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想起《怀念战友》这首歌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83年02月 -> 想起《怀念战友》这首歌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周桐淦 1983-02-27 00:00

想起《怀念战友》这首歌

第7版()
专栏:杂谈

想起《怀念战友》这首歌
周桐淦
近几年拍摄的某些战争题材的影片,每当英雄牺牲,常有电闪雷鸣,风雨大作,首长战友们个个泪流满面的场面描写。每当看到这种场面描写,我就不禁怀疑起它的真实性来。一位亲身体验过战争生活的老作家告诉我,那时只有一个信念,前仆后继,消灭敌人,坚决完成预定的战斗任务。只有到战斗结束后,或是列队点名,或是大家蹲在一起吃饭,发现少了谁,悲痛的眼泪才抑制不住的。当然,就是悲痛,也是千姿百态,有痛哭流涕的,有暗自饮泣的,有埋头擦拭战友枪支的……
由此,我认为,感情的虚假和不切实际,恐怕是上述银幕现象的大病。其实表现悲痛情绪,未必非如此不可。《冰山上的来客》中,一班长牺牲于激战后的风雪岗位上时,前来救援的战友们没有一个让泪流出来的;一班长牺牲后,维吾尔族战士弹起心爱的都它尔,唱起深情的《怀念战友》歌时,银幕上也未见抱头痛哭的形象,可是观众却都在唏嘘抽泣了。
法国艺术大师狄德罗曾经说过:“你是否趁你的朋友或爱人刚死的时候就做诗哀悼呢?不,谁趁这种时候去发挥诗才,谁就会倒霉,只有等到激烈的哀痛已过去,当事人才想到幸福遭到的折损,才能估计损失,记忆才会和想象结合起来,去回味和放大已经感到的悲痛。”(《论演员》)鲁迅先生也认为:“感情正烈的时候,不宜做诗,否则锋芒太露,能将‘诗美’杀掉。”(《两地书·三十二》)《怀念战友》为什么能那么深深地打动观众的心灵,那么广泛地流传于人民群众之中,还因为它体现了痛定思痛、倍增其痛这样一条感情的艺术辩证法。“瓜秧断了哈密瓜依然香甜,琴师回来都它尔还会再响。”可是,永别了的战友啊,“我再不能看到你雄伟的身影,可爱的面庞……你再不能听我弹琴,听我歌唱!”这种痛定以后,再想到的“幸福遭到的折损”,这种“回味和放大”的悲痛,使人们永远不会忘记那在悲痛中失去的,和更加珍惜在悲痛中得到的,并为着弥补某种心头的创痛,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新的生活中去。
文艺创作应该从生活出发。电影中的插曲也应根据作品的题材和主题,根据作品所提供的情节和场景,来决定是否需要和需要什么。离开作品的内容、主题和情节,乱配插曲是不好的。


查看完整版本: [-- 想起《怀念战友》这首歌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