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刘庄大队党支部是怎样带领群众集体致富的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82年06月 -> 刘庄大队党支部是怎样带领群众集体致富的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1982-06-30 00:00

刘庄大队党支部是怎样带领群众集体致富的

第3版()
专栏:

刘庄大队党支部是怎样带领群众集体致富的
河南省委政研室、组织部、省农委
新乡地委、新乡县委组织部调查组
河南省新乡县七里营公社刘庄大队,地处豫北平原的黄河故道。全大队有1,904亩耕地,207户,1,230口人,580个整半劳力。大队设党支部,有党员68人。
解放前,这里是一片盐碱沙荒。“方圆十里乡,最穷数刘庄”。解放后,大队党支部带领群众,排除各种干扰,抓住生产建设不放,在社会主义道路上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进。五十年代,这个队成了全国农业战线的先进单位之一;党的三中全会后,刘庄经济建设的速度更快了,总产值三年翻了一番,每人平均年收入超过1,000美元,达到了“小康水平”。
刘庄的面貌之所以变化得这么快,关键是这里有一个坚强的党支部。大队党支部把发展生产,改善群众生活,作为做好支部工作的重要标志,发动党员、群众坚韧不拔地为这个目的共同努力。他们的主要经验是:
一、党支部有一个明确的工作重点和奋斗目标,坚持从实际出发,正确地贯彻执行党的方针政策。
多年来,刘庄大队支部从学习党的纲领和斗争实践中体会到:我们党领导群众闹革命、搞建设,根本目的不仅在于消灭剥削制度,而且要发展生产,改善群众生活。生产建设搞不上去,就谈不上最终实现共产主义。他们依照这种信念,带领群众抓住生产建设不放。十年动乱期间,刘庄党支部的这种积极性受到了很大的压抑。粉碎“四人帮”后,特别是三中全会以来,刘庄党支部和社员群众的思想得到了解放,对党中央关于加快发展农业的一系列方针政策,感到格外“称心”。他们反复学习中央两个农业文件,并联系本队实际,着重进行了两项改革:第一项是建立健全农业生产责任制。当时有的地方提出“大包干的形式最好”。刘庄党支部没有匆忙作出决定,而是让党员、群众从分析本队生产力状况开始,对各种形式的生产责任制进行对比选择。他们分析了刘庄的几个特点:一是集体经济雄厚,工副业、多种经营生产项目多,机械化能力强,这种比较先进的生产力水平和综合经营的生产规模,不宜再分散,而适宜统一经营;二是经过多年的摸索,有了较好的劳动组合和管理办法,干部具有组织集体生产的能力,廉洁奉公,受到群众的信赖;三是群众从集体分配的收入较多,对现有的管理办法比较满意。同时对原来“超产评奖”制度中的某些平均主义因素提出了改进意见。在党内统一思想,群众充分讨论的基础上,根据各业的生产特点,建立了6个专业、12个生产单位,普遍实行了“统一经营、专业生产、分工协作、奖罚联产”的生产责任制。第二项是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广开生产门路。他们进一步冲破了单一经营的框框,试行了农工商综合经营,扩大了造纸等队办工业,放手发展畜牧业,建立了食品加工厂,办起了商店和营业食堂,初步实行了产、供、销一条龙。随着这两项改革措施的实施,刘庄三年迈出了三大步,集体经济总收入由1978年的126万元,增加到1981年的252万元。平均每年递增26.1%。人均集体分配三年平均递增26.3%;向国家贡献粮棉油统算折粮,三年平均递增4.8%;集体公共积累三年平均递增11.2%。三中全会以来的发展速度,是建国以来从未有过的。
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刘庄大队在斗争中不断前进的一条重要经验。他们把这条经验称作“遇事要有个主心骨,不能随风跑”。
1956年建立高级社时,一些同志认为高级社规模越大越好,要把7个自然村的一二十个初级社合并在一起。党支部书记史来贺同志与刘庄社员商量,认为大社不好管理,决定将刘庄村三个社合并成一个高级社。当时上级不予承认,刘庄高级社坐了半年“冷板凳”。经过一年实践,大社没法走下去,又分成小社,而刘庄的生产却跑到了前边。
十年动乱中,林彪、“四人帮”大批“唯生产力论”,鼓吹“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等谬论。大队党支部就举办党员干部学习班,开展“要草与要苗”的大讨论,坚定了抓生产的决心。外边再乱,刘庄生产照常进行。
三中全会后,他们沿着党中央指引的方向,因地制宜地实行了生产责任制,取得了三年生产翻一番的好成绩。外边的同志见到支部书记史来贺,就对他说:“老史呀,这次你们又顶住了。”史来贺同志说:“怎么能说是顶住了呢?党中央提出要因地制宜地实行各种不同形式的生产责任制,有的地方实行‘大包干’,适应那里的情况,发展了生产,是执行了三中全会的路线;根据我们队的情况,实行统一经营,专业承包,促进了生产的发展,也是贯彻执行了三中全会的路线!”
二、教育党员干部带头学科学、用科学,不断提高认识和改造自然的能力。
刘庄大队方圆1.5平方公里。大队支部一班人从多年来带领群众科学种棉的实践中认识到:面积就这么大,土地就这么多,要创造更多的财富,不仅要靠政策,还要靠科学与智慧。支部领导如果是外行,就不能真正发挥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因此,他们十分重视教育党员干部学科学、用科学,并明确指出,“战争年代看党员干部是否先进,主要看他在战场上是否勇敢杀敌;建设时期看党员干部是否先进,重要的一条是要看他生产工作上的成绩。党员不懂生产科学技术,很难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为了使党员干部成为各业生产的能手和内行,党支部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不断提高他们的专业化、知识化水平。大队建有科研站,专门从事农林牧副各业生产的科学技术实验。党支部立了一条规矩:凡进大队领导班子的干部,必先到科研站去实践半年至一年,学习技术,熟悉专业,然后分工负责队里的一项专业生产工作。大队主要干部,都轮流到6个专业生产项目中去带班、去实践。为了加强领导班子的专业化、知识化建设,大队还选派了一名二十七岁的副支书到农学院自费学习。目前全大队100多名各业干部中,只有5名不太懂专业知识。大队党支部委员,去年经过技术考核和实地鉴定,绝大多数被定为各业的技术员。支部书记史来贺,以“植棉能手”而出名,现在已经成为具有多种知识和经验的“多面手”。他带领社员先后培育的耐病高产的刘庄一号和抗病高产的刘庄二号、三号棉花优良品种,已在本省和兄弟省示范推广。副支书兼大队长李安仁,几年扑在棉地里,观察棉虫活动规律,成了治虫“土专家”。由于党支部重视并带头学习农业生产的科学知识,在社员群众中学科学、用科学也形成了风气。
随着多种经营和工副业的发展,刘庄逐步形成了一个各业兴旺的综合经济体。生产需要知识,管理更是一门学问。党支部在组织学科学的同时,组织党员干部学管理。这个队原来只搞单打一的农业生产,粮食亩产超千斤,皮棉亩产达到170多斤,可农业收入的增长幅度大大低于农业投资的增长幅度。社员人均分配水平一直在130至150元之间徘徊了十年。这种高产低分配的局面,使他们明确了“农村不搞多种经营,一百年也富不了”的道理。于是,就从发展畜牧业开始,利用黄河滩的草喂大家畜,自繁自养,逐步扩大。仅畜牧业这一项,每年就增加收入20多万元,每月还可积上千担有机肥料。随着畜牧业的发展,牛奶羊奶每到夏天卖不完,逼得他们又去搞奶制品加工厂。在发展队办工业时,他们坚持“不与大厂争原料,就地取材有销路”原则,侧重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把以往用来沤粪的麦秸,加工成包装纸出售,每年收入几十万元。他们就是这样在逐步壮大集体经济的过程中认真摸索、学习管理集体经济的经验和知识。
三、加强党支部的自身建设,发扬艰苦奋斗、廉洁奉公、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
刘庄党支部的同志说:“本身不过硬,说话不灵。”在加强自身建设的过程中,他们逐步建立健全了7项制度:一是组织生活会制度。9个党小组,每月都召开一次生活会,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支委过双重组织生活。二是学习和党课教育制度。每月一次支部大会,上党课,学习时事政策,进行党的基本知识和优良传统的教育。三是谈心制度。书记、委员、党员经常谈心交心,交换意见,反映群众的要求。四是党员联系户制度。党员除作好自己家的政治思想工作外,每人联系二至三户社员,向他们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做思想工作。五是半年一次发动群众评论党员、评论支部的制度。六是结合“创先争优”对党员进行考评的制度。七是支部一年一改选的制度。
搞好党组织的自身建设,关键是党支部这“一班人”要严格按照《准则》和党员标准要求自己,处处起表率作用。为了做到这一点,支部委员约法三章:不搞特殊,带头劳动,联系群众。支部书记史来贺身先士卒。近几年,他当了县委副书记和地委副书记,但他没有离开刘庄,不脱离劳动,不脱离群众。1976年11月,他母亲病危,当时正值纸厂投产试车的紧张阶段,他在纸厂和社员一起干了30天,家里人来叫几次,都没回去,等试车成功回到家里,母亲已经停止呼吸。新楼房建起后,他让社员一批批先搬进去住,而自己最后一批才搬进去。老史家的孩子摘了队里几个桃子,副支书张秀贞的孩子掰了队里四穗玉米,他俩都当众作了检讨。副支书史世兰去日本参观回来,脱下礼服就下地干活,并将带回的收音机交给了队里。在这里,社员有病,干部去看望;社员办婚事,支部派干部去祝贺;社员有丧事,干部去慰问;每年除夕晚上,大队干部替饲养员喂牲口;社员放假看电影,干部护场护队;重活脏活,干部带头参加。多年来,这个队的干部没人借一元公款,不占社员一分钱的便宜,他们全靠劳动记工分,实行误工记工。阴雨天、节假日社员不出工时,干部开会、工作也不记工。干部年终分配一般都比同等劳力低5%—10%。
他们在党员队伍的建设上,一是严格教育党员;二是充分使用党员,发挥党员的作用。对党员的教育是“多下及时雨,少放马后炮”,把思想问题解决在萌芽时期,不等党员犯了错误再去处理。因此,多年来这个队没有一个党员违法乱纪和受党纪、政纪处分的。他们对党员分任务、压担子,在实际工作中考验、锻炼并发挥他们的作用。全队68名党员,有64名分别担任了党内外的各种职务,成为两个文明建设的骨干。无职党员也在各自的生产岗位上发挥作用。人称“管得宽”的党员杜学孟,在纸厂看草场,一年四季,麦秸当铺树当棚,很少睡囫囵觉、吃应时饭,认真地保护着集体的财产。3名年龄大、家务忙的妇女党员,在农忙季节还能主动带领老年妇女为队里看场、晒棉花等。
四、不断对农民进行社会主义教育,坚持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一齐抓。
刘庄党支部在对群众进行社会主义教育的实践中,摸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生动具体的政治思想工作的方法和形式,并逐步做到了经常化、制度化。一是把政治工作和经济工作结合去做,把思想工作渗透到每个生产环节,使群众经常了解每一段要干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干,怎么干。二是坚持疏导的方针,平时搞好调查研究,抓苗头,及时教育,不使问题成堆后再解疙瘩,把思想工作做到家,做到人。坚持多表扬,少批评。三是思想教育和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当社员的贴心人。四是党、团、妇、民兵等组织一齐抓思想工作,团员青年中开展学雷锋和青年突击手活动;社员开展“五好社员”和“五好家庭”活动;专业生产单位有政治工作干部,队里有读报、宣传等政治工作队伍。五是立有一个群众欢迎的乡规民约。从计划生育、婚丧嫁娶到养老抚幼、尊婆爱媳等各个方面,都本着破旧俗、树新风的要求,制订了规约,并逐步形成了一个干部、群众自觉遵守的社会主义道德新规范。
今日的刘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建设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几千年来遗留下来的旧意识、旧思想、旧风俗、旧习惯逐渐被人们所唾弃,爱国家,爱集体,热爱社会主义,成了刘庄社员群众心目中的美德。刘庄是个粮棉高产队,按照国家种植计划的要求,每年种1,000亩棉花、800亩粮食。在生活困难时期,他们没有压缩一亩棉花;在棉花提价以后,他们也没有减少粮食而多种棉花。党支部的同志说:“咱刘庄这个小家不能离开国家这个大家”。多年来,他们除了完成农副产品交售任务外,还把大量超额的粮、棉、油、肉、蛋等农副产品交售给国家。从没有把一斤棉、一斤粮卖给“二道贩子”。在刘庄,贪污盗窃、投机倒把、损公肥私、封建迷信已经没有市场。社员群众没有求神拜佛的,婚事不铺张浪费,丧事不披麻戴孝,年节不烧纸祭祖。全村呈现出一派尊老爱幼、团结互助、文明礼貌、清洁卫生的社会主义新气象。
刘庄人的那种艰苦奋斗的作风和自力更生的可贵精神,也是人们所交口称誉的。他们说:“富,只能靠自己的双手干出来,依靠外援的富是长不了的”。随着生产的发展,他们决定从1976年开始建设居民新村。当时村里只有一个半泥瓦匠和3个木工,一没原料,二没技术。他们就自己烧砖,自筹木料,没有技术就在干中学。两名女副支书带头上脚手架,学泥瓦匠。干了50天,盖了第一幢楼房也炼了人。泥工由一个半发展到150人,其中女的占90人。木工由3人发展到30人。就这样,他们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经过六年的努力,建成了新村住宅区,社员都住上了新楼房,还腾出耕地110多亩。
在经济收入上,周围的人都把刘庄称为“小康村”。1981年粮食平均亩产达到1,700斤,棉花在遇到自然灾害的情况下,亩产皮棉175斤。全大队每人平均占有收入2,050元,大大超过1,000美元。人均分配600元,劳动日值3元6角。全年向国家交售粮食14.2万斤,棉花17万斤,油1万多斤。公共积累增加了51万元,累计达到530万元,每户平均25,600元。家家有余粮,户户有存款,全村社员存款80多万元,每户平均3,800多元。集体盖起了41幢单面双层楼房,社员每人平均住房面积23平方米。全村207户,已有电视机197台,收音机315部,电风扇265台,手表609块,自行车310辆,缝纫机271台,半数的农户有了洗衣机,有的还买了照相机和摩托车。队里实行了社员住房、用水、用电、医疗、入学、入托、理发、洗澡和看电影等多项免费,大家都过着社会主义的幸福生活。


查看完整版本: [-- 刘庄大队党支部是怎样带领群众集体致富的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