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中坦经济合作的典范——访坦桑尼亚姆巴拉利农场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83年09月 -> 中坦经济合作的典范——访坦桑尼亚姆巴拉利农场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马世琨 鲍世绍 1983-09-27 00:00

中坦经济合作的典范——访坦桑尼亚姆巴拉利农场

第6版()
专栏:坦桑尼亚通讯

中坦经济合作的典范——访坦桑尼亚姆巴拉利农场
本报记者 马世琨 鲍世绍
在坦桑尼亚,姆巴拉利农场堪称家喻户晓。尼雷尔总统三次到农场视察。多年来,外宾不断前来参观、报刊经常报道。“坦桑发展农业的榜样”、“第三世界经济合作的典范”……对该农场的这类赞誉,历久不衰。
声誉来自农场对国家的出色贡献。自1977年农场正式建成并转为中坦技术合作项目以来,它每年生产稻谷2万多吨,为坦桑提供了三分之一的商品大米;农场年产肉鸡八九万只,远销全国各大城市;由于年年盈利,六年赚回农场全部投资还绰有余裕。在坦桑近年粮食严重短缺和企业大都亏损的情况下,姆巴拉利农场的成就格外引人注目。
这家大型农场在坦桑是屈指可数的。在近5万亩田地上,阡陌纵横,沟渠交错。精心设计的小型水电站,颇具规模的农机维修厂、养鸡场和稻谷加工厂等,布局合理。每当农忙季节,在千顷稻海的金浪上,上百台大型农业机械同时作业,煞是壮观。
在农场参观访问,记者有一种突出的感觉:这里不仅生产稻谷,而且也在“生产”中国与第三世界国家经济合作的可资借鉴的经验。
农场经理凯卡浩和中国专家都认为,场址选得理想、设计和施工的成功,是农场能经营好的重要原因。经过考察对比了十多个地点,这个场址在水源、土壤、气候等方面具有适宜水稻生长的许多优点。这里地势平坦而微有坡度,姆巴拉利河流经场区附近,在河道上筑一几米高的水坝,造一小型电站,既可利用水力发电,又可引水自流灌溉。这就大大降低了农场生产成本,做到“一次投资,多年见效”。
这里日光强烈,昼夜温差大,利于稻谷生长。收获季节,这里几乎滴雨不落,可以露天加工、晾晒、包装稻谷而无雨淋水浸之虞。在宽阔的打谷场上,金灿灿的稻谷堆积如山,我们分享到了“五谷丰登”的欢悦。
在多年技术合作中,中、坦双方逐步摸索出一些行之有效的经验。农场经理说:“对中国专家我们尊重、信赖,但不应依赖。”中国专家的指导思想则是:让坦桑朋友上第一线,中国专家积极当好参谋,使朋友们能尽快独立地办好农场。他们给自己规定了三项任务:帮助农场建立管理制度,制订生产计划,并协助贯彻实施;亲自动手帮助朋友解决关键性技术问题,保证生产正常进行;通过对口合作、专业和综合会办以及开办各种业务训练班等方式,向农场官员和职工传授管理经验和生产技术。
“姆巴拉利农场既是粮食生产基地,也是培养人材的学校。”这是坦桑政府一位领导人对农场的中肯评价。六年来,农场培养了一批作风好、懂业务的经营管理干部,训练了数百名领到《结业证书》的农业工人。他们中有汽车司机、拖拉机手和农业机械修理工。持有该农场这种绿皮金字证书的工人,到哪里也不愁找不到工作。
目前农场有中国专家20人,其中大都在这里工作过两三期,因而都较了解情况。他们学了一些外语,工作中能独当一面,效率较高。专家队伍的相对稳定,无疑也是农场技术合作搞得较好的因素之一。
中国专家远离祖国,长期在外,不仅辛劳,而且难免会有一些具体困难。他们是如何对待的呢?
在一个狂风呼啸的傍晚,记者同一位第三次来农场工作的同志谈起这个问题。他说:“安心在这里工作多期已成为我们专家组的传统。要支援朋友,自己总得作出点牺牲。”这朴素的想法和话语,闪耀着国际主义思想的光辉,也是他们取得成就的重要原因。(附图片)
姆巴拉利农场的职工把新收的稻谷装包入仓。


查看完整版本: [-- 中坦经济合作的典范——访坦桑尼亚姆巴拉利农场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