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医务工作者的楷模——林巧稚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83年04月 -> 医务工作者的楷模——林巧稚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吴崇其 白筠 1983-04-28 00:00

医务工作者的楷模——林巧稚

第1版()
专栏:

医务工作者的楷模——林巧稚
本报通讯员 吴崇其 本报记者 白筠
1983年4月22日,我国现代妇产科医学的主要开拓者、著名的妇产科专家林巧稚大夫与世长辞了。闻讯赶来哀悼的人络绎不绝。她的挚友,她的同事,她的学生,她诊治过的患者,她亲手接生降临人间的普通公民,日理万机的中央领导同志,纷纷赶来向她告别。
她为妇女和儿童的保健事业,操劳了六十多个春秋,亲手迎接了50,000多个小生命。如今,她离我们而去了。然而,她为人类所作的卓越贡献,她的高尚品格,将永远铭刻在人们心里。
“我是个中国大夫”
林巧稚1901年出生于厦门鼓浪屿,20岁考取了“协和医学堂”(今首都医院前身),经八年的艰苦努力,毕业时以优异的成绩在全班夺魁,受聘为协和医院妇产科住院医生,成了这个医学堂留院的第一位中国女医生。
三十年代的一个风雪之夜,急诊室来了一位子宫破裂流血不止的年轻妇女,急需妇产科上级大夫立即会诊。一位外国大夫接到林巧稚告急的电话,望了望窗外漫天飞舞的雪花,不以为然地说:“天明再说。”林巧稚恳求道:“不行呀,恐怕等不到天明!”
“那就算了。”那个洋大夫冷冰冰地挂上了电话。
年轻善良的林巧稚紧咬着嘴唇,眼泪簌簌地滚落在洁白的大褂上。病人家属呼喊着:“你是中国大夫,求你救救我们吧!”这话象钢针一样扎在林巧稚心上,她抓起电话“手术室吗?请你们准备,马上做子宫全切手术。”这就是林巧稚在协和主刀的第一次手术。
还是这一年,林巧稚给一位外国大夫当手术助手。当这位大夫对一位危急的难产产妇想草草收场,弃之不管时,林巧稚毅然接过他手里的产钳,沉着细致地操作起来。产妇转危为安,婴儿顺利降生。她救活了两条人命。
林巧稚又一次获得了成功。这成功来之不易。一个住院医生从上级大夫手里要过产钳,哪怕出一点差错,医院也得把她辞退。然而,她根本没想这些,她想的是“我是个中国大夫,他们不管,我不能不管,他们不救,我不能不救……年轻的林巧稚怀着“不为良相,便为良医”的志向,开始了她漫长的征程。
早年的同事们说,林大夫有一个特殊的出诊包,包里总带着现钱,如遇贫病交困的病人,不但分文不收,还要给点资助。
解放前的一天夜里,风雨交加。忙碌了一天的林巧稚刚刚就寝,有个中年男子来叩门求诊。她不顾劳累,拎起提包赶到一座狭小的四合院里,只见一间低矮的小屋里躺着一个辗转呻吟的产妇。老头老太太迎出来:“大夫,这是第三胎了,前两个都是这样‘走’的啊!”产妇的丈夫也悲戚地向林大夫诉说着。林巧稚走近产妇,仔细检查:胎位不正,盆腔狭窄,宫缩无力,胎膜已破,羊水外溢。她凭微弱的胎音,镇定地安慰全家:“不用害怕,孩子能生下来。”经过紧张的抢救,孩子安全地降生了。全家人向林大夫千恩万谢时,发现大夫身上还裹着湿漉漉的衣裳。孩子的父亲急得直搓双手:“林、林、林……”半天说不全一句话。家里一贫如洗,拿什么酬谢大夫呢?林巧稚已经看出这个家庭的困难,她从出诊包里取出几张钞票放在桌上,说:“钱不多,留下给她买点吃的,有事再来叫我,不要耽误。”这一家万万没有想到,林大夫救了命,还留下钱,他们望着林大夫的身影,一声长叹,两行热泪:“她可是我们穷苦百姓的大夫啊!”
在林巧稚的一生中,这样的事例太多了。全国解放前,她的名声就已经传开了。无论白天黑夜,无论严寒酷暑,不管是人力车夫的妻子,还是沿街叫卖的小商贩,只要向林大夫求诊,她总是有求必应。
“我愿做一辈子值班医生”
新中国建立后,林巧稚受到了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关怀,她逐步认识了新社会,无比感慨地说:“我受着阳光的沐浴,呼吸到了新鲜的空气,获得了一个科学家真正的权利和自由。”她不顾自己年老体弱,深入农村、城镇考察妇女和儿童的疾病,为新中国保护妇女和儿童的立法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成了周总理研究妇女儿童健康问题的“参谋”。刘少奇同志请她一起讨论科学工作。毛主席也请她在青岛一起商讨人口和计划生育大事。林巧稚完全成了一个新人,她已不再是解放前那个从单纯的人道主义出发而布施病人的基督教徒,她跟着共产党,走进了人民革命的行列,自觉地用她那精湛的医术为人民服务。
她针对解放前我国婴儿死亡率高的状况,提出了防治措施,撰写了妇幼卫生科普通俗读物和适用于家庭的《卫生顾问》。
她研究了首都医院1958年以后五年中的妇产科门诊病例,从9,783例有选择的患者的阴道细胞学检查中,发现有400例异常涂片,其中284例以后证实为癌。她积极建议:我们必须重视人民中常见的、大量的、危害甚大的癌症的研究,在大城市和农村有条件的地区每年作一次妇科普查。她和其他同志共同努力,使子宫颈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迅速下降。
在首都医院的病案室里保存着这样一个病例:有一个怀第一胎的妇女,子宫颈口发生病变,许多专家都诊断为宫颈癌,需要做子宫摘除手术。这样一来,已孕的孩子也就留不住了。小两口闻讯抱头痛哭,丈夫问:“能不开刀吗?”妻子求:“等生完孩子再开刀行吗?”林大夫苦苦思索:还有没有别的办法?她时而去图书馆翻阅文献资料,时而去病理科反复核对,时而仔细检查病人,终于做出了暂不做手术的决定。她对病人说:“你放心,我一个星期给你查一次。”她认为断定这个孕妇患癌症的科学根据并不充分。由于试剂和仪器设备的限制,现有细胞分裂只能说明存在着发展成癌的趋向,或者是癌的前兆,也存在着向正常细胞转变的可能。因此,不能断定就是癌,临床症状有可能是妊娠的一种反应。有人劝她:“何必为这个普通病人冒这么大风险?”林巧稚严肃地回答:“切除青年妇女的子宫,是不能重复的试验。我的责任就是要对病人负责,只能治好病,而不能给病人造成不幸。”经过数月的缜密观察和必要的防治措施,婴儿平安地降生了。这位妇女产后宫颈口病变消失,完全证实了林大夫的诊断。同事们无不敬佩:“林大夫真是艺高胆大啊!”为了感激林大夫的救命之恩,这对青年夫妇给婴儿取名为“念林”。
林巧稚从死亡中抢救出的小生命岂止一个念林!在全国各地,有多少个念林、爱林、敬林、仰林……
二十多年前,我国还没有用换血治好新生儿溶血症的成功经验。那时,内蒙古有位妇女给林大夫来信求医,说:“我已经生了4个孩子,都在出生后全身慢慢发黄,很快就死了。我现在怀了第五个孩子,已经7个月了,求求您们千方百计救救这快要出生的孩子。”林巧稚邀集专家们座谈,查阅国内外有关资料,拟定详细的治疗方案,决定让孕妇来京住院生产。孩子出生以后,果然皮肤开始变黄,从脸部到四肢,由局部到全身,不到8个小时,婴儿全身上下变得蜡黄发亮。这是由于父母的血型不合引起的新生儿溶血症。林大夫和她的同事们,采用脐静脉换血的办法,使新鲜血液徐徐地流入婴儿体内,病儿皮肤慢慢地变白了,红润了,孩子得救了。林巧稚填补了我国用换血治愈新生儿溶血症的空白。
林巧稚有句名言:“我愿意做一辈子值班医生。”她几十年如一日,始终坚持在临床第一线,直到病重住院前夕,她还坚持每周看一次门诊。
“我就是离不开病人”
熟悉林巧稚的人都说,林大夫最可贵的品格就是对病人有一股特殊的亲密感情。林大夫自己也常说:“我就是离不开病人,一天见不着我的病人就心烦意乱。”
林巧稚是北京妇产医院的名誉院长。当年,她为选择一个位置适中、交通方便、环境幽静的院址,同一批专家教授、工程技术人员,跑遍了北京城。她根据孕、产妇的特殊要求来确定医院的布局,就连室内布置的设计,也要求适合孕产妇的需要。她说,床铺的高矮要让孕妇“不费劲能上床,不垫脚能下地”,“座椅要考虑到让她们喂奶时坐着舒适。”
林大夫要求,危重病人入院,住院大夫、当班医生必须向她报告处理结果。有时候当班医生处理病人到深夜,怕影响林大夫休息,不忍心去惊动她,可是她却因为得不到处理病人的结果,一夜都睡不好。天长日久,首都医院妇产科的医务人员都知道,24小时中的任何时候,都可以随时找林大夫报告病人情况,或请示治疗方案。只要病人需要,林大夫总是随叫随到。
林大夫的秘书告诉我们:即使在她病重住院期间,她也总惦记着她的产妇、她的病人。她经常在梦里喊:“快拿来,产钳……”“好好好,出来了,又是一个胖娃娃!”
早年,曾经有位外国大夫嘲笑林巧稚:“你以为拉拉病人的手,就能成为一个教授吗?”这话使她非常气愤,她沉下脸反驳道:“医生不知道病人的冷暖,没有同呼吸共命运的感情,怎么能治好病?”她要求身边的医生,治疗病人,首先要了解病人,弄清病人发病的前因后果。她说:“这是诊断的重要环节。”首都医院妇产科的老医务人员都知道,林大夫门诊时总是热心地与病人交谈,从不三言两语把病人打发走,有时门诊到下午两点,就在办公室吃凉饭。她要求医生:对病人要热情,说话不能刺激病人,要让病人从医生护士的言行举止中看到生的希望。十多年前,在林巧稚的指导下,给山东农村一位老太太摘除了一个50多斤重的卵巢瘤。术后病人不爱吃医院的饭食,年近七旬的林巧稚亲自上街为老太太排队买她爱吃的煎饼油条。病人感激地说:“这位老大夫待我比亲姐姐还好!”
林大夫逝世以后,人们发现她还保存着几箱子的人民来信,这些信件多是群众慕名来问病求医的,每封信上都有她写下的处理意见。有一对在江苏仪征县工作的夫妇,去年12月曾写信向林大夫求医。当时林大夫已经病重入院治疗,但她还是非常负责任地把信交给科里的同志,责成他们热情接待,进行诊治。这对夫妇在惊闻林大夫逝世的噩耗后,在唁函中这样写道:
“林大夫德高望重。虽身居显位,却把普通群众的疾苦挂在心上。我们为失去这样的好大夫而感到悲痛。”这就是许许多多普通老百姓的心声。她留下了宝贵财富
近万人的中国医学科学院里,凡与林大夫共过事的同志,无一不尊敬她。这不仅因为她医术精湛,医德高尚,还因为她十分重视对人材的培养。几十年中,她为首都医院和全国各地培养了大量妇产科专门人材。无论是在院内院外,她都言传身教,毫无保留地向学生们传授理论知识和临床经验。她的学生中,现在有不少人已两鬓斑白,有了很大的成就,成为我国医学界的骨干。而今首都医院妇产科各专业的人材比较齐全,技术力量较为雄厚,林大夫不知倾注了多少心血。她还亲自带领学生结合妇产科发展的急需,在染色质染色体的遗传学方面进行了初步探讨。她想到了病毒可能是肿瘤的病因之一,试图在这方面探索,根据临床实践撰写了《葡萄胎和绒癌尿内绒毛促性激素的测定》《滋养性层肿瘤的临床诊断》等十余篇论著,并带领学生研究探讨绒毛膜上皮癌及其治疗。在她开拓的道路上,她的学生们终于攻下治愈绒癌的难关。
她病魔缠身,仍孜孜不倦地启发引导学生们系统地总结妇产科研究成果。她组织学生们通力协作,花了四年多时间,分析本院3,900余份病例,参阅900多篇主要文献,制图200余幅,于1980年8月底前完成了一部51万余字的《妇科肿瘤》著作。她逐章逐篇作了审核,进行了修改。这部巨著凝聚了林巧稚六十余年的心血,也是她和她的学生们共同的智慧结晶。
林巧稚的一生就是这样度过的。她为了妇女和儿童的健康,为了千百万家庭的欢乐,六十余年如一日,勤奋不懈,无私地贡献了自己的一生。她不愧是医务工作者的楷模。她的名字和品德将永远被人们传颂!(附图片)
首都医院妇产科医务人员,前来看望正在生病的老主任林巧稚。李祖慧摄
1972年7月,林巧稚大夫在首都医院妇产科病房同产妇亲切交谈。
新华社记者 顾德华摄


查看完整版本: [-- 医务工作者的楷模——林巧稚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