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塞舌尔见闻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83年04月 -> 塞舌尔见闻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马世琨 鲍世绍 1983-04-27 00:00

塞舌尔见闻

第6版()
专栏:

塞舌尔见闻
本报记者 马世琨 鲍世绍
一、岛国记趣
就领土和人口来说,塞舌尔是世界上最小的国家之一。组成全部国土的近百个海岛加在一起才不过440平方公里,在非洲独立国家中倒数第一。居诸岛之首的马埃岛,汽车以每小时40公里的低速环岛一周用不了3小时。首都维多利亚市有23,000人,占全国人口的三分之一以上。花上半个小时,人们就可以徒步走遍整个市区。
要是算上水域,塞舌尔的面积可又不小,达100万平方公里,岛屿之间最远的相距近2,000公里。
这个看起来似乎与世隔绝的岛国,其实同外部世界有着远比许多国家更为广泛的联系,是印度洋上重要的海空交通枢纽。维多利亚港与欧亚非各大洲有定期和不定期的轮船往来。现代化的马埃国际机场,可供波音747等巨型飞机起落,每周在这里起降的世界各大航空公司的班机多达50余次。卫星长途电话和电传在塞舌尔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之间架起了无形的桥梁。来自世界各地的旅游者给这个岛国带来了五颜六色的美元、法郎、日元、英镑,也带来了形形色色的文化、习惯和影响。塞舌尔与现代文明世界息息相通。
塞舌尔人民富于进取精神。这些年来,该国的经济有了长足的发展。据《青年非洲》杂志统计,去年,塞舌尔按人口平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1,700多美元,在非洲国家中名列第四。人们一到这里就会发现,这个袖珍国家的经济状况是相当不错的。由于它的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受到各方的援助。这对它的经济发展是很有利的。现在,岛上的彩色电视台已开始播放节目,首都的各式小汽车最近增加到1万多辆;超级市场和一家挨一家的商店里,货品齐全,琳琅满架;街道整洁,行人穿着入时。看来,要说“非洲小富国”,对它倒是名副其实的。
按地理位置划分,塞舌尔是黑非洲国家。这里的自然风貌也确实有着热带非洲的浓郁色彩。遮天蔽日的椰林,绿云翻滚般的芒果树,长着鹅掌状叶片的猴面包果树……。这里的人服饰淡雅而欧化,不象许多非洲国家的人那样喜欢穿红着绿,宽袍大袖。最明显的是这里许多人的肤色和面部特征与非洲大陆的人迥然不同。
漫步首都街头,常常碰到一队队校服整洁的小学生。他们有的碧眼金发,很象欧洲人,但肤色浅黑;有的眉清目秀,有着亚洲人的面庞,但头发姜黄;有的皮肤黝黑,却秀发披肩,失去了非洲人头发卷曲的最明显的特征。别以为他们是国际学校的学生,其实他们是土生土长的孩子。
据记载,1756年,法国人首先在塞舌尔定居,不久英国人随之而来。这些西方殖民者先后从非洲大陆贩卖来1万多黑人奴隶,并从印度带来大批移民。许多华人也陆续辗转来到这里。经过200多年错综复杂的通婚,便形成了一个占全国总人口95%以上的民族——克里奥尔族。在维多利亚市有一座6米高的三鸟纪念牌,三只展翅欲飞的洁白的海鸥,象征着塞舌尔是由来自欧、亚、非具有白、黄、黑三种肤色的人混血而成的和睦相处的民族大家庭。外国记者问一位当地官员:“什么是塞舌尔最大的骄傲?”回答是:“人民团结友爱,没有种族歧视。”
(待续)(附图片)
塞舌尔首都维多利亚市街景。


查看完整版本: [-- 塞舌尔见闻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