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愿西安成为诗城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83年02月 -> 愿西安成为诗城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刘厚生 1983-02-27 00:00

愿西安成为诗城

第7版()
专栏:

愿西安成为诗城
刘厚生
古代的文化遗产要为今天的人民服务,这只是人民文化生活的一个方面;如何创造今天的文化,给后人留下今天的文化业绩,是更重要的方面。
每个城市,在文化上都应该全面发展,百花齐放。同是百花齐放,也有程度之分。样样都有,但不精采,这种“百花齐放”不能使人满足;但如果一个城市在文化生活的某一方面有突出的成就,显示了自己城市的特色,孤立地看,也许觉得它有所偏,但从总体看,当许许多多大小城市各自以不同的面貌和风采汇聚一起时,我们国家的文化就真正显得丰富多采了。
在西安,我思索这个问题。西安及其周围的古迹是震撼人心的,是可以为今人所用的。然而它终究不能代替今天的创造。象西安这样的城市,怎样才能发扬优秀传统,走出新的路子,形成新的文明财富?
我这里暂不说那些新引进的东西:话剧、舞剧、现代小说等等。
土生土长的地方戏曲,秦腔、眉户、碗碗腔等是十分重要的。陕西老乡对自己乡土戏的热爱令人惊喜。易俗社剧场门口,经常有远近郊区农民开着拖拉机,成群结队地进城看戏。最近西安歌舞团创造一批“仿唐乐舞”,是可喜的初步尝试。羊肉泡馍、柿香饼、稠酒等等,也是具有地方特色的东西。它们都是西安风貌的重要组成部分,当然还不能以此为满足。
还能有什么呢?在我们游览华清池时,得到了启示。
华清池九龙汤高大的外墙上,白底黑字,录写了白居易的杰作《长恨歌》。这确是很好的设想。在身临唐明皇与杨贵妃曾经生活过的地方,谁不想重温一遍“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的名篇呢?没有读过此诗的游人,更应该让他印象深刻地就此读上一遍。这座“诗墙”实在是这个古山名园的点睛之处。
可惜的是,我虽不懂书法优劣,但即使是好字,就在这样白灰粉墙上随便一写,也似乎轻忽了,给人以一种单薄之感。我想,这个地点,这首诗理应请一位书法名家大笔一挥,请名刻手勒石成诗碑,选最恰当的位置树立,使其浑然成为整个园林的一个有机部分。千百年后,名诗名书名刻,又是一个名胜了。
从这里很自然联想到,西安可立唐诗诗碑之处太多了。古代碑林,琳琅满目,令人不胜景仰,如果能够把现代的西安建成一个唐诗的“碑城”岂不大佳!虽然唐诗是全国性的,但唐代大诗人几乎没有不在西安(长安)居留过,西安是名副其实的唐代诗歌的首都。想想看,在西城或南城门口立上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之碑,在沉香亭畔立上《清平调》之碑,在香积寺立上王维的“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之碑,在大雁塔边,立上杜甫、高适、岑参等相和之诗碑,……走到哪里都能读到好诗,看到好字好刻,该是何等赏心悦目的美事。
西安既有诗的传统,又有碑的传统,在今天把两者结合起来,是会受到人民欢迎的。
再进一步说,诗之石碑又不如诗之口碑。西安可以成为诗碑之城,西安人民更可以成为“诗城”之诗民。请允许我再发奇想:能否要求西安小学生,到六年级时每人最少能背诵唐诗五十首,中学生二百首,大学毕业生不论何系何科,都不妨要求三四百首。工人、店员、农民、干部等等都应提倡背诵一定数量的唐诗,特别是旅游系统的职工,更为需要。这样背上一二十年,西安城将到处诗声琅琅,诗风扬扬,外地、外国来西安访问的人,必将沉醉在诗情诗意之中。这对于宣扬我国古代灿烂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不会没有积极的作用。
这样做的结果,不仅会大大提高西安人民的文化教养、精神境界,还必定会在西安人民中造就出许多新的诗人。“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背多了,自然就会产生兴趣,懂得规律,实际上继承了传统,免不了也想试上一试,就很可能有新的李白、杜甫的诞生。
初访西安,受到西安同志们的热情接待,献此刍见,供西安进行文化建设时参考。
题 图 赵志方(附图片)


查看完整版本: [-- 愿西安成为诗城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