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北京的地下花环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82年10月 -> 北京的地下花环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解波 李训舟 1982-10-31 00:00

北京的地下花环

第5版()
专栏:访问记

北京的地下花环
解 波 李训舟
真令人难以置信,据说新落成的北京环城地铁象一个五彩缤纷的大花环。花环,是大自然给人们带来的美。埋在地下的铁道能有那么美吗?
最近,我们有机会跟随基建工程兵北京指挥部科研设计院的韩蕴琨工程师参观了环城地铁的车站。一踏进西直门车站集散厅,咦,怎么好象来到了方形世界?立柱是方的,吊顶是方的,灯具是方的,连花格窗也是方的。韩工程师笑眯眯地介绍:“环城地铁有12个车站,有的还是双层结构,每个车站大小相同、空间相等,每列车进站又只停靠一分半钟,怎样才能给乘客造成强烈的瞬间印象呢?拿西直门车站来说,就是个上下两层的立体交叉乘车站,上层是即将使用的环线站,下层是预备将来使用的郊区远期站……”我们边听边从站台中央的换乘楼梯走下了远期站。扑入眼帘的是两排亭亭玉立的粉红色圆柱,托着一顶顶倒锥形伞灯。洁白的圆形伞面上放置着亮晶晶的灯管,每根灯管旁镶缀着金灿灿的铝条,仿佛是怒放的洛阳牡丹,朵朵端庄俏丽,彩辉四溢。那一串串温暖的、晕黄的光圈洒落在殷红的水磨石地面上,更象落红遍野、灿若织锦了。圆柱、圆伞、圆灯,我们似乎明白了,方和圆正是区别环线站和远期站的特征。
当我们自以为找到上下两层的建筑奥秘时,韩工程师又把我们带回环线站,要求再看看周围环境。奇怪,集散厅变得那么幽远、淡雅、肃穆,连那方形的灯都有了生命,好象朵朵含露乍绽的紫罗兰。难道瞬间内这里被施过魔法?“不是,这是上下强烈对比造成的效果。”韩工程师告诉我们,环线站不仅突出方形,还采用冷色,象绿地蓝墙;远期站不仅以圆形见长,还运用暖色,象红地粉柱。这样方圆对比、冷暖相照,环线站显得开阔、明朗,远期站显得柔和、热烈。总而言之,设计是在实用的前提下追求美。所以集散厅里没有多余的、纯粹的装饰,而是利用立柱、吊顶、灯具的式样各异、装饰材料和色彩的互不雷同,造成每个车站都有鲜明的特征,既使乘客易于辨认,也给予人们美的享受。滔滔的话语伴随着滚滚的车轮,把我们带过了积水潭站、鼓楼站、安定门站。
雍和宫站到了,集散厅里的吊灯又是一番景色。抬头看去,那里盛开着一株株黄橙橙的花盘,笑盈盈地喜迎来客。我们走近观赏,才分辨清那是24根日光灯管,从金色的圆心向四周伸展,背面辅有镂空的金属环,环上雕刻着典雅的卷草图案,周围还垂吊着绿莹莹的流苏。这葵花形的吊灯不仅新颖别致,而且古朴庄重。韩工程师热情的话语又在我们耳边响起:“这个站地处北京规模较大的古建筑雍和宫下面,为了使地下和地上的建筑形式、风格互相呼应,我们设计了古色古香的吊灯,使乘客不论进站或出站,都能联想到我们中华民族绵延久远的历史和光辉灿烂的文化。”原来,结合地面环境进行艺术创造,是设计中很重要的一环。象东四十条站,地面附近是工人体育馆。建筑师联想到奥林匹克运动会五环相套的会徽,设计了连续套结的圆形格片灯,象征着世界人民团结友好、携手并进的情景。再如建国门站,地面是巍峨壮丽的立交桥和高层建筑,地下车站支撑大厅的就是雄浑的圆柱,圆柱顶端张开明晃晃的伞灯,灯光映照在柱面烟黄色的大理石上,造成金碧辉煌、气象万千的艺术效果。我们兴匆匆地赶去观看那象玉兰花一样皎洁晶莹的套环灯,抚摸那象山茶花一样流金溢彩的大理石柱面,美的享受使我们陶醉。然而,这美,不是大自然的恩赐,而是人的艺术创造。对呀!人是追求美、热爱美的。只要人在哪里生活,美就会在那里出现。那么,北京形成这样迷人的地下花环,还有什么奇怪的呢?……(附图片)
环城地铁雍和宫站集散厅 刘向群摄


查看完整版本: [-- 北京的地下花环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