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对《顾曲微言》的几点订正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83年05月 -> 对《顾曲微言》的几点订正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马少波 1983-05-31 00:00

对《顾曲微言》的几点订正

第5版()
专栏:文艺评论

对《顾曲微言》的几点订正
马少波
自从我改编的昆曲《西厢记》,经李紫贵同志导演、傅雪漪同志作曲,由北方昆曲剧院自去年年底起在北京、大庆、哈尔滨演出以来,承广大观众和专家们写信、著文,热情地支持指正,使我深受教益。宋振庭同志最近也写了《顾曲微言》一文(载《人民日报》1983年4月26日),给以鼓励,多谢他的关切。唯发现该文中有几处事实上的差错,觉得有必要予以订正。
《顾曲微言》谈到北方昆曲剧院演出的《西厢记》时说:“对于我国文学史上这一瑰宝,也可算是立于世界文学史屋脊上的这一高峰,能按元曲、杂剧形式使之演出,再现于舞台上,不管怎么说,这都是一件大事……”又说:“《西厢记》、《牡丹亭》不改编很难上演,作为乱弹,这还好办,作为元曲、杂剧就难死人也。……标明王实甫的《西厢记》,这就得好好端详端详。”并由此提出“元曲得是元曲,杂剧得是杂剧”的要求。把昆曲当成了元杂剧,是宋振庭同志弄错了。
事实是:北昆在京公演的《西厢记》,不是元杂剧,而是昆曲。元杂剧(或称元曲)是元代用北曲演唱的戏曲形式,是在金院本和诸宫调的基础上广泛吸收了多种词曲和技艺发展而成。剧本体裁一般每本分为四折,每折用同一宫调的若干曲牌组成套曲,四折又有四个不同宫调的变化。而且一剧基本上由正末或正旦一种角色唱到底,这种演唱形式多年来早已绝迹于舞台了。北昆目前无条件“按元曲、杂剧形式使之演出”。宋振庭同志所看到的北昆演出的《西厢记》,是我根据元代王实甫的杂剧《崔莺莺待月西厢记》改编的昆曲本,演出说明书上标得很明白。
《顾曲微言》说:“作者(指我)前不久改编了临川四梦之一《牡丹亭》,这一回,又改编了《西厢记》……”这又是弄错了。事实是:我改编了《西厢记》,却没有改编过《牡丹亭》。上海昆剧团演出的《牡丹亭》,改编者是陆兼之同志;北昆演出的《牡丹亭》,是时弢、傅雪漪同志的改编本。
《顾曲微言》说改编《西厢记》“没有人敢冒险,敢动这块如神物般的古典名著”,并把我看作是“胆大包天”。又说:“改编名著,前人就视为畏途,是费力不讨好的事,连元曲四大家之首席关汉卿,相传他续写的《西厢记》第五本,金圣叹还骂得个狗血喷头。”还说:改编名著“是一件苦差事,费力不讨好”、“得有豁出去的精神”,并一再强调“实在难死人也”……
改编古典名著,既要谨慎从事,又要知难而进。我觉得宋振庭同志把这一工作看得过于严重了。象“王西厢”这样辉掩众星的名著,是让它仅作为案头文学供人欣赏,或是作为“神物”受人顶礼膜拜好呢?还是花费点儿力气经过推陈出新让它在舞台上活起来好呢?我认为在原作基础上,选择较接近元杂剧的昆曲形式进行改编,从思想、艺术上保留和发扬其精华,剔除其糟粕,弥补其不足,使之既适应今天观众的审美要求,又尽可能保留原著的精神风貌,在舞台上流传下来,是我们戏剧工作者应尽的时代责任。因此,在我参加这一工作时,只不过是想尽到我的责任而已,虽然要正视其困难,却不以为就“难死人也”;要努力以赴,也说不上用“豁出去的精神”。改编古典名著,前人不知做过多少,仅以改编《西厢记》来说,元、明、清以来,也不下数十种。“王西厢”就是从“董西厢”改编而来的。改编本虽然有成有败,却都不曾把名著看作是不可侵犯的“神物”;时至今日,我们在古典名著面前,更不宜采取望而却步、无所作为的态度,而应善于推陈出新,力争有所提高才好。


查看完整版本: [-- 对《顾曲微言》的几点订正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