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北京日报》发表评论员文章 建设“第三梯队”要有十二分紧迫感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83年09月 -> 《北京日报》发表评论员文章 建设“第三梯队”要有十二分紧迫感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1983-09-01 00:00

《北京日报》发表评论员文章 建设“第三梯队”要有十二分紧迫感

第1版()
专栏:

《北京日报》发表评论员文章
建设“第三梯队”要有十二分紧迫感
本报讯 《北京日报》于8月31日发表了题为《建设“第三梯队”要有十二分紧迫感》的评论员文章,现摘要如下:
要把“第三梯队”的建设做为全市当前干部工作一项最重要的基本建设来抓。这是继续推进领导班子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建设的具有战略意义的一步。
有的同志认为,新班子刚刚建立,现在要着重抓好新班子的建设,何必那么着急抓后备干部。这是一种盲目的、缺乏远见的看法。从我们北京市的实际情况来看,调整后的新班子,在“四化”方面虽然比过去进了一大步,但是离“四化”的要求还有不小的距离。在市属部、委、办、局和区、县、高等院校的新班子中,四十五岁以下的干部比例还很小,而到1985年这一层领导班子中将有近30%的干部陆续达到退居二、三线的年龄,将要退出领导班子,需要从后备干部中补充新的人选。为了好中选优,所需要准备的后备干部的人数还要比实际需要进班子的人数更多,况且后备干部的成长还有个培养锻炼的过程。如果不从现在就下大力量抓,等到领导班子需要充实新生力量时就会被动。从前一段调整班子的事实中已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凡是原来后备干部工作做得较好的单位,在调整班子时就比较从容、主动,选得准;相反,有些单位过去对挑选和培养后备干部重视不够,抓得不够,这次选拔人才就心中无数,比较被动。这些情况都说明,建设好“第三梯队”的确是当务之急,对此要有十二分的紧迫感。
现在有一种说法,叫做“自然接班”。这同样是放弃自己选拔和培养接班人的责任,缺乏紧迫感的一种表现。年轻干部是有个成长过程。但是,是靠其自然成长,还是有目的地加以培养,其出人才的速度和质量是大不一样的。自然成长,必定延缓成长的时间,成长方向也不一定适合将来工作的要求,这势必影响整个干部队伍“四化”的建设,进而影响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只有有目的地加以培养,才能早出人才,快出人才。这并不是什么难懂的道理。还有的同志认为现在调整领导班子的工作太忙,对第三梯队的建设顾不上来。这种看法也是片面的。调整领导班子的过程,也就是发现和培养后备干部的过程,二者是相一致的,只要思想重视了,工作是完全可以兼顾的。那么,现在有没有可以选拔、培养的人才目标呢?是不是还需要那些年轻的同志在一个较长的时间里自然地“拔”出来呢?不是的。只要我们面对干部队伍的实际就可以发现,在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中,已经涌现出一大批德才兼备、有培养前途的年轻同志。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已经显露出了自己的才华,做出了可喜的成绩,问题是我们的一些领导同志还没有看到他们,还不认识这些四化建设的“千里马”。


查看完整版本: [-- 《北京日报》发表评论员文章 建设“第三梯队”要有十二分紧迫感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