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在胜芳镇“丁”字路上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83年01月 -> 在胜芳镇“丁”字路上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石德连 1983-01-31 00:00

在胜芳镇“丁”字路上

第4版()
专栏:通讯

在胜芳镇“丁”字路上
本报记者 石德连
四万多人的河北霸县胜芳镇,有条新铺的“丁”字形水泥路。路不长,却很繁华。沿街设有剧场、影院、评书馆、文化站、学校和医院;背后是服装、鞋帽、编织、电子器材等158个厂、站和作坊,一年创造产值4,000多万元。“丁”字路口还是商业中心,饮食、副食、百货、修理等店(铺)一个挨一个,热闹非凡。
建于宋代的胜芳镇,原名堤头村,位于东淀、大清河、中亭河之畔。明初朱棣(成祖)北伐时,见这里胜水荷芳,绵亘数十里,花烂如云锦,改名为胜芳镇。胜芳镇交通方便,物产丰富,解放前已是著名的“集散市场”,工业品批发重镇。解放后,胜芳镇得到很大发展。后来,在“左”的思想指导下,全镇只有几家商店、两个饭馆,出现了做衣难、吃饭难、买东西难、修理难的“四难”状况。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为了满足人民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的需要,镇领导多次研究改造道路、增设商业网点、文化娱乐和体育等多种福利设施。比如兴办商业服务网点,若靠国家投资,至少要花费几百万元。他们经过调查研究,发现群众兴办商业服务网点的积极性很高,也有不少临街建筑可以改为“铺面”。他们把党的政策交给群众,让居民“八仙过海,各显其能”。结果群众自筹资金,自备或租赁“门面”,办起小百货、肉食、饭馆、经济小吃、服装加工、钟表修理等个体服务网点290多家,初步解决了“四难”问题。人们把这个经验概括为:“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自己动手谋福利,在“丁”字路上到处可以看到。“丁”字路的东西大街叫胜利路,是通过国家出钱,居民出力的办法,新打起的水泥路面,砌边道的120万块砖也是职工、干部、农民和学生义务劳动运来的,粗略统计节约上十万元。胜利路的东头有座胜利桥,长五十几米。开始测算,建造这座桥需要投资6万元,可一发动群众,人们自觉出工出力,节省了大量开支,并用节余的资金,在镇上建起了两座同样规模的桥梁。傍晚,在“丁”字路附近,不时传来动听的乐器声,那是各队自办的业余剧团和花鼓、杂技等30多个文娱团体在排练呢!每逢年节或假日他们都汇报演出,丰富了人们的业余文化生活。
胜芳镇还注意有偿地吸引各方面投资,有计划地进行公共福利建设。“丁”字路上有个1,200个座位的电影院,装有可变灯光,电动升降幕,号称“胜芳第一大建筑”。他们也是采用吸引各方面投资,然后用电影院收益偿还的办法,建设起来的。如今,已经还清了各方面的投资和借款。
胜芳镇加强“丁”字路的建设,时间不算长,但它已经初步展现出发动群众自己动手谋福利的城镇建设方针的威力和美好前景。


查看完整版本: [-- 在胜芳镇“丁”字路上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