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黄埔军校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82年08月 -> 黄埔军校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李义彬 1982-08-31 00:00

黄埔军校

第5版()
专栏:学点民国史

黄埔军校
黄埔军校,正式名称为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因它位于广州市郊珠江中的黄埔岛上,世称黄埔军校。它是孙中山总结历史经验的产物,是国共合作的硕果,是我国第一所培养革命军队干部的学校。
孙中山从十月革命的胜利中受到鼓舞和启示,认识到中国革命一再失败,是由于没有革命党和革命军队。于是,他在中国共产党和苏联的帮助下,着手改组国民党和筹建新型军事学校。1923年8月,他派蒋介石、沈定一、张太雷、王登云组成“孙逸仙博士代表团”,去苏联考察党务和军事。同年10月,国民党中央正式决定建立陆军军官学校,指定廖仲恺和苏联顾问鲍罗廷负责筹办。1924年1月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期间,成立了陆军军官学校筹备委员会,孙中山1月24日任命蒋介石为委员长,2月1日任命王柏龄、李济深、沈应时、林振雄、俞飞鹏、宋荣昌、张家瑞为委员。可是,蒋介石对于此事并不热心,2月下旬就擅离职守,去了上海,直到开学前夕(4月26日)才返回广州。筹办军校的重任主要是由廖仲恺等完成的。5月5日,黄埔军校正式开学,6月16日隆重举行开学典礼,孙中山莅会讲话。
孙中山自任黄埔军校总理,5月3日任命蒋介石为校长,5月9日任命廖仲恺为党代表。下设教授部,主任王柏龄,副主任叶剑英;教练部,主任李济深,副主任邓演达;政治部,先后担任主任的有戴季陶、邵元冲、周恩来、邵力子、熊雄。何应钦任军事总教官。1924年底,军校还建立了教导团,第一团团长何应钦,第二团团长王懋功,这是以军校学生为核心的革命武装,为国民革命军第一军的建立奠定了基础。随着革命势力的发展,先后在潮州、南宁、武汉、长沙等地建立了分校,其中武汉分校规模最大,声名最著,共招收学生和入伍生六千余人,还破天荒地第一次招收了女生。
军事和政治并重,理论和实践结合,是黄埔军校遵循的方针。军事教育方面,第一期没有分科,第二期分为步兵、炮兵、工兵、辎重和宪兵科,后又增设政治、骑兵、交通和无线电科。学生一面学习,一面参加实战。平定商团,两次东征,镇压杨(希闵)刘(震寰)叛乱,北伐战争,都有黄埔学生的赫赫战功。我国在军队里进行政治工作,始于黄埔军校。仿效苏联红军的政治委员制度,军校设置了党代表和政治部,建立起一套政治工作制度,开展了行之有效的政治工作。政治教育的主要阵地是政治课,当时规定的政治课程多达26门,主要是讲三民主义、帝国主义和社会进化史等。学生既可阅读三民主义的书籍,也可阅读马克思主义的书籍。教育内容体现了革命统一战线的特点。军校还定期举办政治讲演会、政治讨论会和政治问答等。它出版的革命刊物,如《黄埔潮》、《黄埔日刊》等,最多的发行五万余份,行销国内外,影响颇大。当时的黄埔军校是一座革命熔炉。在那里,一代群英荟集,革命空气高涨,是青年们最向往的地方。
黄埔军校开创的政治工作,为我国革命军队的建设提供了经验。它设置的党代表和政治部以及整套政治工作制度,当时就根据不同情况逐步推行到国民革命军各个部队中去,后来中国共产党创建工农红军时,继承和发展了黄埔军校的政治工作制度。
军校的环境优美,但不平静,统一战线内部的斗争在这里有深刻反映,集中表现在青年军人联合会和孙文主义学会的斗争上。“青军会”是以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和左派学生为核心的革命组织,孙文主义学会的主要成员则是国民党右派和反共学生。这两个组织之间的矛盾和斗争日益尖锐,后来竟形同水火,势不两立。蒋介石表面上装做不偏不倚的样子,暗地里却支持和偏袒孙文主义学会,压制和打击“青军会”。1925年12月8日,他炮制了一个“调和本校党争办法”,名义上允许共产党人在校内活动,实则是加强对共产党的控制,规定共产党人的一切活动均须公开,共产党员加入国民党者须声明。1926年2月2日,他召开两个组织联席会议,规定双方干部可以互相加入,其用心是让右派分子打入“青军会”,进行监视和破坏活动。3月20日,蒋介石发动“中山舰事件”,打击共产党和革命势力,进一步篡夺军权,特别是篡夺黄埔军校的权力。4月7日,他悍然宣布同时解散“青军会”和孙文主义学会,另组“黄埔同学会”,自任会长,其骨干则多是孙文主义学会中的右派。所以,黄埔同学会是孙文主义学会的借尸还魂。
蒋介石日趋反动,理所当然地受到黄埔革命师生的反对。1927年2月15日,在湖北一带的黄埔各期学生集会,谴责蒋是“昔之校长,今之校贼”。他们派代表送去“驻鄂黄埔各期学生给蒋校长报告书”,列举蒋的种种罪恶,要求他“通电引咎,以谢党国”。蒋复信狡辩。军校学生再次著文加以揭露。“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黄埔军校“清党”,400多名共产党员被捕,许多人惨遭杀害,包括熊雄和肖楚女等著名烈士。1928年3月,军校迁往南京,更名“中央陆军军官学校”,虽标榜黄埔传统,但已完全变成反动学校。
黄埔军校从创办到大革命失败,培养了四期毕业生。他们来自全国22个省市,还有一部分来自越南、朝鲜和新加坡的革命者。其中许多人成长为革命军队的指挥人员和政治工作人员,有的后来还成为中国工农红军的创建者和骨干分子。同时也应指出,当年蒋介石在这里结党营私,网罗党羽,为他从事反革命事业培植了核心力量——黄埔系。如所周知,后来蒋介石的嫡系部队都是以黄埔系军人为其骨干的。
(李义彬)


查看完整版本: [-- 黄埔军校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