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如沐春风——读《春风夏雨四十年》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83年02月 -> 如沐春风——读《春风夏雨四十年》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朱志焱 1983-02-28 00:00

如沐春风——读《春风夏雨四十年》

第8版()
专栏:大地

如沐春风
——读《春风夏雨四十年》
朱志焱
《春风夏雨四十年》一书,是倪海曙同志回忆陈望道先生之作,新近由上海知识出版社出版。全书只有四万多字,作者却从他与望老四十年师生相从的关系中,对陈先生品德的正直高洁,为人的敦厚朴实,治学的科学严谨,学术思想的精萃,诲人不倦的师表,以及先生的体型和音容笑貌,作了栩栩如生的描绘,而一一跃然纸上,读来如见其人,如聆其教,确有如沐春风之感。
余生也晚,1949年在复旦大学新闻系,忝为望老的学生。可憾那时他已忙于领导校务,不开课了。我只是作为校刊的编辑和记者,有时也到庐山村先生家中请他审稿。这大都在他休息的时候,但往往是七八百、千把字的稿子,望老却兴致勃勃地坐下来,逐字逐句地边改边讲,从不吝惜自己的时间,也不厌烦学生文字的蹩脚。所以书中那段“改文章和‘讲文章’”的情节,也唤起我的回忆,倍感亲切。
陈望道先生是我国“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的一位著名的学者。他在语文学术上的历史性贡献,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1977年他在复旦大学校长任内故去,享年八十有七。他是值得我们后人永远纪念和学习的文化巨人。正如本书编者在前言中所说,倪氏此作,为研究陈先生生平和他的学术思想,提供了有价值的第一手资料。这是本书的一大贡献。
然而,作者质朴的文笔,练达的构思,以身历其境的细节,而一气呵成的《春风夏雨四十年》,我以为还另有其动人心扉、启人深思之处,这就是洋溢于书中的那种一往情深的师生之谊。什么叫老师和怎样做老师?什么叫学生和怎样做学生?书中给人们展示了一个鲜明生动的楷模。
《春风夏雨四十年》中所叙说的师生关系,最难能可贵者有三。
一是一朝为师生、一生为师生那种始终不渝的精神与风格。作者自述只是1938年在课堂内听了望老一年的课,而三十九年得自先生课堂之外的教诲。四十年的岁月,对个人来说不能算短,其间战乱离合,人事纷扰,但时间并没有消蚀他们的师生关系,而且情深谊笃,与日俱增。他们教学相长,以致做学生的在中国语文改革运动中,成为先生深为嘉许的战友和得力助手。
二是当学生的年轻时尊望老为师,当学生自己在学术上有成就了,也出了“名”,有了“地位”时,仍然尊先生为师,而且更加恭敬,更加谦逊。书中说到自己对望老的批评,从不答辩,以致先生不忍,问道:“是不是说重了?”答曰:“不重,即使80岁,在你面前也是学生。”
三是作者对望老生前尊之为师,在望老身后依然以学生自居。书中写到在望老去世后,闭门两月,伏案整理先生遗稿,时而仰天大笑,时而热泪盈眶,时而掷笔沉思,那种对老师道德文章崇敬热爱的情景,给人以一种精神上的升华,而收陶冶性情之功。
《春风夏雨四十年》在师生关系中所展现的意境,既丰富又深刻,读来使人深有所悟。


查看完整版本: [-- 如沐春风——读《春风夏雨四十年》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