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福建人民政府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83年02月 -> 福建人民政府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熊尚厚 1983-02-23 00:00

福建人民政府

第5版()
专栏:学点民国史

福建人民政府
1933年11月,以第十九路军领导人为核心的国民党反蒋派,联合第三党等方面的反蒋人士,在福建为了反蒋抗日,成立“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也称福建人民政府。这就是当时著名的福建事变。
第十九路军原为北伐战争时的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第十师,后扩编成第十一军(陈铭枢先后任师长、军长)。国民党南京政府建立后,该部连续参加蒋介石对其他新军阀的混战,于1930年8月中原大战时编成第十九路军,蒋光鼐任总指挥,蔡廷锴任军长。是年冬被蒋调往江西“围剿”红军。“九一八”事变后,在全国人民抗日救亡运动推动下,广大官兵爱国热情与日俱增,开始不满蒋介石对内“剿共”、对外妥协的反动政策。11月,由于国民党内对立的宁粤双方妥协的结果,陈铭枢被任命为京沪卫戍司令长官,十九路军亦调戍京沪。1932年“一二八”淞沪抗战中,十九路军英勇顽强,屡创日寇,受到全国人民的拥护。后来蒋介石和汪精卫合作的南京政府与日寇签订了《淞沪停战协定》,淞沪抗战终于以屈辱结束。蒋光鼐、蔡廷锴等不但受到蒋介石所谓违背军令的申斥,而且十九路军也被驱往福建参加“剿共”内战。这样就使他们对蒋介石更为不满,并对其反动政策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1933年1月,日军侵占山海关,准备进攻热河,蔡廷锴向蒋介石请缨抗日,遭到拒绝。17日,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和工农红军军事委员会发表宣言,号召在立即停止进攻苏区、保证民众民主权利和立即武装民众等三条件下,和国内任何军队订立抗日作战协定。蒋光鼐、蔡廷锴等受到很大触动。当热河告急时,他们派出两个纵队(共四个团)北上,与粤、桂共组援热联军,由蔡任总指挥。5月,北上先头部队抵湖南耒阳,蒋介石已对日妥协,准备签订《塘沽协定》,遂令北上部队回师“剿共”。蒋、蔡等十分愤慨,当即通电反对。此时,因不满蒋介石而于年初离职出国考察的陈铭枢也由欧洲回国,积极奔走于港、粤、闽间联络反蒋。是年7、8月间,十九路军在蒋介石一再逼令下进占连城,遇红军第三军团主力东进阻击,区寿年等三师在连、朋(口)等地损失惨重。蔡等一再向蒋介石求援落空,感到“积极反共固然失败,消极反共也难于立足”,乃毅然选择了联络红军抗日反蒋的道路。
十九路军确定联共反蒋后,即派员去苏区与红军联络,表示响应苏维埃政府和红军军委1月17日宣言,受到红军领导人的欢迎。10月,陈铭枢在港与李济深、陈友仁和第三党领袖黄琪翔等酝酿反蒋渐臻成熟,并计划在福州发动事变。26日,十九路军代表徐名鸿与苏区红军代表潘汉年在瑞金签订了《反日反蒋的初步协定》。“协定”规定双方立即停止军事行动,恢复商品贸易往来,福建方面立即释放政治犯,赞同革命组织的活动,等等。11月上中旬,陈铭枢、李济深、黄琪翔、陈友仁、徐谦等先后由港到闽,18日在福州鼓山召开紧急会议,对发动事变的时间、方式及新政府的纲领政策等问题作出最后决定。
11月20日,“中国人民临时代表大会”在福州召开,福建事变爆发。大会总主席黄琪翔宣读《中国人民临时代表大会人民权利宣言》,号召“全国的革命大众立刻起来打倒蒋中正御用的国民党南京政府,建立生产人民的彻底民主政权”。大会通过了12项决议案及建立人民革命政府的提议。当晚,大会主席团会议决定成立“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首都设福州,推定了政府委员人选。次日,陈铭枢、李济深、蒋光鼐、蔡廷锴等联名通电退出国民党。随后,由陈发起联合第三党和神州国光社成员组建“生产人民党”,以陈任总书记。22日,福建人民政府宣布正式成立,由李济深、陈铭枢、蒋光鼐、蔡廷锴等11人为政府委员,李济深任主席。决定设军事、经济、文化三委员会及财政、外交二部,由李济深兼军事委员会主席,陈铭枢兼文化委员会主席,冯玉祥(余心清代)任经济委员会主席,陈友仁兼外交部长,蒋光鼐兼财政部长,徐谦兼最高法院院长;更年号为中华共和国元年;以上红下蓝两横条中嵌黄色五星为国旗;并发表《人民革命政府成立宣言》及《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政纲》——最低纲领18条等文献。
福建人民政府的政纲,在政治上主张“实现国内各民族之平等权利”;在经济上提出“发展民族资本,奖励工业建设”,农村实行“计口授田”;对外主张“排除帝国主义在华势力,废除不平等条约”以及“实现关税自主”等等,11月24日,成立人民革命军第一方面军总司令部,下辖以沈光汉、毛维寿、区寿年、张炎、谭启秀为军长的五个军。12月初,决定将福建省改划成闽海、兴泉、龙汀、延建四省和福州、厦门两特别市。
福建事变在全国及海外华侨中引起了很大震动。福州、漳州、泉州等地各界民众集会,通电拥护并寄予殷切期望。但福建人民政府成立之后,在反日反蒋方面却没有进而采取积极的具体行动,对其纲领也仅停留在一般口号和文字宣传上。他们没有给群众以任何实际利益,反而处处限制群众的革命行动。此外,还公开放弃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旗帜,取消孙中山遗像,结果自陷孤立,在蒋介石的进攻面前显得软弱无力。
福建事变发生后,蒋介石立即开动宣传机器,以所谓“叛党叛国”、“联共”等罪名大肆攻击。同时,加紧调集海陆空军作进攻的准备,接连出动飞机轰炸漳州、泉州、福州。日、英、美等国海军舰艇也以护侨为名纷纷开抵厦门、马江、福州与蒋配合,进行恫吓。蒋介石除派张继等往粤桂进行分化拉拢外,还在闽方人民革命军内部收买刘和鼎、卢兴邦等倒戈,充任蒋军进攻的先锋。年底,对闽军事行动开始,由蒋鼎文、张治中、卫立煌分率二、四、五路军,由赣东和浙边入闽,向延平、古田等地进攻;由陈季良调动海军指向厦门、福州;蒋介石坐镇建瓯指挥。1934年1月上旬,延平、水口、厦门相继失守。12日古田陷落,16日福州为蒋军进占。福建人民政府及十九路军向闽南退却,力图坚持斗争,但在众寡悬殊之下,21日泉州、漳州也为蒋军占领,沈光汉等将领通电降蒋。福建人民政府从成立到失败,历时仅两月。
福建人民政府虽然失败了,但李济深、陈铭枢、蒋光鼐、蔡廷锴等人在外患严重的时候,毅然与对外不抵抗、对内专制独裁的反动统治者蒋介石及其国民党政府决裂,试图创建抗日反蒋的新政权,这就孤立和打击了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反动派,对停止内战团结抗战,是具有积极意义的。(熊尚厚)


查看完整版本: [-- 福建人民政府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