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共产主义思想与实践琐谈 “诚”与“实”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82年11月 -> 共产主义思想与实践琐谈 “诚”与“实”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宋志坚 1982-11-30 00:00

共产主义思想与实践琐谈 “诚”与“实”

第8版()
专栏:

·共产主义思想与实践琐谈·
“诚”与“实”
宋志坚
洛阳市老集煤场如今门庭若市,从6月中旬到8月底,前去参观取经的已近一万人次,还大有发展的趋势。百十人的煤场已经无力应付,洛阳古城也感到一种潜在的压力,于是有人在报上呼吁:“学习赵春娥,没有必要派人来洛阳”。对于这呼吁,我是举双手赞成的。
学习赵春娥是一件好事,在全国上下大张旗鼓地宣传共产主义的理想和实践时,其意义更为重大。但赵春娥的事迹,已有新华社的专稿公诸于全国各地之报端,又借助于无线电和半导体的功能,萦绕于人们的耳际,是无须再象唐僧取经那样,必到灵山才能取回真经的。
学习赵春娥的精神,需要“诚”“实”二字。“诚则灵”,诚心诚意地想学习,只要拿出实际行动来就行,不必千里迢迢地赶去洛阳。赵春娥十几年如一日,不计报酬,不计时间,不惜劳累的共产主义劳动态度,她的毫不利己,专门利人,走到哪里就把社会主义的好处带到那里的共产主义高贵品格,她的以煤场为家、“只要工作需要,情愿在煤场干一辈子”,以至在生命之火即将熄灭的时刻,还嘱咐别人,“把我的骨灰撒在煤场里,让我看煤”的共产主义献身精神,不是都表现为她的实际行动吗?这里并没有什么奥秘玄思,洛阳也没有产生赵春娥的特殊环境,赵春娥所遇到的一切,每个地区的每个人都会遇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工作岗位,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服务对象,每个人都负有为建设社会主义大厦添砖加瓦的光荣任务,关键在于有没有这种诚意,肯不肯落到实处。如果没有这种诚意,不肯落到实处,即使到了洛阳,摸一摸赵春娥用过的铁铲,也未必就能从心底萌发出共产主义的思想,数一数赵春娥留下的脚印,也未必就能走上赵春娥的道路。
唐僧取经,其实还是很有诚意的。当时虽有经文流入东土,但据说只是“小乘”,而要“超脱冤鬼,普渡众生”,必须去西天取回“大乘”来才行。他正是从这种宗旨出发长途跋涉,历尽艰险,九死一生,无疑是出了一趟苦差。超脱冤鬼之类,自然是玄虚之说,但他的精神总还是可敬的。而我们的有些同志如果真的遇到那样的苦差使,恐怕就不会那么积极去洛阳取赵春娥的“真经”了。然而,现在却有飞机,有火车,那边又有白马寺和龙门石窟,一路游山玩水,除报销公费外,还有出差补贴,还能得到一个学习赵春娥的美名,于是有些人就欣然前往了。这正是对于赵春娥精神的一种亵渎。赵春娥积劳成疾,曾被迫住院4个月,当她知道在这4个月中花去公费九百多元时,这位工人阶级的优秀儿女失声痛哭了:“我们煤场生产一百块煤,才卖两块钱,大家得生产多少钱才能赚回这九百块钱哪!”千里迢迢要去洛阳古城取经的人们,在登上飞机、火车之前,是否也曾想过这将花去多少元的旅差费,倘能因此痛悟,就算有了几分赵春娥的精神。如果全然不顾这一切,一心只想自己兜风开眼界,并且竟然打着学习赵春娥的牌子,那么,恐怕离洛阳越近,离赵春娥的精神就越远了。


查看完整版本: [-- 共产主义思想与实践琐谈 “诚”与“实”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