叫起来:“哦,我知道喽,我知道喽!”说着拔起腿,直奔交通岗楼而去。有的同学脑子转过弯来了,有的还没明白,连没明白的也都跟着,呼噜呼噜地穿过马路,围住岗楼。只见戴着白色遮阳帽的快腿小鹿露给岗楼里的民警敬了个少先队礼。扬着头,用好听的、银铃般的嗓音调皮地问道:“请问,‘霓虹灯下的哨兵’叔叔,请您把一小队第二站集合地点告诉我们,可以吗?”
“哨兵叔叔”规规矩矩地给鹿露还了个礼,心里好笑,脸上却忍住笑,说:
“小同志,你们的联络员早就把第二站集合地点放在我这儿了。喏,这是他让我转交给你们的信,请你们自己去看吧!”
鹿露欢喜不尽,从岗楼窗口接过一个封着口的白信封,连忙说:“‘哨兵叔叔’,谢谢您!”马上把信递给小飞:“快看看吧,这一下可找着地点了!”
平常小飞象个小张飞,莽里莽撞,急急猴猴;可是,他参加这次活动,又当了小队长,当然要象张飞那样“粗中有细”了。他不管大伙有多么着急,也不听那些一迭连声的催促,首先把那封信冲着太阳照照,看出叠着的信在什么位置上,然后才小心地撕开信封,唯恐把里面的信纸扯破。孩子们个个伸长脖子,脑袋聚拢在一起,都想快点知道集合地点在哪儿。
小飞展开叠了两折的信纸,万万想不到却是一张白纸。小飞正反都看了,两面一个字也没有。
“唉!”孩子们不约而同地一声长吁,都傻眼了。大伙七嘴八舌地叫起来:
“怎么回事儿呀?”
“折腾半天,一个字儿也没有!”
“坏了,耽搁得时间长了,非输不行!”
“会不会联络员糊涂了,装错了信封?那我们可挨涮了!”
“问问小诸葛——咱们的总指挥吧!”
大家的眼光都转到小涛的脸上。
可是小涛拿来那张白纸,也直愣神,挠着头皮,苦苦地思索:“哎呀,这个谜好难破呀!”
站在旁边的刘老师说了一句好象不相干的话:“在我们生活里,表面现象常常掩盖事物的本质。”
小涛嘴里叨念着老师的话:“表面现象:这是一张白纸,它当真是一张白纸吗?哦,我想起来了,它会不会是一封密写的信呢?”
同学们都蹦起来:“准是密信!”“没错!”“拿到密信怎么办呢?”
小涛说:“这封信不知道是用什么写的。如果是用白矾写的,把纸用水一浸湿,字就显出来了;如果是用盐水写的,就得搁在火上烤……”
王守礼抢着说:“我这儿有水。”他把身上背的水壶摘下来。鹿露一把夺了过来:“给我!”
她把壶里的水倒进小杯里,含了一口,一手举着那张白纸,拿出在家里喷衣服的本领,轻轻一喷,细细的、象雾似的水点落在纸上。纸上立即显出一行字。
大家异口同声地念起来:上午九点前,到南郊青龙潭集合。
小飞急忙问刘珊:“老师,现在几点啦?”刘珊看看手腕上的表:“八点十九分。”
“哎呀,够呛!”小队长发出命令:“马上出发。快!”
同学们知道:青龙潭在郊区,离这里还有一段路程。哪个小队都想争第一啊,心里火烧火燎,不用队长下命令,大家都扑登扑登跑了起来。
他们到了郊区,空气特别新鲜,视野特别开阔,使人精神振奋;但是,心急的孩子们,无心观赏风景,也不敢停下脚步,只是跑一阵走一阵,走一阵跑一阵。这样,来到一条河边。
河的两岸都是乱石滩,还有河蚌。小涛一眼看到一个漂亮的贝壳,弯腰拾起来装进口袋。那河水虽然不宽,但看起来是很深的。成群结队的小草鱼在河里不慌不忙地游着。沿着河有一条大路,路边是齐齐整整的钻天杨,特别漂亮。
小飞望着河上的一根独木桥作难了,问杜皓说:“中队长,咱们怎么走哇?从大路走,得绕出二里地;要是过独木桥从小路走,又太危险,怎么办?”
杜皓问刘珊:“老师,现在几点啦?”
“现在是八点四十二分。”
“同学们一听都着急了。小涛一手叉腰,一手比划着,提高嗓门说:“同学们,想一想吧。假如红军过草地会挑哪一条道?为了争取胜利,小独木桥算什么?没桥也得过呀!”
“对!”小飞抢着说,“就过独木桥。要图平稳可就背上大乌龟啦!”
王守礼哭丧着脸:“只有一根木头,怎么过呀?要是掉到河里,我可不会游泳……”
有些女同学也面露难色:“我们也不会游泳呀!”
刘珊老师启发地说:“我们要夺取胜利,又要注意安全。有没有两全其美的办法呢?”
“有了,”杜皓想出了个主意,“我们可以用竹竿搭起一个临时的栏杆,让不会游泳的同学扶着栏杆过。”
小涛又补充说:“咱们还可以两个强的保一个弱的,出不了错。”
同学们一阵欢呼:“好好好,就这么着!”
于是,两个同学站到独木桥两侧,举着一根长竹竿。女同学和小老头夹在小涛、小飞、杜皓等男同学中间,扶着“栏杆”,安全地通过了独木桥。
一过了桥,同学们不等下命令,都自动地向青龙潭方向,飞也似地跑起来。
〔选自即将发表的中篇小说《金钥匙》〕


查看完整版本: [-- 有趣的觅踪行军〔中篇小说选载〕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