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引进新设备与改造利用旧设备相结合——上海灯泡厂少花钱多办事 技术改造效果好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83年06月 -> 引进新设备与改造利用旧设备相结合——上海灯泡厂少花钱多办事 技术改造效果好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章世鸿 1983-06-30 00:00

引进新设备与改造利用旧设备相结合——上海灯泡厂少花钱多办事 技术改造效果好

第2版()
专栏:

引进新设备与改造利用旧设备相结合
——上海灯泡厂少花钱多办事 技术改造效果好
本报讯 记者章世鸿报道:上海灯泡厂三年来闯出了一条引进与老企业改造相结合的路子,迅速推动了这个厂的技术改造。
这个具有70年历史的老厂,原来设备陈旧、技术落后,长期以来经济效益不高。1980年经国家计委批准,从日本引进一条年产130万只12、14英寸黑白显像管生产线,当年设计,当年施工,1981年6月开始投产,1982年就生产了100万只显像管,今年计划生产110万只,上半年生产任务已提前超额完成,质量达到国际同类产品先进水平。1982年该厂上交利润比1980年引进前增长10倍,已经全部还清2,600多万元贷款,也就是说,只用了16个月时间,就收回全部投资。
这种变化是引进国外先进设备和技术带来的。但如何使引进很快见到经济效益,当时摆在他们面前有两种选择:一种是另起炉灶,盖新厂房,全部搬进外国成套设备。另一种是就老企业进行扩建、改造,不是全部引进,而是只引进关键设备,同国产设备配套。第一种办法比第二种办法痛快,但至少需要增加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投资5,000万元,这就势必加重国家负担。因而,他们宁肯采取第二种办法。老厂场地小,改造工程复杂,工艺要求高,又要不影响原来的生产,难度确实很大。但好处是只需盖3,900平方米车间,全部投资加起来不过2,600多万元。他们还算了几笔细帐:盖新厂房建设周期要三年,而改老厂只花了12个月。老厂有一定的技术基础;老厂的技术力量、动力设施、生活设施都可以利用,因而,走改造老厂的路子,虽然费劲些,但可以收到少花钱,多办事,事半功倍的效果。
路子定了,怎样把这件事情办好?他们把自己的经验概括为两句话,即“立足国内,为我所用”。“立足国内”,就是不样样依赖外国,首先对引进有所选择,气体、动力设备等国内能生产的,就用国内产品配套,只引进国内不能生产的关键性设备,目前这条生产线,引进部分只占50%。“为我所用”,就是从我国实际出发,对引进的设备作必要的变通。如工艺布局,他们根据本厂场地小的特点作了调整,不是照搬国外的。五条传送带被安置在厂房上面,不占地面,以充分利用空间。现在的生产线主车间面积仅4,000多平方米,安排得十分紧凑,大大节约了基建面积。生产中所需要的材料和各种备品备件,他们也尽量选用国内的。目前,103项材料中已有69项实现国产材料代用,代用率达66.9%,预计今年还有10种新材料可以实现代用。特别可喜的是1,000多种备品备件,已有900多种实现了国产代用,而且机械部分的备件,绝大多数是本厂自己设计、自己制造的。这样,不仅大大节省了外汇,而且为发展我国工业创造了条件。
对引进的设备和技术,既要善于消化、掌握、推广,又要有所创新。外国的设备和技术是先进的,但并非十全十美,必要时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作些改革。一年多来,上海灯泡厂对国外引进的这条生产线进行了35项改革,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如改革平板芯柱制造工艺后,不但减轻了劳动强度,而且使次品率有了显著下降。有的改革由于提高了经济效益而得到科技成果奖。
上海灯泡厂党委有一个很可贵的指导思想:办企业要千方百计减轻国家负担,要让每一分钱花在刀刃上。他们说,“勤俭建国”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而应该表现在行动上,处处要算细帐,珍惜人民的血汗。他们在改造老企业过程中,实行严格的节约,从党委书记到每个职工,都参加劳动,共投工一万多工时;旧钢材、旧木材能利用的就加以利用,而且在改造期间,原来的生产任务照样完成得很好。
目前,上海灯泡厂正在抓紧把一个老车间改建为电子枪车间,花少量钱,使电子枪的生产能力从年产160万支增加到260万支,以供国内其他显像管厂配套使用,为国家创造更多财富。


查看完整版本: [-- 引进新设备与改造利用旧设备相结合——上海灯泡厂少花钱多办事 技术改造效果好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