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有益的尝试和探索——话剧《被控告的人》观后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82年06月 -> 有益的尝试和探索——话剧《被控告的人》观后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林涵表 1982-06-30 00:00

有益的尝试和探索——话剧《被控告的人》观后

第5版()
专栏:剧评

有益的尝试和探索
——话剧《被控告的人》观后
林涵表
以反映当前亿万人民所关心的打击经济犯罪为题材的话剧《被控告的人》,受到各方面的重视。《被控告的人》是由中央实验话剧院最近创作演出的。这出戏,正面描写了我们某些基层干部受拉拢,被腐蚀,在经济上犯罪,在政治上变质,以及这些个别人又怎样置党纪国法于不顾,把揭露他们罪恶的好同志,诬为被控告者。当前,党中央正领导全国人民开展经济领域的反腐蚀斗争,这是搞好四化建设的重要保证。积极反映这方面的斗争生活,对打击违法犯罪活动,端正党风,提高群众的思想觉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挽救失足者,是十分必要的。
《被控告的人》在戏剧创作方面的尝试和探索,有胆有识,爱憎分明,有一定的成就。尽管它是一部“急就章”,是在很短时间内完成的,还存在着一些不成熟的和粗疏之处,但作者的政治热情是值得赞许的,剧作取材的角度和描写人物的深刻程度等方面,均有可取的地方。
剧作立足于描写我国海关为维护国家利益和尊严而进行的斗争,把主线放在刻画某海关分关长龙汉生这个正面形象上,歌颂了龙汉生“出污泥而不染”的崇高精神境界,使得整出戏的基调健康,色泽明快。
做人是要有点精神的。当然,在执行正确的对外开放政策中,特别是在那些天天同形形色色思想细菌接触和工作的同志中,要象“南京路上好八连”那样,身居闹市,一尘不染,拒腐蚀,永不沾,这确不容易。这出戏所描写的龙汉生,正是在香风毒雾中纹丝不动的当代强者的正面典型。对不法港商的诱惑拉拢,他能坚持原则,不为所动,已属难得;尤为可贵的,是他以一个地方海关分关负责人的身分,敢于碰撞当地那些“地头蛇”,不计个人利益,不怕威胁,不怕陷害打击,坚信党能够克服困难扭歪风,坚韧不拔地进行了斗争。这是不容易的!剧本对龙汉生这个人物形象的描写,我认为是真实可信的,有说服力的,因而也是有深刻意义的。
这出戏表现了一个具有现实意义的主题。同时,也还有某些不足。譬如描写龙汉生大女儿在海外做工,因花了港商黄贤达几个钱,便在出关时搞替黄“换包”的违法活动,这不真实,对作品也无积极作用。首先,黄贤达既想走私大批珠宝出境,又与县委书记曾坤等有着深厚关系,他完全可以不采取这种冒险行动,而采取别的途径。其次,按生活中情况,特别是龙汉生当时处境,海关对龙汉生女儿不作正常检查,是不可能的,这个漏洞不会有益于对海关人员正面描写,相反只有被虚假所损害。而此情节在表现上又有些儿戏,似有“变戏法”之嫌。其三,对龙汉生大女儿的这一笔,不能正确地典型地表现不法港商与爱国侨胞的两种立场和两种态度。这样,在客观上使人们构成一个感觉,即认为海外侨胞不是搞不法便是幼稚贪婪,在政策上失诸片面。  剧作对矛盾的解决处理得简单了一些,假若剧本结尾时能在情节上有更积极的补充,“被控告的人”就有可能十分合理地变成原告,不致象现在那样勉强结局,草率收场,只留给观众一种“正义得伸”的希望了。
主人公龙汉生的思想性格还应该生活化些。对曾坤的描写也有过分直露的地方。总之,这出戏的基础是好的,如果进一步加工修改,扬长避短,会增强其现实意义。


查看完整版本: [-- 有益的尝试和探索——话剧《被控告的人》观后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